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圣制 趵突泉 [清]康熙 十亩风潭曲,亭间驻羽旗。 鸣涛飘素练,迸水溅珠玑。 汲杓旋烹鼎,侵阶暗湿衣。 似从银汉落,喷作瀑泉飞。 注: 趵突泉,济南名泉之首。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趵突泉“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康熙首次南巡,于十月初八日(11月14日)临泉览胜,御笔留题“激湍”而作《趵突泉》诗。 赐山东巡抚桑格诗 [清]康熙 心勤民隐独谘诹,不为江山作胜游。 白下回銮期已近,黔黎拥道欲何求? 多怜野老堆盘献,勉就舆情两日留。 二十八年宵旰意,岂图远迩慕怀柔! 注: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二次南巡,北返时见百姓成群结队前来奉谷贡米、鲜果诸物,“涕泣请留”,乃情不自禁而赋诗一首。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五月赐山东巡抚桑格。其中,桑格为满洲正白旗人,曾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任山东巡抚。 登济南城望华不注 [清]康熙 百雉城临济水隈,云山环拱接青莱。 更看瘦削孤峰色,独立亭亭秀作堆。 注: 此诗系康熙二次南巡时所作。王国昌,康熈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任山东巡抚。其中,华不注,又名华山、金舆山,古时称“华不(fū夫)注”,为历史名山,位于济南东北角。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绘《鹊华秋色图》,后将此景命名“鹊华烟雨”,列济南八景之一。金兴定四年(1220年),道教全真教宗师丘处机之弟子陈志渊于山南建华阳宫,被誉为“历下胜景”、“济南第一道观”。 渡济水 [清]康熙 晓渡更临济水,野风时卷霓旌。 几曲寒流荡漾,十月舆梁始成。 注: 此诗系康熙帝首次南巡时,经禹城、齐河过大清河(古之称济水,今为黄河)有感而作,后赐山东济东道蒋陈锡。蒋陈锡,字文孙,号雨亭,江南常熟人,曾任陕西富平知县、直隶天津道、河南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山东巡抚、云贵总督等职。 赐山东巡抚赵世显诗 [清]康熙 巡方不用驾楼船,白舫兰桡问市廛。 和气成春知岁稔,清风布物爱时妍。 齐民但示蒲鞭辱,报国应同竹节坚。 莫恃才名轻庶政,冥冥中自有青天。 注: 此诗系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康熙第五次南巡,“巡省江浙见闾阎稍有起色”,于二月二十三日下榻苏州所作,以“示诸臣省刑爱民”。康熙四十五年仲春月,赐山东巡抚赵世显。赵世显,奉天人,康熙四十三年任山东巡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