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片•故事】自行车上的指挥部

 泰荣林黑皮 2020-03-11





1941年至1943年,日军对盐城、阜宁一带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率部进行反“扫荡”。由于黄克诚眼睛高度近视,骑马行军指挥作战很不方便,于是就改乘自行车。而这个自行车的“驾驶员”,就是时任新四军三师司令部通信参谋的王扶之。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战斗间隙,王扶之蹲在自行车前吃面条的场景。那么,“驾驶员”王扶之与黄克诚是怎样在自行车上指挥打仗的?这里面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吗?

说到这辆自行车,那还是1939年在河北平山的洪子店、温塘战斗中,部队缴获了一辆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是个洋玩意儿,没人会骑,王扶之很好奇,就想试着学学看。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扶之不但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还可以在自行车上拿大顶,双手撒把骑和倒背着骑。

从此,部队无论向哪里开进,黄克诚师长总是以自行车代步,并经常坐在自行车上听取汇报,了解敌情,制定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这辆自行车的特殊功能被大家形象地比喻为“自行车上的指挥部”,而王扶之作为一名熟练的“驾驶员”,随时保障着这个“指挥部”转战南北。

1943年春,新四军三师师部只带一个特务营在转移途中,于阜宁境内的芦堡外旧黄河堤附近同日军遭遇。特务营随即依托河堤与敌人展开十分激烈的战斗,并多次与日寇拼起刺刀。部队伤亡较大,河堤临时防线随时有被敌人突破的危险。师指挥所就设在距河堤不足200米的芦堡村内。特务营营长陈金保、政委黄励华请求师指挥所立即转移,可是黄克诚师长就是不肯走,他说:“师指一撤就会动摇军心,不能撤。”在坚持指挥了一段时间后,黄克诚师长才在同志们的强烈要求下,勉强坐上王扶之的自行车,同师指挥所的其他人员一同撤出战斗。转移途中,他坐在自行车上发布命令,调单家港附近的第八旅二十二团一个营增援特务营。就这样,黄克诚在自行车上指挥了6次大规模的反“扫荡”战斗。

198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张爱萍同志到新疆检查边防建设,见到时任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的王扶之时还深情地询问:“王扶之呀,还记得你用自行车驮着黄老的事吗?那时你的自行车上可带着三师的‘指挥部’啊。


出处|解放军报

编辑|苏 静

责编|武春霞 王宗志

编审|胡振江 杜根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