分享

《大学》之道,你了解多少?

 读书与思考3 2020-03-09



豆果知识 2020-03-07 20:00

《大学》为什么被为:

学习儒学的心法所在?

格物致知,到底对不对?

对我们现代人有哪些帮助呢?

读懂经典最为关键的一个法门,是读懂经典的开篇开篇通常是经典的核心宗旨所在,把握了核心宗旨就和学习武功有了心法一样。

《大学》作为儒学的四书之一。也可以视为儒学的经典的开篇,也是学习儒学的心法所在。

《大学》为什么被誉为:学习儒学的心法所在呢?我们来看看《大学》开篇总纲说了些什么?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什么是《大学》呢?

大人之学?什么是大人呢?有人把他说成成年人,有人把他说成有地位的,大人对应小人吗?我的理解都不是。

在学习儒家四书的过程中,尤其是大学,中庸,孟子。需要注意一个事:就是,大学据传是曾参所做,曾参(cen),不读申,曾子的二儿子叫曾申,这个在古代是很忌讳的,尤其是重礼的儒家更不能发生这样的情况。所以,参字不可能念shen,应念参cen。曾参的字:子舆也与cen义相符,都与车相关。

曾参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传承了孔子晚年之学,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子思跟随在晚年的孔子身边,并拜曾子为师,孟子是子思的学生。

这一路法脉传承的是孔子晚年大成之学从而,产生了辉煌的儒家学说,曾参著《大学》,子思著《中庸》,孟子留下言论集《孟子》,包括,后启的阳明学说。


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因为孔子晚年期间发生了韦编三绝这个大事情。

韦编三绝阐述了孔子晚年开始潜心研究周易,翻来覆去,反复研读,使得用来穿记载周易的竹简的牛筋断了三回。孔子研习周易有所成后,感叹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把这种心得,写成了易传,作为对易的注解。所以说,曾子的大学,子思的中庸,孟子里面传承的是:孔子晚年的无过的大成学问和周易、易传的思想光芒。所以,研习四书,要参考《周易.易传》。

关于大人,易传的言乾,里面有一段话: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个是大人,《大学》是阐述想成为这样的人的学问。


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尤其是儒学的过程中,更要具备一个方法,就是以“孔子的理想”作为解读儒学经典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能领会真正孔子学说,儒学的真正要义。

孔子的理想是什么呢?

孔子的理想,在礼记里面有记载: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的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建立的学说奔走!这也是孔子为什么能被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一个原因所在。


宋朝大儒张载的话,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张载的这句话非常具有儒家的代表性。有了这样的发心和心境才能融入孔子的学说。

学孔子学说,先入孔子门,具备孔子心。


长歌——正本清源谈国学,经典源头简单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