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别人沟通时很敏感怎么办?用这三种模型训练,助你内心变得强大

 昕馨2144 2020-03-27

图片


 

老郑是机关单位的科长。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可是非常不容易。可是,做到这个岗位,却让他有时感到力不从心。


 

为什么?主要是因为这个岗位经常需要进行当众讲话。而这恰恰是老郑最大的短板。而老郑每次当众讲话,头脑里都会蹦出一个想法:坐在下面的人,他是不是在笑话我?


 

每当他的头脑里蹦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就开始变得紧张起来,最终讲话也变得不连贯,甚至有时头脑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经历:


 

当你做当众讲话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对你摇头,你可能会想:他是在否定我吗?


 

当你在做会议发言的时候,领导一句话也没有说,你可能会想:是我讲得不好吗?


 

当你在台上讲得滔滔不绝的时候,突然有个观众跟旁边的人窃窃私语,你可能会想:他是在笑话我吗?


 

内心敏感的人,都会有以上的想法。


 

而内心敏感的你,是无法做到自信讲话的。因为敏感的内心,会让你在当众讲话中,有三种思维模式:


 

  • 过度反应思维模式



 

过度反应思维模式,就是对听众的行为产生过度反应的思维模式。比如,听众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被你视为是对你的不满。有一个朋友,她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每次她在会上讲完话之后,她都很苦恼。有一次,她私底下跟我说,当天她发言完毕之后,领导咳嗽了一声,不知道是不是领导听了我的讲话之后不开心?


 

其实,她的领导只是下意识地咳嗽一声而已,她却把这个咳嗽过度解读成了对她的不满。


 

  • 对抗思维模式



 

对抗思维模式,就是把对方想象成对自己不利,并与之对抗。比如,当你在做当众讲话的时候,你讲着讲着,突然有一个人在下面笑了一下。这时,你想,他是不是在笑我?于是,你就开始对这个人产生对抗心理。


 

  • 抽离思维模式



 

抽离模式,就是由于你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你的注意力没有放在自己的讲话上,而是在别人的看法上,这时,你会把你自己抽离出当众讲话的现场,沉浸到自己敏感的内心世界里。


 

内心敏感的人,由于在讲话的过程中,存在以上三种思维模式,所以导致讲话不自信,讲话容易紧张,让其无法在台上自如发挥,最终影响了讲话的效果。所以,如果要练就自信讲话,就必须克服你内心的敏感。


  
  
 

你为什么会是一个内心敏感的人?


 

内心敏感的人,容易对外界的刺激产生过度反应。“你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行为,能够让我的内心不断翻腾,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一个内心敏感的人的真实内心感受。对于内心敏感的人来说,他明知道这是不好的,可是内心总是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感受,所以,内心敏感的人总是处在纠结、犹豫、痛苦的循环中。很多人会问自己:为什么我会是一个内心敏感的人?


 

其实,造成你内心敏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 自信心不足



 

自信心是一个人与别人正常交流的基础。但内心敏感的人,大多对自己不够自信,所以,他们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会把别人放在第一位,而他自己则是放在次要的位置。当一个人不够自信的时候,他不会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资格站在大家面前自信讲话,那自信讲话就不存在了。


 

  • 讨好式的成长模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模式,有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别人围着他转,所以,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模式;而有些人,处处受到别人的冷落,他唯有主动去讨好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关注,得到别人的爱,最终形成了讨好式的成长模式。


 

所以,很多人在当众讲话的时候,总是希望自己所讲的话能够符合所有人的期望,期望所有人都喜欢听。当他带着这种思维去考虑的时候,他的内心就会很敏感。


 

  • 原生家庭的影响



 

有些人内心的敏感,从婴幼儿时期就被注入了潜意识中,所以导致他们难以改变。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内心敏感度的影响,主要来源两个方面:


 

一方面,父母的严苛要求,导致其对自我要求过高。他们会想:“我要变成父母期望的那个样子”,所以无时不刻不在严格要求自己,其无时无刻在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达到父母的期望;


 

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对自己的小孩采取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打骂完之后,又不对其进行安抚,导致时间长了,小孩就容易产生胆小敏感的内心,比如不敢在人多的场合讲话等。


  
  
 

给你三个模型,助你走出内心敏感的困境


 

内心敏感,让你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会很难堪。因为对方一个很正常的行为,却可能被你解读成一个针对你的行为。这不仅会让你觉得很累,也可能会让你跟双方的沟通变得不顺利。


 

图片


 

在这 里,给你介绍三个模型,希望能帮助你走出内心敏感的困境。


 

