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在司法实务中,有很多熟人亲朋之间的借款并没有正式的借款合同,基于熟人之前的信任一般出借人也就是直接通过金融机构转账的方式提供,但是对这种没有正式的借款合同,仅有转账凭证的借款,一旦借款人不守诚信不按时还款的,那么出借人能否向法院起诉呢?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看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该法律条文本质上是对于证据欠缺的民间借贷案件中规定的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该法律条文应当适用于原告仅有转账凭证的情况下提起的民间借贷诉讼,如果能原告能够提交书面借款合同的情况下,对借贷关系的存在进行举证就不会困难。所以,原告能提供证据证明款项交付事实,却无法提供借款合同甚至借据、欠条等债权凭证的情况下,则应当适用本条规定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 二、该法律条文中被告的举证责任。一般情况下原告提交的转账凭证的真实性无法否认,但被告可能不认可是本案的借贷关系产生,可能以转账系其他债务或偿还之前的债务等为由否认原告提出的借款事实主张,被告的抗辩内容实际上是一个新的主张,原告虽然没有借款合同作为直接证据,但出示了款项实际支付的相应证据,即应当认为原告对与被告之间的借贷关系完成了初步举证,被告既然否认转账系本案的借贷关系所产生的,则被告需要举证证明。 三、该法律条文中原告的进一步举证责任。原告初步举证完成后,根据被告对抗辩内容的举证情况而定,原告的进一步举证分为两种情况:1、被告虽然否认转账系本案的借款,但没有实质性的抗辩,即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此时原告无需再进行进一步的举证;2、被告有实质性的抗辩,提供了证据证明转账并非系本案的借款,而是双方存在其他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则此时原告需要承担进一步的举证责任,即证明要对转账系双方存在借贷关系的合意举证。 实务案例:原告提供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有实质性的抗辩,原告未能进一步举证,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起诉。 案情简介 原告诉称,原、被告系认识多年的朋友,2012年被告以资金困难为由向原告借款80000元。原告考虑到双方朋友关系,同意向其出借资金,于2012年3月26日通过汇款方式向被告汇入80000元,双方没有写借条、借据,没有约定还款日期和利息。根据《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原告曾多次催促被告还款,但被告均未予以理睬。故起诉请求判令:1、被告支付原告借款人民币8万元及利息。被告辩称,本案原告与被告之间不存在借款事实,不能只凭汇款专用凭证上汇款用途原告自行手写的“借贷”就确定为借款成立,且被告有证据证明在2012年2月6日曾向原告转入80000元的事实。原告在2012年3月26日转入被告账户的80000元,实际上是原告归还被告在2012年2月6日转入原告账户80000元的款项。综合本案,既没有借条,银行流水也对不上,请法院依法驳回原告所有诉讼请求。 判决理由 法院认为,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汇款凭证及交易明细提起本案诉讼,主张原、被告之间存在民间借贷法律关系,要求被告返还欠款80000元及支付利息,但原告未能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或者其他能够足以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且现无证据证明原告在2012年3月26日汇款80000元给被告后至2016年8月25日发出《律师函》前,曾向被告主张过还款。虽然原告提交的汇款凭证中汇款用途一栏填写了“借款”,但该汇款用途是原告单方面填写上去的,未经被告确认,现被告抗辩不存在其向原告借款80000元的事实,并举证证明其于2012年2月6日曾转账80000元给原告。法院根据现有证据无法对原告主张的事实作出认定,故对原告的诉请,法院不予支持。 判决结果 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的规定,判决驳回原告郭某松的诉讼请求。 律师点评:原告以于2012年3月26日通过汇款方式向被告汇入80000元的汇款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双方虽没有订立书面的合同,但根据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十七条的规定,原告已完成初步的举证。但被告却提供在2012年2月6日转入原告账户80000元的款项的汇款凭证,并主张系原告曾向被告借款而归还给被告的,从时间上来看也存在合理性。此时原告需要继续举证证明80000元的汇款是借款给被告的进一步证据,但本案中原告无法进行进一步的举证,所以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起诉。假如本案中被告无法提供2012年2月6日转账给原告的汇款凭证的,被告未能形成有效抗辩的情况下,法院只能据此判决被告偿还借款的另一种结果。 对此笔者总结,原告仅依据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是否可以胜诉,关键看被告的抗辩能否成立,如果不能成立的,法院一般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如果抗辩成立的,则原告需要进一步举证双方成立借贷关系,否则原告败诉的风险较大。 |
|
来自: 昵称41659640 > 《常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