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恩为本的积极干预——“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项目系列培训

 舍得付出 2020-03-16

苏细清:感恩为本的积极干预

“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项目系列培训

第一部分 什么是积极干预

一、积极心理干预

积极心理干预意味着不仅要协助个人或家庭解决问题,更要运用优势的角度、积极的因素以及优势的资源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发展,实现个人的潜能。

但积极干预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负面消极的内容,也不是说所有的事物都必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是如何促进个体在负面情境或逆境下,尽快恢复个人的角色、功能以及家庭功能和家庭关系等。

因此,积极干预中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一个人,及其问题。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同时,我们需要利用一些积极的因素来转化,具备平衡观或者整体的动力转换观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积极干预的结果不仅是停留在问题解决上,最终要服务于我们对幸福追求的目标。

积极的心理干预,是指积极应用个人的、社区的和环境的资源和优势,以增加个人的积极情绪,培育其积极的认知方式以及利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意愿,不但要解决或减少问题的影响,更要关注其潜能的发展(Sin & Lyubomirsky, 2009)。

积极心理干预实际上是基于人的情绪二元对偶式分类,即积极的vs.正面的,负面的vs.消极的,人的情绪对偶式的转化必然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它也是动力变化的过程。研究表明,个人生活中的情绪或心理健康是基于其积极性比例如何。情绪积极性比例公式如下:

以下几个比例供大家参考:

  • 正常健康的人,其情绪积极比例(Positivity Ratio)一般为3:1,通常只有20%的人能时常维持这个比率,其余80%的人均需要努力才能达到;

  • 一般人的比率只达到2:1, 抑郁或情绪低落的人更可能出现正负情绪比例为1:1的比率;

  • 正面情绪的出现 > 负面情绪的出现时,事情向好。

二、情绪是有社会文化情境特征的,比较西方人的情绪表达,中国人相对比较偏好负面情绪的表达,总体来说,中国人的情绪表达特征如下(苏细清,2004)

  • 正面情绪(P)的能力 < 负面情绪(N)的能力;

  • 中国人对情绪具有不表达和不欢迎的特点;

  • 负面的事情较容易影响我们的感觉(Negativity Bias)

  • 中国人习惯于一个偏向以相对消极的情绪的状态,以显示自己的谦卑(不哗众取宠)。

三、要全面了解积极的心理干预,就需要了解积极心理干预的最终目的--心理健康,故此需要了解“平衡的心理健康观”

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可以通过四个象限来表现。积极心理干预最终要促进个体拥有丰盛的人生--内心比较丰富的、生命意义感比较多的;一般来说,心理辅导主要协助个体陷入心理挣扎的状态,如果没有解决,时间一久,就会陷入心理困境陷阱而不知所措,其社会功能或个人心理功能日趋衰弱。

图中,绿色箭头的两端,是我们在心理辅导、心理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两个方面,而其中一个是要去解决他最灰暗的、相对来讲比较负面的部分,最终应该立足于促进个人获得丰盛、有意义的幸福人生;而避免陷入蓝色两个箭头所指的心理挣扎或心理功能日趋衰弱的、弥散的负面心理状态。

蓝色箭头的两个部分,针对当下的疫情危机,是人们的应激反应,可能我们的热线接听员经常接触到的是在这蓝色箭头的两个方向上的人。我们可以看到最可怕的是日趋衰弱,即随着疫情时间太久了,从挣扎到之后陷入一个淤泥状态,使得求助者处于身体或者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

带着这个思维模型,去思考专业心理辅导到底应该怎样去帮助个体发展或者提供帮助。我们相信个体具有自我疗愈和自我照顾的能力,在负面环境出现时,个体的调适反应是本能的心理保护反应,此时最需要的是社会支持(最主要的是微观系统的社会系统的支持,比如家庭),当个体刚陷入心理问题或心理疾患时,则应该有意识有能力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全面的(Holic)专业心理服务应该要在解决问题时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助或心理治疗,但最终要促进其自我照顾以及激活或建构其社会支援系统的运作。

根据心理学家Seligman(2010)所定义的开心/丰盛的人生特征如下:

愉快的人生和充实的人生,是健康和幸福的基石,但长远的快乐和幸福则建基于意义人生,究其根由,意义人生最高的形式应该是“为他人、为社会付出的意义感”。要促进人生长久保持幸福丰盛的状态,我认为首先要有“愿意为他人付出”的意愿。

