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经是女人的命,白带是女人的魂!艾灸既保命又安魂!

 培训班背包 2020-03-11

 一、月经是女人的“命”,白带是女人的“魂” 



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因为女性自青春期开始,就多了两个很麻烦的朋友,月经和白带。

月经是女人的“命”,白带是女人的“魂” ,它们同等重要,都是反映女性生理健康的晴雨表。

如果你发现粘在你内裤上的白带,颜色呈黄、褐、绿或其它颜色,形态呈块状,量异常增加让你感觉不适,或有异常气味,伴有外阴痒......

或者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要流血不止,时间忽前忽后不确定,还要承受痛经的折磨,这些都表明——你可能患上“带下病”了!

带下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所以民间也有“十女九带”之说。

比如月经不调、白带异常,是很多女性难以启齿,但又确实反映了人体的健康出了问题。

二、带下自查


《傅青主女科》有云:“带下俱是湿症”,女性多因体内湿盛而患带下病,《傅青主女科》中还说:“女子带下有五色之分,即青、赤、黄、白、黑带下。”

不同颜色,也意味着不同的原因机理:

比如颜色发黄、带血症状,则表明脾湿、肝胆问题严重;
颜色黄绿,则代表脾湿,并且肠胃出现问题;
带下的颜色淡红,粘稠,看似血又并非是血,淋漓不断。赤带是因为有内火郁结,导致湿热困于带脉;
如出现黑带的情况,火热很重了,或者肾有寒湿,都可能,需要具体辨证。
还有人白带量多、清稀,或成块状,那可能是脾肾双湿,但一般来说主要是黄和白两种情况。

经期也是一样,月经不调、痛经、其主要原因都在于脾肾湿寒。湿气和寒气导致女性身体寒凉、经血不畅、很容易淤堵,从而痛经明显、并且有这样症状的女性朋友多畏怕寒。

三、女性“带下病”,主要分两种


晚清著名医学家唐容川先生曾说:“妇人带下是带脉病,乃脾失冲和,不能制水,带脉受伤,注于胞中,因发带证,白浊污染,治之和脾利水,治脾既是治带。”

如果带下清稀、色白量多者,多因为脾虚湿寒、肾气不足、带脉不固引起的,发黄则多是湿热下注引起的。

具体来说就是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白带长期量多,色白清冷如水,兼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第二:带下色黄量多,质粘有异味,状如腐渣或赤白相兼,或黄绿如脓,或有血液,伴有阴部瘙痒,小腹疼痛。

把这两种情况分清,就能够着手艾灸了。

四、辩证施灸,调经止带


都说艾草是上天赐给人类的宝藏,对女人而言更是如此。

女性体质为阴性,容易受寒凉困扰,艾为纯阳草本植物,艾灸则可以充分发挥艾的作用,温阳益气,驱除湿气,改善虚弱体质,具体取穴如下:

第一种情况:白带长期量多,色白清冷如水,兼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艾灸取穴:灸脾俞、三阴交健脾益气;灸肾俞、关元、中极补肾固本;灸次髎疏理下焦、清散郁热。

第二种情况:带下色黄量多,质粘有异味,状如腐渣或赤白相兼,或黄绿如脓,或有血液,伴有阴部瘙痒,小腹疼痛。

艾灸取穴:灸中极、次髎、带脉穴除湿止带;灸阴陵泉、三阴交健脾、清热、利湿;灸行间清除下焦热邪。

如果带下都没问题,平时也能够艾灸背部腹部腿部预防,疏通肝经、脾经、肾经,未雨绸缪。

背部一般灸肝俞、脾俞、命门、肾俞、腰阳关各20分钟;

腹部取肚脐附近的区域:神阙、气海、关元、中极、子宫、归来各20分钟;

腿部重点艾灸: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每次选2个穴位循环各15分钟。

除此之外,可在饮食上辅助吃一些健脾去湿气的食物,如山药、红豆、冬瓜、茯苓、白扁豆、花椒、赤小豆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