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界定优质服务还是过度服务

 又一民 2020-03-09
    近日,笔者在朋友圈中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这是温馨服务还是过度服务?”这种感慨源于朋友入住某酒店时客房部员工留下的一张字条:“尊敬的张先生:
    我在打扫您的房间时发现您桌面上有胃药,擅自认为您的身体有所不适,特为您多加了几瓶矿泉水,希望您早日康复!若有误会,敬请谅解!如您还需要其他服务,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留言联系我们,祝您入住愉快!
    某某(客房服务员)×年×月×日”
    眼下,酒店员工给顾客留字条的不在少数。然而,这种做法笔者并不赞同。原因在于在服务人员紧张的当下,客房部员工常常需要超负荷工作,再给顾客留字条,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究竟有多少顾客喜欢这样的服务,也有待商榷。
    笔者曾经在朋友圈做过一个调查“员工该不该给顾客留纸条”。回答踊跃,应答者多为顾客,少量为业内同行。答案包括以下几种意见:第一,会开心,字再好点就好了,所占比例为“极少”;第二,字太差就不要留条了,占比也是“极少”;第三,把基础服务做好就好了,占比“较多”;第四,画蛇添足用力过猛,占比“较多”;第五,留名字显得很有心机,讨表扬,占比“较多”;第六,造作,占比“较多”。
    从结果看,不喜欢这种服务的顾客占大多数,而同行的回复多以“无奈”为主。
    对于类似服务,笔者自己也有体会。有一次在某酒店讲课,因为急着出门,笔者随手将没有洗过的内衣裤放在台盆内。管家部员工搞卫生时,帮笔者把衣服洗了,晾在卫生间里。笔者回来后,虽然感谢员工的一番好意,却也有个人隐私被侵犯的不悦。
    后来,考虑到种种因素,比如照顾这位员工的心情、照顾到管理公司与酒店的关系、考虑到外派总经理的感受、体谅员工是一片好意等等,笔者并没有提出抗议,而是对这名员工加以表扬。什么是过度服务
    上述问题涉及服务的边界。那么,什么样的服务是过度服务?
    服务如艺术,增之一份则长,减之一分则短。在服务中,100-1=0,100+1也有可能等于0。好的服务者,一方面知晓自己的服务应该如何操作;另一方面,又要站在顾客的角度和立场,审视自己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是否合理,假设自己是客人,接受这样的服务会有什么感受,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服务内容。
    多年前,笔者接待过一位重要客人。接待前笔者在网上查找客人的相关资料,发现他除了是一位大学教授、某国招商局董事之外,还是一位诗人,出版过两本诗集。于是,接待这位客人时,笔者和他聊起了他的诗集。客人十分惊喜,很久之后还辗转托人送来他亲笔签名的诗集。
    这次服务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后来笔者也在反思,是否提供了过度服务?毕竟笔者过于关注客人的隐私。
    那么,什么是过度服务?从对客的角度来说,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企业提供了不为客人接受、认可甚至干扰到客人正常消费的服务项目、内容和方式,就是过度服务。过度服务的本质是服务及服务能力不足,是服务质量低的表现。对内来说,因为服务人员不能够辨别顾客的核心期望值,提供了有损企业的超值服务,导致企业各项成本增加,潜在风险增加。
    如何辨别过度服务?笔者认定有两个鉴别标准,符合其一,即为过度服务。
    第一,对外,此项服务是否打扰或侵犯了顾客的个人隐私、休息时间、私人空间、潜在需求等等。
    第二,对内,此项服务是否增加了酒店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如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潜在风险等。
    那么,如何界定是否打扰到顾客?比如,顾客在喝茶谈事情,服务生频频过去添水;顾客想要休息,行李生坚持给顾客介绍客房设施,或是客房员工坚持要把卫生做完再离开;帮助顾客把留在房间的贴身衣物清洗了;餐厅员工发现暗访者后予以“特别关注”;过于关注顾客隐私或隐私物品以及其他可能导致顾客不喜欢、又非操作流程规定的事情。
    如何确定是否增加了酒店成本:第一,在正常工作时间,员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非本岗位的工作;第二,员工需要加班完成;第三,该服务需要酒店消耗更多物料;第四,该服务有可能带来其他风险。
    在界定是否过度服务时,酒店管理者还应关注,切忌以顾客的满意度为唯一标准,应从对内、对外两个角度全面分析。如果一味追求顾客的好评而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长此以往酒店将难以为继。
    眼下,有相当一部分酒店倡导员工给顾客留字条。分析原因,笔者以为,一方面是部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问题,过于关注顾客满意度这一个方面,未能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另一方面则缘于竞争压力,过于重视网评的重要性导致酒店服务导向的偏离。
    过度服务的常见表现,可以分为主观过度和客观过度。
    主观过度表现在员工的服务频率过于频繁,顾客感觉被打扰;员工服务的速度过快,顾客被迫接受服务,进而质疑其服务品质;员工对顾客过于留意,如对某些VIP客户,那位在客房留纸条的员工,就让顾客感觉隐私被侵犯。
    客观过度非员工主观原因,如过度强调SOP或服务流程太过繁琐,操作不灵活,从而打扰到顾客;设施设备、使用说明等过于详细,影响顾客体验,如某酒店推出下载App后可以用手机控制客房内的所有电器,但由于操作太过复杂,占用内存,响应者寥寥。
    如何界定某一次服务是优质服务还是过度服务?
    假设一位顾客因为生病在房间呕吐,酒店员工帮他把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这种服务是优质服务;一位顾客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把汤洒在衣服上,餐厅员工不但帮他借来衣服换好,还帮他清洗、烘干并熨烫好,让他在离开餐厅时能够换回,这种服务也是优质服务;餐厅员工主动帮助小顾客调整婴儿座位,送上儿童餐具,也是优质服务。
    如果餐厅员工把每张纸巾叠成小三角,顾客使用的时候需要完全展开,这就是过度服务。因为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不卫生。再有,客房员工做好卫生后,特意留纸条询问顾客的入住感受,也是过度服务,因为这个岗位的核心工作不是顾客意见调查。
    总之,作为服务行业,酒店员工应牢记:顾客追求的品质要素包括员工礼貌、产品安全、隐私保障、舒适度、需求及时回应,以上要素构成了顾客对于酒店的整体感受。
    综上所述,针对顾客需求,酒店员工应该考虑,顾客的核心期望值是什么,在这个岗位上,如何为顾客提供最大价值的服务。同时,每个管理者要去考虑某个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是什么,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反思与调整,不走极端。在普遍招人难、留人难的行业大困境下,如何把有限的人力资源用到最实实在在的地方,是每个酒店管理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