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开企业管理的千年死结

 巴拉拉皇家书摊 2020-03-17

用理性,而不是道德才能解开企业管理的千年死结

------张鹏

(此文仅限于讨论企业管理,请读者在留言中不要越界,否则会导致此文牺牲)

上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企业采用丛林法则,即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也是进化的必然。丛林法则让动物世界生存延续了几百万年。说明它是合理的、有效的、符合生物进化论的。

但是,采用这种模式上百万年的狮子,目前却到了濒临灭绝的边沿,为什么?难道丛林法则不适应新的环境?难道出现了一个新的、更好的竞争法则?

中国从古到今,绝大部分企业采用的管理模式也是丛林法则。我们民族延续数千年至今,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种族,也说明丛林法则是有效的。虽然很多企业和老板都在竞争中灭亡了。但新的企业、新的老板如雨后春笋,前赴后继、延绵不绝。

然而,这么有效、成功的法则,却在近一百多年来遇到了西方企业的巨大冲击而节节败退,几乎溃不成军。这说明,让我们长盛了几千年的丛林法则在企业全球竞争中也开始失效。难道出现了一个更优秀、更有竞争力的法则?

是的,这个新的法则就叫做文明法则,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让人类成为地球霸主,让狮子、老虎成为濒临灭绝物种的原因。

文明法则的四大优势

使用文明法则管理,会给企业带来下列四个丛林法则无法带来的优势。

第一,内耗极大减少。这种新的法则可以消除内部员工之间的争斗。员工就能集中力量一致对外,为个人和集体创造新的价值。由于没有内部争斗,企业成员之间关系简单,心情愉快,身心更健康。

第二,发挥个体潜能。它让员工有自我驱动力,而不是需要上级的督促与监控,减少了管理成本,并且让员工有发挥自身潜力的机会。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利益在奋斗,因为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第三,贡献与回报成正比。在文明法则的企业中,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与自己得到的经济回报成正比。这是由契约保障的。

第四,组织利益最大化。上述三个优势的结果就会带来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样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定能打败用丛林法则管理的企业。

上述四大优势,都在我管理中外企业的20年中得到多次验证。当然,全世界成千上万获得持续成功的企业,也一定是采用文明法则的。

企业采用文明法则的三个动力

那么,企业为什么会由丛林法则转变为文明法则?我认为促使企业进行这个转变的主要有下列三大因素。

第一,外部竞争压力。很显然,采用文明法则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定会战胜采用丛林法则的企业。这就形成了新的进化结果:丛林法则的企业越来越少,文明法则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要生存,只有一条路,就是放弃丛林法则,采用文明法则。

但外部压力要起作用,还与企业规模有关。企业越大、资源越多,董事长可以拖延改变的时间就越长。有可能在企业灭亡前,董事长已经将企业大财产转移到了自己或者子女名下。这样的企业,到死都不会改用文明法则。

第二,内部力量制衡。内部力量又有两方面,一方面,其他股东会给董事长施压。他们不愿意让董事长随心所欲控制一切,并有可能挥霍他们的资本、葬送整个企业。另一方面,员工会用脚投票,炒老板的鱿鱼。特别是有才能的员工更会选择跳槽。这两种力量有可能迫使董事长放弃丛林法则。

但董事长可能给几个大股东一些好处,让他们帮助自己延长丛林法则的时间,此时,员工的力量就不足以改变企业的管理规则。另外,还是会有大量员工不具备跳槽的实力,他们只能忍气吞声在丛林法则中接受煎熬。

第三,领导自我驱动。董事长本人自愿放弃丛林法则,包括放弃自己的绝对权力与享受的特权,将自己放在与其他股东、员工人格平等的位置,在企业全面推行文明法则。

这将是对企业、对员工最有效、最快捷、最平稳的举措。但是,这一招完全取决于董事长一个人。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幡然悔悟,决定痛改前非了吗?显然这样分析又回到了道德分析的错误方式。永远不要指望一个人从自私变成无私,这其实是反人性的,你指望别人做到,而你自己也做不到。

但是,的确有一些董事长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就是企业还没有到崩溃的边缘,自己大权在握,地位稳如磐石时,毅然决定放弃自己的绝对权力,将企业由丛林法则成功转变为文明法则。

显然,这样做将是给企业和所有员工带来的最大福音。问题是,怎样的董事长才能将这个福音主动带给企业?他凭什么会这样做?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我会在明天发表自己对此的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