在当下的疫情危机期间,我们非常欣喜看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愿意为他人付出这种意义感。他们每个人,特别是在一线战“疫”的各个岗位上的人,不但要照顾自我,还要想着去照顾他人,非常令人感动。这种为他人付出的意义感就是一个持久、能够幸福的根本的源头。

从家庭教育角度来说,我们未来的年轻一代,可能最容易在“意义人生”上遭遇困惑,因为有些家庭教育过分保护孩子,过分物质滋养孩子,养成他们通过物质消费和攀比刷存在感,可以获得短暂的幸福和快乐,但却容易缺失长远的意义感,而遭遇心理危机。

要促进个体能自主发展长久幸福的丰盛人生,有研究表明应该从培养个体的积极的心理资本入手,下图是积极心理资本的基本元素HERO模式

即我们要培养有积极心理资本的人(hero英雄),应该包括:内心有希望,对自己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具备迅速从负面状态或逆境中恢复的心理韧性(或叫抗逆力),以及拥有乐观面对的勇气和智慧。

除了积极心理资本外,积极心理学家如Seligman最推崇的是应用个人的优势品质,以促进个人、人际关系和社会的积极发展,相信每个人都拥有优势的品格特征,鼓励每个人积极的尝试运用自己的品格优势,以达至自我照顾和自我调适,以及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在众多的优秀品质中,被认为是最能促进个人和社会积极发展和变化的优秀品质是感恩;其次要乐观,一个人对别的热情或者热忱也是优势品质之一;而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更需要对个案怀有好奇心(这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尤其心理咨询师对别人要有好奇心才能令自己的专业发挥与一般人不同(创造不同,make difference);最后一个优势品质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爱并值得被爱。

第二部分 实证:感恩的益处

在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学家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到底怎么看待感恩? 

心理(情绪)研究者普遍地认为感恩是一种积极的社会道德情绪(McCullough,Emmons & Tsang,2002;苏细清,2007)更多的是在一个社会情境中被唤起的。在感恩唤起的情境中,施恩的人或者是为他人付出的这种行为被看作是有道德的行为;而同时,受恩者/受助者可能会产生感谢(感激)之情,心理上感觉到自己是值得被爱,被关怀,同时亦能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他人的友善。

中国是重视面子文化和强调人情往来的文化,有时候接受他人的好意会被解释为欠人情,研究发现一些中国人就不太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因为欠人情是中国人感觉最难偿还的。需要指出的是,感恩是与欠人情是不一样的。事实上,感恩(gratitude)不同于感谢(thankfullness),感谢是一对一的,受助者的感谢之情可能在对施恩者表达谢谢时已经结束,而感恩不同,具有感恩的人,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后,不仅仅只停留在对施恩者的感谢,感恩更强调的是:今天受人之恩,不但涌泉相报,同时愿意施恩于他人,或者对更多的人做出友善的行为。这也就是我们在感恩教育中非常注重的部分。

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能够做出一些令人感恩的行为,不但对于自己,对于整个社会都有正面的效应。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感恩的道德动力功能,包括能成为促进施恩者与受助者更愿意为他人付出的道德动力,长久坚持之,则可以成为个人和社会道德行为、道德规范、道德的传递的强化剂。

一、感恩的益处

1、促进身体健康,提升免疫力:提升睡眠质量,提升免疫力 (Wood, Joseph, Lloy, & Atkins, 2009)。

2、提升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 令幸福更持久 (Sheldon, &Lyubomirsky, 2007);

  • 细数祝福提升幸福感(Emmons,  & McCullough, 2003);

  • 感恩的人有更多的生活满意度、乐观、活力,更少的沮丧和嫉妒 (McCullough et al., 2002);

  • 体验到更积极的情绪,如满足、幸福和希望,较少的负面情绪(Woodward, Stone, & Kolts, 2003)。

3、是抗逆力发展的催化剂,也是压力的缓冲剂 (Johnson, Gooding, Wood, & Tarrier, 2010)

  • 减少压力或负面的影响(Wood, Maltby, Gillettb, Linley, &  Joseph, 2008);

  • 不被物质化(Polak, & McCullough, 2006);

  • 能够减少 PTSD (Kashdan, Uswatte, and Julian,2006);

  • 较少忧郁及焦虑情绪;

