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证实:大剂量VC VE对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达94.4%

 清风茶语111 2020-03-24

由于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对肝脏及全身引起免疫损伤,炎症反应长期迁延,使一部分患者发展成肝硬化,早期阻断肝纤维化或者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是防止和减少肝硬化发生的有效途径。

临床证实:大剂量VC+VE对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达94.4%

病例来自我院由乙肝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慢性肝炎,病程均为6个月以上,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促使HBsAg转阴,从源头上清除乙肝病毒,避免肝硬化的发生,并进行血液相关指标监测,现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

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8例,男58例,女50例。年龄25~56岁,中位年龄35岁,病程5-18年,平均10.6年,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

临床证实:大剂量VC+VE对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达94.4%

所选108例病例中均为HBsAg (+),62例HBeAg(+),61例 HBcAb(+),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理及治疗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甘草酸二胺,能量合剂,门冬氨酸钾镁,复方益肝灵等保肝药物予以治疗。治疗组给予维生素C,每次0.5g,每日3次;维生素E,每次0.1g,每日3次疗程1年。

临床证实:大剂量VC+VE对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达94.4%

观察方法

所有患者每月查肝功能及乙肝两对半( HBsAg、 HBeAg、 HBcAb)1次,进行门诊随诊,主要比较2组治疗前后ALT、AST水平及HBsAg 变化情况。按设计方案,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及随诊。

治疗结果

治疗组HBsAg转阴率94.4%,对照组HBsAg转阴率1.8%,HBsAg在治疗组较治疗前绝大部分转阴,对照组HBAg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临床证实:大剂量VC+VE对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达94.4%

研究讨论

目前乙肝新的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不断涌现。但是从治疗效果上者,部分患者在 HBsAg 转阴后,在停药3-10个月后,重新转阳,对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维生素C能增加对感染的抵抗作用,加强肝脏解毒功能,抑制乙肝病毒的活性和繁殖,改善肝脏代谢功能,防止脂肪变性和硬变。

临床证实:大剂量VC+VE对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达94.4%

维生素E主要机制为切断内毒素导致的自由基生成的链反应,抑制脂质过氧化,与维生素C共同作用,使肝细胞功能保持完整,提高机体免疫力,恢复淋巴细胞的功能,杀灭乙肝病毒。

临床证实:大剂量VC+VE对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达94.4%

维生素C用量虽然较大,但疗效肯定,饭后服用,一般不会引起胃酸增加,相反,维生素C对胃黏膜中乙肝病毒具有抑制作用,从而保护胃黏膜,促进食欲,减少胃溃疡的发生。

临床证实:大剂量VC+VE对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达94.4%

在服用维C过程中可每日增加饮水量,减少肾结石发生的可能性。此疗法与目前各种各样的价格昂贵的治疗肝病新药相比,具有价格便宜,较好疗效、无明显副作用的特点。

参考文献:

《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E对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的影响》中国医药2009年12月第4卷第1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