模型一:建立自信养成系统


 

让你变得自信,是帮助你克服敏感的有效方法。生命教练边疆在他的著作《生命教练》中介绍过一种成长模式:BE-DO-HAVE。


  
  
 

BE:意思是“成为”;


 

DO:意思是“行动”;


 

HAVE:意思是“拥有”。


 

这种成长模式的意思是先成为那样的人,然后去行动,最终你就真正地拥有了那样的人所具备的素质。


 

很多人想拥有自信,但是却始终无法达到目的,很大一个原因是成长模式错了。


 

有个朋友叫李龙兴,他是个不自信的人。他也想拥有自信,但是,他努力了很久,也无法成为一个自信,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不知道成为一个自信的人,有什么样的特征,所以他无法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而运用“BE-DO-HAVE”成长模式,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要怎么运用呢?三个步骤:


 

步骤一:BE(了解自信的的特质和行为)


 

首先,你先要了解一个自信的人,他有哪些特质和行为,然后在你的心里种下这颗自信的种子,让你知道,哪些行为是自信,哪些行为是不自信。


 

一般来说,自信的特质和行为有以下几点:


 

活泼、开朗、坦诚、虚心、大度、 轻松、言行一致、幽默、果断、动作快、直视等等。


 

步骤二:DO(行动)


 

按照自信的行为去行动。比如,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要表现得轻松、快乐、大度、动作快,要敢于和别人直视等。这样的行为重复21天之后,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想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就像那些自信的人一样去行动吧!


 

步骤三:HAVE(拥有自信)


 

当你像那些自信的人一样自信地去行动之后,你就会拥有了自信的特质,而别人也会觉得你是一个自信的人,并给你自信的反馈,别人的反馈最终也会肯定你自信的心理,让你最终成为一个真正自信的人。


 

所以,不自信?先像一个自信的人去行动吧!只有行动起来,你才能变得越来越自信!


  
  
 

模型二:敏感清单计划


 

每个人内心敏感,他所面对的敏感内容是具体的。比如,当你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时候,他的领导坐在下面。他的领导突然在他讲话的时候,站起来去打电话,他可能会想:领导是不喜欢听我讲话吗?


 

他的领导一个正常的举动,牵动了他的内心。因此,领导的举动是他敏感的清单之一。


 

接下来,你要做的是,是把你的敏感清单列出来,并通过训练,让你对这些敏感内容变得迟钝,实现不敏感的目标。具体训练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作敏感清单


 

你可以制作一张表,把所有你觉得让你敏感的具体场景列出来,能写多少就多少。例如,如下表:


  
  
 

步骤二:分析可能的情况


 

在了解了你的敏感清单之后,你需要把对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表现的可能情况分析出来,如下表:


  
  
 

步骤三:脱敏治疗


 

每天早上或者晚上,把以上所有敏感清单拿出来,朗读5遍以上,直到你感觉到你理解了对方的行为,觉得自己的想法的可笑为止。坚持一周,就有不错的效果。


 

模型三:思维纠正计划


 

内心敏感的人,大多是思维顺序出现了问题。敏感的人,都是以他人为中心,他们的思维顺序往往如下:


  
 

首先,他们看见了眼前的事物,然后他们会相信这是真的,接着,会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证明它是真的,最后,内心感到痛苦。


 

举个例子:早上走在公司的走廊上,遇到了老板,小李远远和老板打招呼,老板没理会,他相信老板是故意不和他打招呼,所以,回到座位上,去验证自己过去是否做错了什么事,突然想起前几天他弄错了一个数据,老板应该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所以小李很痛苦。


 

要改变这种内心敏感的状况,必须改变思维模式,把以他人为中心变为以自己为中心,具体如下:


  
 

首先,你看见了眼前的事物,不管眼前的事物时好时坏,你都接纳它,然后你相信,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有它的安排,没有必要为此而烦恼,所以,你继续做你该做的事。


 

打个比方:你跟一个女孩子聊天,她突然不跟你聊了,这时,你要接纳这件事,就算她真的不跟聊了,你也可以很好地处理接下来的事情,然后,你相信,她不会无缘无故地不理你,因此,你可以继续做你该做的事情,等待一定的时间,你再找她沟通。


 

小结:


 

敢于接受改变是勇气,坦然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叫豁达。


 

敏感,只是过于在意,通过以上三个模型,帮助你在面对各种人和事物的时候,将自己的反应回归到正常的水平,让你更好的做好与别人的沟通,能够让你更轻松地应对各种压力!


 

来源: 正义励志小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