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冗长的事件梳理回顾 第二部分是主要的各国局势分析 想看通俗分析的同学直接看第二部分就好 第一部分 本周一美股暴跌,由于跌幅太大还触发了熔断机制(暂停交易十五分钟)。背后的直接导火索就是3月6日opec+(石油输出国家组织)的会议上沙特和俄罗斯谈崩。 美国经济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打击 此前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opec组织(具体成员国名单下面有图)为了应对原油价格的疲软(受美国页岩油产量增加的冲击)以及最近冠状病毒的影响导致销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方案: 将现有的210万桶减产计划延长至2020年底;并额外减产150万桶/天,相当于全球需求的1.5%左右。额外减产计划需按比例实施:其中,核心成员国将每天削减100万桶,非欧佩克成员国预计每天削减50万桶。该方案执行的前提是要取得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支持。 这个方案意在通过调整供需关系来达到维持石油价格的目的。 不料,这个方案遭到了俄罗斯方的拒绝。 随后沙特将官方原油价格下调,消减幅度达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并向买家发出将提高原油产量的信号。目前国际原油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了30美元\桶的级别。(晚些时候回升到了37美元左右) 沙特阿拉伯周二(3月10日)再度发难,称可能从4月1日开始将其总产量提高到创纪录的每天1,230万桶。迫使Aramco(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清空其大量库存,同时以最大产能运行。 彭博社报道俄罗斯在几分钟内就回击,威胁在不久的将来每天增加产量500,000桶。该国可以在4月1日当前的欧佩克协议到期后立即开始增加产量。日产量实现每天50万桶的增长。 毫无疑问,两个最大的国际原油出口国之间的战争直接引发了美股跌停,很多人纷纷将资产转移到美国国债中避险。 不过事情还有转机。诺瓦克周二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Russian 24)电视频道上说:“我想说谈判的大门没有关上。” “如果需要,我们有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包括减少和增加产量,并且可以达成新的协议。”(在5-6月的新会议上达成新协议) 乐观情绪和美股的触底反弹可能推动了周二开盘后商品的复苏。截至周二美东时间上午9点,国际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交易价格为每桶37.60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约12.5%。 事实上这次大战的发生和美国有很大关系。 美国为了刺激国内经济,以及减少贸易逆差(进口大于出口)。在10多年前开始大力发展本土页岩油的开发。页岩油的产量已从2007年的每天约40万桶增加到2014年的每天超过400万桶。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2012年曾表示2012年美国将成为世界领先的原油生产国,到2020年代中期超过沙特阿拉伯,到2030年发展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现在看来由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油之间的作用不能直接代替以及运输成本等问题的存在,美国短期内超过沙特是不太可能的。但是美国已经成为了沙特、俄罗斯之外的第三大原油出口国。 然而这次石油大战发生后,为何美股会有如此大的反应?除了各种经济连锁反应之外,从石油的角度上讲是油价下跌导致美国页岩油产业受到冲击。 一份2016年国际原油国的成本对比 沙特阿拉伯每桶原油的成本约3美元(加上运输后为7美元) 俄罗斯每桶原油的成本约20美元(加上运输后为30美元) 美国每桶原油的成本约36美元,页岩油静态成本约为50美元(扩张成本可能在60美元以上) 中国胜利油田的开采成本为49.5美元 第二部分 1 背景综述 受疫情影响,全球航班减少、人员日常出行、生产等活动的减少,石油需求量下降,导致价格下跌。 那么沙特为了阻止油价下跌,利益减少在opec+会议上向俄罗斯提出减产的计划,但俄罗斯不同意。 沙特开启疯狂增产的方式来下调国际原油价格。 美国股市和石油行业受冲击(确切的说全球石油行业都会受冲击) 2 沙特(opec)、俄罗斯、美国三国原油地位 首先市场就那么大,本来就各大国家瓜分,前三名就是沙特、俄罗斯、美国。 沙特为首的opec成本最低、份额最大。 俄罗斯成本和份额都在第三 美国综合第三。 剩下的就是一些中东海湾国家和南美一些国家为主。 3 过去的梁子 但近些年美国势头比较猛,想要把老大和老二拉下马,就不断发展页岩油。页岩油和普通石油差不多,但更利于本土的炼油业,所以在激活本土市场后,美国剩下的普通原油就可以大量出口到国外,抢占市场。 由于页岩油的存在,美国可以把更多的其他原油出口出去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 从2016年沙特和俄罗斯的减产协议计划实施以来,总计做到了481万桶\天的减产量,而同时美国就立刻跟进了483万桶\天。 同时美国还在用其他手段不断压榨俄罗斯的原油市场,包括干涉俄罗斯在欧洲铺设运油管道等(除了商业手段外还有很多政治手段,这里不细谈要不然文章就没了)。 4 各国的算盘 俄罗斯 这次油价大跌的始作俑者。国内外对于俄罗斯行为的分析并不统一,因为俄罗斯这次确实没有按常理出牌。 1 主要是在打击报复美国。 因为这次石油价格大跌之后,美国由于开采成本高以及中小石油商的债务多,所以定然无法长时间进行价格战,油价的持续下跌会导致美国经济受到冲击,同时油业也会受损。 2 同时在打击美国后夺回之前被抢走的份额。 另外,俄罗斯一直是不太愿意进行减产的,但受制于和opec的合约一直进行减产,可是三年来看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如果常规减产他承受的损失比沙特要多,也就是说俄罗斯本来也不是特别愿意进行安装原来的协议合作。 3 而俄罗斯还有另外一个底牌——中国 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2013签订了价值2700亿美元石油供应协议。俄罗斯石油公司承诺将在25年内每天向中国供应30万桶原油。 相当于未来25年内,中国每年都以100美元一桶油的价格买1500万吨左右。有了中国这个大订单,所以俄罗斯事实上对于未来油价下跌能承受的损失完全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 沙特(opec) 沙特为首的opec一直在推崇减产来维持原油价格,但是这次俄罗斯拒绝协议后,沙特的大规模增产调低了油价。 1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迫使俄罗斯重新谈判。 事实上俄方也表示会在5-6月重新坐回谈判桌上。 2 借此降价占领市场。 前面说了,市场就那么大由各国瓜分。如果市场需求减少,各国利益就会受损。但如果把一个国家踢出局,那么对于每个分市场的人来说相当于这个市场变大了,因为分的人少了。 这个被踢出局的人有可能是那些靠石油输出的小型国家,或是美国(受到重创) 总结 从俄罗斯想要重新谈判的时间(5-6月)不难看出,他的目的就是想要拖垮美国。 因为从沙特和俄罗斯的石油储备、开采成本、债务等各方面问题来看,美国是最消耗不起的。 油价大幅下跌,在俄罗斯心目中,美国能挺的时间是2-3个月左右。而俄罗斯和沙特挺个几年都没问题。(如果真这样发生损失会很大,但是这是打仗的筹码) 所以目前就看美国在未来怎么回应了。 另外国人都很关心的国内油价问题是这样的。 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根据国际油价做一次调整,上一次调价时间是在3月3日,当时大战还没开打。下一次调价窗口在3月17日,届时油价应该会调整的。 但我国的油价有一定地板价定价策略,就是不低于每桶40美元。目前国际油价已经跌破40美元。 此外由于国内A股的封闭性,此次事件没有对国内经济造成什么太大对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