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的血检结果达标了吗?

 清风徐来258 2020-03-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病因,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等,而这些高危因素都是可防可控的,所以防治脑卒中,“防”大于“治”。那么,如何监测这些指标呢?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就是血液检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是脑卒中防治必查项目,关于您的血检结果,您又能看懂多少呢?

啊,血检结果看不懂

下面就向大家一一介绍

   血糖

2型糖尿病是我国糖尿病人群中的主体,也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开始药物治疗。一种口服药治疗而血糖仍不达标者,采用二种,甚至三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如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血糖正常值是:

空腹  3.9-6.1mmol/L;

餐后2小时  3.9-7.8mmol/L。

餐后3小时恢复正常。

2型糖尿病理想的综合控制目标,因患者的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等不同,有相应的目标值:。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确定。以一般控制目标为基础,制定个体化的控制目标。

突然有点小紧张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GHb)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的结合产物,HbA1c是血液中葡萄糖与血红蛋白B链末端结合的化合物,是糖化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占总GHb的60%,目前,临床定量测定及应用的是HbA1c结果。其含量主要决定于血糖浓度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的时间,可以反映测定前120天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平均血糖关系对照表
HbA1c的正常值为4.0%-6.0%,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定为6.5%以下。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血脂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四项。新证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起始事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其他富含胆固醇的载脂蛋白(ApoB)在动脉壁内的滞留。

研究表明 LDL-C 值的增加与 ASCVD 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并且尽可能降低 LDL 颗粒和其他含 ApoB 的脂蛋白可以减少 脑血管 事件。为预防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高危和极高危患者中,LDL-C 水平应尽可能降低,不设下限。新指南在一二级预防的 LDL-C 目标值方面进行了更新。

   
不同心血管疾病危险人群
LDL-C治疗达标值


    同型半胱氨酸(Hcy)

同型半胱氨酸( Hcy)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一种含硫基的毒性氨基酸。在理想状态下在血液中的含量很低。

但是,在基因突变、叶酸缺乏或叶酸代谢异常的情况下,血液中的Hcy含量增加。有研究表明,Hcy水平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在脑卒中发病风险上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中国人高血压与高Hcy同时存在,脑卒中风险增加11.7倍。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标准是Hcy≥10μmol/L

同型半胱氨酸风险分级


高Hcy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cyd大于6.3μmol/L,进入心脑血管事件高危区;因此人体Hcy值的安全范围是Hcy<6.3μmol/L。同型半胱氨酸每增加5μmol/L,中风风险增加59%,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33%。

您的血检结果达标了吗?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指南(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年8月第21卷第8期)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19年版) 

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国高血压杂志2016年2月第24卷第2期)

同型半胱氨酸治疗指南(2004年美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