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的意思是,医者临床施针针刺胸腹时,应该高度注意在行针过程中避免中伤五脏,其中主要是要知道行针的“逆从”。 至于何为“逆从”,经文对此有所交代:“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憿着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即所谓“从”,就是指医者进针时,内心要清楚膈膜与脾肾等脏器的具体位置,以便施针时尽量避开它们,这就是“从”;但如果医者不清楚各个脏器的具体位置而盲目施针,那么临证则就必会刺伤五脏,那就是“逆”了。所以临证凡刺胸腹部位时,医者应先用布巾覆盖其处,然后从单布上进刺。如果一刺不愈,还可再刺,这样就不会把五脏刺伤了。 另外经文特别强调:“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此说的是,医者临证凡于胸腹之间施针行刺之时,须特别注意避免刺伤五脏。因为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假如医者行针不慎刺伤了心脏,则经气环身一周后患者即死;假如医者行针刺伤了脾脏,那么患者多于五日后而死;假如医者行针刺伤了肾脏,则患者多七日后死;假如医者行针刺伤了肺脏,则患者五日便死;假如医者行针刺伤了隔膜,这叫做“伤中”,当时病虽有所好转,但不超过一年患者也必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