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十五章

 结缘惜缘不攀缘 2020-03-15

第十五章 得道行道之人的足迹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yù)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yǎn)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晦以理之徐明?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解:

古时候善于修道、行道之人,是精微玄妙、无往而不亨通。他们的智慧、内涵,真是深不可识。因为深不可识,所以只能勉强用些语言来形容:

处事小心翼翼,如冬天涉川。

做事三思而后行,怕得罪他人。

有时看起来较严肃,像个客人。

有时又热情洋溢,如春风吹拂,能让冰雪消融。

品性敦厚诚信,朴素实在。

心量无限大,且又虚怀若谷。

与世同流但不合污,不露锋芒、大智若愚。

对于宇宙大道,大多数众生是浑然不知,谁能让不明白宇宙大道的人,逐渐明白了悟?谁能让这污浊的世风、人心,引领由静而清?谁能让贪图安逸的众生,逐渐解冻、流动起来,活出生命的意义?

有道、得道之人,不会自满、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因为不会自满、固步自封,仍会不断虚心学习,所以他的生命永保新鲜。不断的成长,创造力也会源源不绝。

 

经文妙解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一个真正得道的人,他是很微妙、很玄秘,而且是很通达的。他的德行之深,是你没办法用常理、知识去判断、衡量、测定的,一般人没办法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他是“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因为他的内心世界,一般人实在不太容易了解。所以,勉强做一些形容,但再怎么形容,你还是用你原来的那一种思想、框框、架构来衡量他。

豫兮若冬涉川:

冬天走在结冰的河面,如果不小心可能滑倒,而且冰层比较薄的话破裂了会掉入河里。众生觉得他为人处事非常小心谨慎,好像犹犹豫豫、没有魄力、没有承担。事实上,他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

犹兮若畏四邻:

有时候他会有一些顾虑、犹豫,好像怕四周的人。所以,别人就会认为他不够气魄。事实上,他不妄动,动辄得咎啊!因为一般众生就是用二元对立的那种是非好坏的眼光来衡量他、来框住他。但他所展现的,不是一般众生的那种二元对立的思想、框框。所以,他就“犹兮若畏四邻”,这也是一个形容,但绝不是负面的。

俨兮其若客:

他比较谨慎,好像是来作客的那种态度,望之俨然。人家都嘻嘻哈哈,很好相处。他看起来觉得不是很容易相处,又有一点像客人这样。

涣兮若冰之将释:

你觉得他好像冷若冰霜,但是当你真正想亲近他的时候,你又会感受到他的那种大慈大悲,他不会藏私,只怕你不要而已。他告诉你法,不会跟你讲条件也不会要你钱。“涣兮”,就是他们真的很想布施、很想回馈这个世间。

敦兮其若朴:

得道的人是敦厚、朴实,不会自欺欺人,也不会去沽名钓誉。他们真的是来到返朴归真。因为他们体证到无我,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是无我、无私,不会去建立什么山头,也不会去抓什么宗派、弟子。

旷兮其若谷:

他的心胸是如此的开阔,就好像广大的山谷,能够包容百川、容纳所有众生;他们为人处世,又是那么的虚怀若谷。不懂的会虚心学习。

混兮其若浊:

从外表,你看不出他内藏无上甚深微妙法以及他的智慧。你看他好像拙拙的、憨憨的、笨笨的,他是不露锋芒。

孰能晦以理之徐明?

谁能够在这晦暗的世界里面,告诉众生真理实相,让众生逐渐从无明转为明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谁能在这混浊的世界里面,协助众生渐渐地宁静下来,渐渐地清醒明觉、活在当下,而了悟真理实相呢?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谁能在众生安止的情况之下,慢慢协助众生能静、能动,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呢?

保此道者不欲盈:

盈,就是高傲、自满。

真的体道、悟道而行道的人不会自满的,不会自以为是的。在解脱法上面,他是来到无为、无学,并不是说解脱之后,什么都懂了,本来不会开飞机,悟道之后就会开飞机。世间法方面,还是会虚心学习。只是说,在内心的苦与不安、对真理实相方面,他已经来到无为、无学的境界。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因为他不自满,虚怀若谷。所以,能够不断地去故更新。他的生命都是很新鲜、活泼、生动的。


智慧分享

我祖父虽然不认识字,但是他希望小孩子要永远进步,所以给我取名“永进”。当渐渐长大,我也常常自我勉励:“一个人必须要不断地永远进步”。那要怎么样才能够永远进步呢?就是虚心学习。因为懂得再多,还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在读书的时候,从初中时期开始,我就考虑到自己智慧生命的成长。在大专时期的时候,我桌上的座右铭就是“虚怀若谷”。如果一个人自傲、自满的话,生命就会停止下来,就开始老化了,渐渐地变成老顽固。所以,只要能够虚心学习,生命是“蔽而新成”——去除那些阻塞,生命就新鲜、生动、活泼。年纪比较大之后,不会头脑僵化、硬梆梆,是要很柔软!

事实上,《道德经》实在很深,你必须要有闻思修证的基础,人生要涉猎得够深,你的苦也要吃得够多,才能够跟老子所弹的心弦起共鸣;你才能够听懂老子所弹出那种心弦之深、之妙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