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很多人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但是您知道吗?在心血管专家看来,有三种改变对健康有害,有一种改变对健康有益,今天的节目中,专家将为您仔细盘点四类改变,并告诉您在中医眼中,哪几种体质的人群更容易受到这些改变的影响,我们又该通过哪些办法平稳血压、化解危机。 第一类有益的改变是外出机会少、突发心血管事件机会降低。 在之前很多人喜欢一大早起来锻炼身体,但其实这种早起锻炼与晨峰现象的重合,是很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的。早春季节,乍暖还寒,室内外温差大,血管突然遇寒冷刺激,容易痉挛、收缩,发生供血不足,进而引起血压升高,甚至出现急性心脑血管病发作。 此次疫情使大家外出机会大大减少,长期处在一个恒定温暖的环境里,避免了寒冷天气对血管的刺激,也就减少了高血压人群发病的机会。 但是在居家期间,也有一些不好的改变,会让血压升高。 胃受纳腐熟水谷,脾运化水谷精微。一般脾胃都弱的人,食欲并不好,但胃强脾弱的人却是食欲旺盛,消化差,导致吃进去的食物不消化,反而变成了一种病例产物——痰湿,最后造成痰湿阻络。 痰湿阻络高血压的表现:头昏、头沉、胸闷、有痰、舌苔厚腻、夜间血压高 针对痰湿型高血压人群,专家给出了化痰湿的药膳方。 食材:160克冬瓜、50克山药 做法:洗净去皮切块,和切好的葱姜一起放至锅中,文火煲30分钟然后放少许盐调味,即可食用。 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类型是肝阳上亢,他们最怕心情烦躁。宅家期间,每天被大量的疫情信息包围,天天担心害怕,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最后耗伤肝阴,导致血压难以控制的升高。 肝阳上亢高血压的表现:头晕头胀、眩晕耳鸣、面红目涩、口苦心烦、急躁易怒、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失眠多梦 心病还需心药医,专家推荐用“移精变气法”来疏解情绪,这是中医的一种心理治疗,简单来说就是转移注意力。 ◆不要频繁关注负面新闻 ◆可以在家做一些修身养性的事,比如练书法、下棋 运动和高血压关系非常密切,过去我们出去跑跑步,血压可以持续下降20多个小时。但宅家后,很多人不愿意动,一起来就躺在沙发上,血压也就蹭蹭蹭上升。尤其是本身血脉不通畅瘀血阻络的人,不运动危害更大。 瘀血阻络高血压的表现:瘀血阻络高血压的表现:头晕头痛、痛有定处、肢体麻木、健忘、失眠、心悸、舌紫暗 针对瘀血阻络人群,专家推荐了活血化瘀的居家食材和帮助气血运行的小动作。 活血化瘀食材 ①山楂 既是一味中药能活血化瘀,又是一种水果能消食导食,一举两得。但不能吃得过多,一天吃2个就行了。脾胃虚弱的人和孕妇慎食。 ②西红柿 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另外番茄中的番茄素还能预防和抑制肿瘤。 ③玫瑰花茶 既能活血化瘀,又能疏肝解郁,使心情舒畅。 ④葡萄汁 葡萄中有逆转醇(白藜芦醇),能对抗自由基,控制血压和血脂。但高血糖人群禁用。 在家的小运动——扎马步 双脚张开,量出三个脚的距离,上身挺直,膝盖弯曲,双手握拳放在体侧,视线要能看到脚尖,大腿平行地面最标准。老年人练习时量力而行,先保持平衡。一天做3-5次即可。 专家出诊信息 徐凤芹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周一上午 专家门诊 周二上午 特需门诊 (目前暂不出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