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企业管理:与其学别人的成功经验,不如搞自己的企业文化

 骑驴看史聊生活 2020-03-21

“为什么我学了那么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却依旧管理不好自己的公司?”这应该是很多企业家或者公司的经营者非常困惑的问题。

同样一套管理方式,人家的公司用得风生水起,有模有样,可照搬过来,在自己的公司却玩不转,到最后还走了样。非但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成了妥妥的鸡肋,不仅没有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占用了很多人力去维护去处理各种不适应而产生的后遗症擦屁股。为什么会这样?这也许就是摆在每一位管理者面前的灵魂拷问。

很多公司的管理者都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别人的管理经验或者成功案例只要照搬过来,自己也能成功。其实,这正是误区的根源所在。因为你不可能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在时间途中必定会打折扣,到最后就是一个走样的复制,甚至会导致公司的经营倒退,得不偿失。

举个例子吧。西贝这几年发展得很好,他们还有一本专门探讨管理方面的书《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如获至宝,拿来学习,取经,以期用最短的时间学习其精髓,为已所用。但是,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老板只想学西贝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却不想学西贝的激励机制,通俗点说就是不愿意给员工发更多的钱。就这样,从老板这儿就把西贝的管理理念给打了折扣,歪嘴的和尚故意念错了经,回来却在自己的员工上身做试验,结果可想而知,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还把公司原来的秩序给搅得一团乱。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

你想学西贝,却不想学贾国龙发钱的魄力。

你想学字节跳动,却克服不了公司内部的官僚气息。

你想学跨国公司的狼性管理,却在公司安插了太多亲戚朋友的子女。

你想,这样的团队,这样的组织,能打得了硬仗吗?

所谓的成功管理,并不是人家公司的管理有多么好,而是人家公司内部的企业文化搞得好。企业文化是渗透到每个员工骨子里的东西,别人想学也学不来。

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杨过,年轻的时候虽然在洪七公那里学到了打狗棒法的全套招式,但在实战中却显不出半点杀伤力。为什么?因为他只学了招式,并不会心法。后来,经黄蓉点拨,杨过才习得打狗棒法的口诀心法,武功一下子威力大增,竟打败了强敌金轮法王。

很多公司的老板热衷于学习先进的管理这无可厚非,但做戏要做全套,切不可只学套路不学思路,就随意在自己的公司做试验,发展势头再好的公司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其实,每一个公司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长,只要找准定位,做自己最拿手的事就可以把公司做好。而作为管理者,其实道理也一样,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团队,那么只要做好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便可顺利运营。

首先是诚信,老板对员工讲诚信,该发的钱要及时发,该兑现的承诺要及时兑现,如此员工才能完全信赖老板,全身心地为公司工作。

其次是平等,尽量模糊企业内部人员的等级,切不可在企业中助长官僚气息,等级森严的制度是企业的大敌。

最后是赏罚有度,有章可循。不可随心所欲地赏,亦不可毫无节制地罚。千万不能因为自己高兴就加倍地赏,也不能因为自己生气就法外加法,处以重罚。

这三点看似简单,实现起来却并非易事。因为中国的特色就是这样,管理者往往凌驾于企业的制度之上,管理者约束自身远比管理员工要艰难得多。

   所以,管理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还要上下而求索,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