  • 较少滥用药物倾向。

4、提升自我效能感:

  • 更容易自我接纳 (Wood, Joseph, & Maltby, 2009);

  • 提升决策力;

  • 令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受益。

5、促进人际关系

  • 更好的人际关系(Algoe,  Haidt, & Gable, 2008);

  • 促使个体变得更好;

  • 令世界更美好(Grant,  & Gino,2010)。

二、高、低感恩的人的特征

1、高感恩的人特征(Watkins,Woodward,& Kolts,2003)

2、低感恩人的特征

想当然(take it for granted)的索要心态,“为什么别人有而我没有”的心态,是感恩的死敌。这恰恰是我们家庭教育里面最薄弱的一个部分,也是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忘了去培养的部分。

抱持着“想当然的心态”,个体的感受力也会比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自恋的性格,比如以我中心, “天底下我是最忠心的”,“天底下我是最棒的”。太过自恋的个体是很难发展出感恩品质的(苏细清,2007)

中国有句古训:“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究其原因,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有关。当前的中国家庭里,很大一部分父母为孩子提供了很多的照顾,过多的、过分的保护,甚至是提供没有任何条件的物质奖励和供给,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形成“想当然应该有”的心态;家长忽视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感恩的培养,比如应该培养孩子习惯地对他人的付出表达感谢,对家人的所做的(比如递筷子、倒一杯水等)说声谢谢,是一个习惯性的表达,习惯性表达会影响性格的形成,即我们所谓的教养。然而,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一贯是“我们是一家人,干嘛要这么客气”。我们怕客气,是因为怕心太疏远了,但也恰恰因为我们太不客气了,使得我们的孩子很容易产生一种想当然的心态,极少有孩子会习惯地对父母的付出说“谢谢”。想当然的心态最容易产生怨恨。——“想当然”应该得到满足,得不到我当然就会产生怨恨。因此,这整个演化过程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部分 研究发现中国式的感恩

感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德品质,中国式的感恩是什么样子的呢?2007年,我们做了一个关于中国中学生的感恩研究。

中国人的个性里不太讲“感恩”这个词,常用“感恩戴激”一词。感恩戴激意味着等级,意味着施恩者高高在上,并非出于同理心,而是同情的心态进行施恩,容易让被帮助的人感觉自己被施舍,或在这样感恩戴激的人际关系中,往往是不平等的(苏细清,2007)。

其实,感恩并不是这样的,感恩的传递,比较是提供当下的协助,更是促进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促进每个人都有能力、有意愿为他人付出,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良性地发展。

我2007年博士论文所做的感恩研究背景及所用的工具

结果发现,中国人的感恩概念化结构如下:

中国人感恩的5个范畴:

  1. 受助于他人,一定要涌泉相报,这叫受助感恩。

  2. 以孝顺之心为根本的父母恩。

  3. 中国特色佛教经常讲到,面对别人(带给你痛苦)的磨砺,生活的苦难,我们要常怀感激之情,这就是逆境感恩转换。

  4. 对生活感恩,欣赏生活的美,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5. 能够欣赏整个生活带来的丰富感。

“感恩”各面向相互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可以看到“受助于他人的感恩”和“对父母的感恩”相互之间的相关性是非常高的。可以理解为受助的感恩越多,越愿意去表达对他人的感谢,对父母的感恩也特别更多。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对父母非常孝顺,他也很容易对别人产生感恩。

相比较而言,我们也会看到“对生活的感恩”、“对生活的丰富感”和别的感恩项之间的相关性都比较高,即对基于日常生活中所发展处的感恩更有助于唤起其他方面的感恩。

就本人博士论文所关注的中学生群体的研究结果显示,感恩各纬度对其抑郁及生活满意度影响的路径图如下 :

最引人瞩目和深思的是,相比较其他三个感恩维度,“对生活的感恩”以及“有能力感到生活是丰富的”这两个因子对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减少个体的抑郁贡献率很高,极具教育实践和心理辅导实践意义。

在这次研究中,我做了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横截面比较,以探索年级与感恩以及心理健康各指标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父母的感恩是增加的,因为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特别是当我们做父母以后,对父母的同理心会更多。另一方面,很遗憾的看到我们对生活的感恩,生命的丰富度的感恩却随着年龄急促下降。

这说明生理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感恩心态,我们需要去积极维护好心理,促进心理发展,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的能力,也就是说是可以培养的,但需要个人的努力参与。

