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随笔:在意的东西易坏,在意的人易受伤!

 王明鹏 2020-03-26

生活中有个体会,那些我们特在意的人事物,往往带给我们更多烦心,似乎付出越多不是预期快乐越多,反倒是心烦意乱越多。如何从心理视角解释这个现象呢?

例如有朋友抱怨,自己曾很小心用的单反相机,突然有一天发现影片出现小黑点,后知道这是镜头上的,很难处理掉,当时倍感失落,这么珍惜的东西竟然搞的这样不舒服。

还有很喜欢的茶杯,小心用了不久,突然就被自己碰碎掉了一半,当时那个惋惜啊,真是越在意越受伤啊。

这些在意的物品似乎容易坏掉,或者轻易就能失去。其实不难解释,之所以在意这些物品,无非自己喜欢,对于自己来说“物以稀为贵”,倾注进了自己情感能量,这些物品就是自己的代理人,好似另一个自己。

精神分析对此用客体关系理论来解释,一个物品在别人看来不稀奇,乃至随处可见,可是对于当事者就是最珍惜的物品,例如孩子喜欢的布娃娃或者某个小玩具,不起眼,可是被父母扔掉会接受不了,无他就在于这个物品玩具是自己的情感代理人。

有个小孩子故事,小时候随着奶奶长大,后进城随父母读书,可是遇到巨大痛苦时候不会找父母沟通,而是跑回奶奶家里,但并不是向奶奶哭诉,而是抱着奶奶家门口那棵槐树痛哭。这棵槐树就是这个孩子的心理客体,在孩子心中这要比家人更有情感。我们其实要自问的是,为什么不是奶奶父母而是一棵树寄托或者挽救一个孩子的情感?

如果用心理能量来理解在意的物品,那么这个物品就是个体的情感替代品,因此就会出现情感偏差认知问题。

情感偏差就是由于情感特性而非理性认知事物,比如亲人犯了错误认为改正很容易,而不喜欢的人犯错会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意物品也是如此,本来出问题坏掉概率不比其他物品小,只是这个一旦坏掉立即被放大,被选择性关注看到,倍感痛惜。

不是越在意的越容易坏,而是坏掉的是自己在意的。与此类似的是,那些自己在意的人,往往给自己带来更多伤害或者失落。

对于自己在意的人,意味着个体付出更多情感关注,也就会出现情感偏差。情感关注过多导致个体关注自己的心理能量减少,相当于没有了自我,人没有自我是难以存活的,于是容易把别人当自己,没有人际界限。于是,在意之人一旦不合自己预期,感受不同于一般他人,失望伤心难过如同海浪一层层碾压过来,这时候情感偏差会认知为这是巨大损失,是自我不可接受的事情。

其实,生活中人事物无论喜欢还是讨厌,都会成为历史过去,当我们过分情感关注,自我缺失了情感能量,就会陷入自我失落陷阱,正是这个陷阱让我们失望至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