中学生心理健康各指标在年级上的变化趋势图

相比较其他感恩能力,对生活的感恩的能力相对都比较低

在整个中学时代的趋势图中,我们会看到初中到高中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所有的感恩因子(积极的方面)都呈下降趋势(同时有数据显示,此时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增高的)。这其实提醒我们的学校工作人员,需要对初中到高中之间设置一个缓冲剂,比如对刚入学的初中升高中的高一学生做心理适应的干预。

实际上通过横截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干预时间点。当整体趋势上出现一个阶段性的转换时,即出现危机的时候,也恰恰是我们进行感恩发展和培育的最佳的时机。

我们对比看一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疾病是逐渐上升,在高一的时候出现一个峰值;而这种生活满意度在这个时间点左右可能是下降趋势。

第四部分 感恩有益的发生机制

很多时候,我们关于感恩的研究都是在谈论“感恩与什么相关”。而对感恩到底是怎么样发生的?感恩的发生机制(发展和作用的路径)是怎么样的?很少有人去讨论。

一、感恩是一种情境性很强的社会情绪

  • 常被论证的感恩是:对他人的感恩(thankfulness)

  • 是否唤起个体的感恩,有赖于个体如何解释当下的受助情境,是否有能力感知到他人的善意,并归功于他人的亲善行为带来的好结果 (Wood, Maltby, Stewart, Linley, and Joseph's, 2008) 

  • 感恩是一种综合感知、评估和表达的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是需要后天心理努力的参与,是可以培养和测量的(苏细清,2007)。

二、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心理机制:意义发现与构建

实际上,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心理机制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意义的发现,另一个是意义的构建。

从叙事疗法的角度讲,构建一个积极的故事实际上就是意义重建的过程。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就是去回应当前心理困境事件的积极意义的再发现,通过工作关系,来访者在此关系之中建构了什么样的意义往往是决定了工作关系能否有效工作的决定因素。心理辅导的过程,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觉察力提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促进个体发现和提升个体对于意义的感知能力是最重要的环节。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哲学家、心理学家,对这种意义的发现和构建进行了非常多的论述,比如说个体行为最基本的动力是寻找存在的意义,以及创造和维护生命的意义。

当下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对幸福生活的定义趋向“物质化”。比如孩子考好了,父母就会觉得孩子很棒、很好、很成功;你赚很多钱,就觉得你很厉害;似乎你“成功了”就什么毛病都没有了。这种物化的价值观会导致我们内心空洞,没有丰富的感觉。慢慢地,当失去了物质,当身体衰老了(美貌),那是否这个个体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呢?

因此我也很担忧,如果我们培养出来“想当然的、只懂索要“的孩子,未来孩子最大的危机可能是生命意义危机:我活着干嘛?活着就是消费物质、消费奢侈品(显摆)等?实际上我们可以物化,但是不会有持续的快乐感。

我们终极一生都要在寻找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一定是付出,一定是在和他人的互动中,和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寻找意义。

什么叫幸福感?幸福感其实是我们寻找关于积极意义的差值。以前社会物质匮乏时,我们只要得到一点点的满足,幸福感会爆棚,因为差值较大。而现在物质非常丰富的,我们都比较不容易被满足,因此这种差值感很难被发现。从家庭教育层面来讲,需要我们去培育孩子的对生命美好的感知和感恩力,他们才能在丰富的物质中真正体会生命的美好,愿意为他人付出,从而珍惜生活的美好。

意义的构建是有一定难度的,它需要寻求对事物新的理解,对负面性质的事件进行基于平常心的新发现,并赋予它积极的意义,比如对逆境的感恩,实际上非常反映中国的阴阳动力转化关系,善用当下的逆境对个人的磨砺作用,才能在关键的节点上,有意识地发展个人的心理韧性(抗逆力,resilience)。

比如,,我们经常遇到一个问题,人生活着干嘛?其实作为助人者,我们很害怕有人问这个问题,怕他有自杀的意念,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没有存在感的时候,他会追问活的到底有什么意义。其实疫情的当下,当下的疫情对我们每个个人、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逆境,人类在疫情前的生命的脆弱性,就逼迫每个人可能都需要思考生死和生命的意义,这也给了我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个挑战,如何做好关于生死教育、关于生命意义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恰恰是一个非常亟需弥补的空白。

第五部分 感恩为本的自我疗愈

心理辅导终极目标是助人自助,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提出这个命题“基于感恩力的培养,达至个人的自我疗愈”。从我的博士期间对感恩的研究结论来看,建基于日常生活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培养个人的感恩能力和感恩的生活态度,并从中得到感恩的滋养,包括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的人际关系以及抗逆力等的提升。

一、对父母的感恩

二、对他人的感谢/欣赏

此外,面对当下的疫情,我们要去反思,怎么与环境相处,甚至要思考如何跟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在困难面前,也要懂得怎么跟别人相处;哪怕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将活在这个病毒肆意的世界,我们怎么和这样的世界相处。

同时,比起以往,我们要更近距离地面对死亡这个非常沉重的议题。我们常常讲要对生命持敬畏之心,在此刻疫情的困难下,我们更加应该提炼我们的敬畏之心,而不仅仅是害怕,敬畏之心才不会无知无畏。

三、逆境感恩:重在成长(从各种伤痛和关系断裂中成长)

逆境感恩是非常重要的,尤其现在全中国甚至全球都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逆境)的状况下,我们要怎么样关注“成长”,怎么样从各种伤痛和各种关系的断裂之中成长。

对个体的培养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心理强大,即要培育个体的心理韧性。逆境的感恩,一般来说并不是当下浮现的,我们需要在危机发生之后的时间里,去咀嚼,去回味,去品味,再去重新构建意义。

提升心理韧性的重要途径,其中常怀感恩之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保持内心的平静平和。在此,我顺便将心理韧性的培养的途径提炼出来,供大家参考。

四、立足日常生活,培育感恩的习惯和生活态度

1、培养感恩的心态

现在我们更多地使用即时通讯软件,WeChat、QQ等,这使得我们的情感表达相对变得泛滥,比如随便就可以来句“么么哒”、“爱你”等等。这类随意的可能不经心的表达,会让人产生某种审美疲劳。所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不要泛泛地去表达,而是要针对某一件事情,认认真真地、由衷地、衷心地表达我们的感谢。中国常言道:“过犹不及”,不能要让情感表达泛滥,而令我们原本应该认真培养的感恩之情和感恩能力在这样的泛滥中被模糊掉。 

感恩的细品(savour)(我更愿意翻译为反刍),在我看来是感恩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反刍这个词非常有意思,感恩培养是必经之路,我们要慢慢去品味。比如说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让我们对大自然心生敬畏。感恩的反刍,就像牛吃草一样,要慢慢回味,慢慢去咀嚼,也就是说,感恩之情需要我们慢慢品味,会滋长更多的感恩之情,提升我们对来自他人和社会友善行为的感知力;而日常生活中,对细微美好事件所诱发的感受进行细细品味和反刍,可以提升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力和敏感性,使得我们所能感到的美好事物会越来越多,感恩力也得以逐步提升。

2、提升感恩的途径

第六部分 总  

作为专业助人者,不管是个案咨询、心理辅导,还是家庭教育,我们通过和来访者/求助者之间建立工作关系,来和他形成一些共同的经历。无论来访者/求助者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卷入,我们彼此都会有一些本能的感受(比如,感觉好不好,快乐不快乐,开心不开心),接下来要把这些经历感受变成经验。

体验一定要进行经验化的反刍和总结,这个过程叫做心理努力和心理反省。最后,经过长时间的总结和提升(经验是立体化的)沉淀下来才叫智慧。我们经常在谈生活的智慧,但是谈的都很抽象,其实它是经过4个步骤形成的。

而从感恩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做感恩的表达,哪怕刚开始你觉得很不习惯,一个良好的开始,可能是一种积极力量滋长的机会。 

当一个人的感恩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他内在的这种情感的结构

总的来说,感恩为本的积极干预和自我疗愈需要坚持在现实生活中践行,首先要着力于首先培养主动表达感恩感谢的习惯,培养欣赏自己和他人和表达的能力,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愿意表达自己的感恩,在日常生活中细品美好,反刍体验,提升自己的感恩力。

最后,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做一个“智写”,在心里边慢慢说下面这段话:

(本文首发于  幸福公益)





感谢深圳小鹅通技术支持





Psychology

平台顾问 | 彭凯平

文稿终审 | 孙

责任编辑 | 吴卫国

  清华大学心理系


         这里是推动大家

         积极幸福的心灵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