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年执教感想:课堂教学应该具备这3个技能,才是高质量教学!

 wlr6688 2020-03-27

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提升执教能力。日常要多进行执教技能修炼。本文和青年教师分享课堂执教技能修炼的“三个像”。分别是:像侦探一样提问,像心理医生一样倾听,像律师一样表达。

事先说明,这是我们的修炼目标,而不是简单的行业比对。而且,每一个微小目标的抵达,都要付出一个阶段的坚持努力。

20年执教感想:课堂教学应该具备这3个技能,才是高质量教学!

先来看“像侦探一样提问”。此项目修炼,有四点和大家分享:

第一,提问要有目的。

侦探提问,心中都有目的,只不过一时半会儿不能明说,我们称之为心里具有“隐性诉求”。侦探的每一个隐性诉求,以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服务于发现真相。老师课堂上所有的问题,不管大小,不论多少,都应共同指向本次的教学目标。而常见的关于提问的问题,就是细碎、零散,问了半天,自己要问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提问要有技巧。

侦探提问,不会一下子让对方知道自己关心的是什么。特别是和当事人的提问,越是释放出“怀疑”的信号,越会让对方加强戒备,不利于最终实现隐性诉求。老师的提问也要注意技巧,不可太急,太直接,可以缓步进行,可以设计有阶梯,有层级的问题,让学生“由熟入生”,在愉悦的接受心理中,慢慢抵达妙境。一个思维含量较大的问题,可以设计成几个小问题作为阶梯,让学生逐渐步入最近发展区。

第三,提问要有重点。

侦探提问,不会漫无边际,不会随便问问。老师的课堂问题,更要时时切中要害,有利于教学目标抵达。关于提问的重点,可以强调问好三个方面:其一,是什么?让学生描述样态;其二,怎么回事?让学生描述过程;其三,为什么?让学生阐述观点。牢记这个三个重点,让提问如同点穴,一击就中。

第四,提问要有态度。

不管是谁,态度生冷、强硬,看起来很强势,实际上不容易成事。相反,态度温和,让人感到可信,可亲,更容易抵达目标。特别是教师的课堂提问,面对的是学生,不是“嫌疑人”,更应该拥有亲和的态度。但,也不是一味地和蔼可亲。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有时可以眉头紧锁,做思索状;有时可以和颜悦色,与学生逗趣;有时可以酷酷的,让学生捉摸不透……提问的态度,要结合提问的内容,要和学情相匹配。

我们以教材中的名篇《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来说说“提问犹如侦探”,具体如何执行。我在执教此课时,设计了一个思维量较大的问题:“诸葛亮和周瑜签订军令状,到底谁才是赢家?”这一问题很有意思,最终指向是我的隐性诉求——感受人物的形象。要通过回答,了解周瑜和诸葛亮这两个关键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单元中的教学目标。由于这个问题并非“圈圈画画”“随便聊聊”就能解决的。伴随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思考和表达过程中,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思辨能力,都有提升。所以,提问时就要更多考虑以学定教,因循学情,适度改变教学策略。我在提出这一问题后,立即提出一些铺垫性的问题。例如:“诸葛亮和周瑜签订了军令状,看起来,真的是赢了哦。”“事情,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么?”提问时,我的表情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让学生感觉我掌握着好多秘密,有一种向我求解的欲望。瞧,“好的问题+适合的提问方式”,如同一个敏感的触发点,牵扯出一条线,学生的回答,好像挂上的珍珠,最后都会串成一条链。这条珍珠项链,就是问题的答案,也是事实的真相,如同带学生看到教学目标抵达时的模样。

会提问,课堂成功了一半。

20年执教感想:课堂教学应该具备这3个技能,才是高质量教学!

接下来说“像心理学家一样倾听”。课堂上,很多青年教师似乎在听,实际上根本就是在等。等学生讲完,然后说出自己早就想好要说的话。其实,孩子的话更重要,他的发言中,带有大量的教学信息,甚至能决定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走向。所以,倾听是教师的基本功。我们也给出三点简单提示。

第一,听完,很专注地听完。

学生愿意说,千万不要中途打断。完整听才能获取完整的信息。这一点,显而易见。即便,学生的表述中难免有一些含糊、混乱,你可以让其在重点处重复表述,目的依然是请他清晰地传递出信息,让同伴和教师捕捉到,以便于随机调整。

第二,听懂,其实不简单。

要听懂学生的发言,真的并不简单。特别是教师要听懂学生的话语,真的需要修炼,要做到三点:其一,设身处地地听。此条中的“身”是指教师和学生,“地”是指文本的情境所在地。意思为在这一课文本所营造的独特情境中,学生为什么有如此的表达,他是如何思考的?其二,换位思考地听,站在儿童立场,从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听,去理解学生表达中的信息量。其三,不脱离语境听。此条提示教师要注重还原真实,注重语言的实用功能,表意功能,情感抒发功能,真正理解学生。要知道言语之后的支撑力就是思维,言语产生的影响力在于情感。倾听,不是技术;倾听,就是教学之道。

第三,会听,具备正确的态度。

专业性是“技”的层面,态度上升在“道”的层面。所谓的正确态度,建议青年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信任老师;才能敞开心扉,深入交往。这看起来像口号,然而“道”的指引,大多只能告诉你最理想的境界,体会得到的青年教师,才知道需要付出艰辛努力。

依然以《草船借箭》为例。在回答时有学生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其实,周瑜没有输。一下子,很多人反对,都说“诸葛亮赢了,周瑜输了”。幸好,我让其说完,这才知道学生的表述是符合文本的。“此时此刻看,周瑜没有输。因为他和诸葛亮签订了军令状,如果东风不靠谱,诸葛亮必死无疑。”学生说得有理有据,完整倾听带来理解,听完,听懂带来尊重。还有个学生说:“其实,诸葛亮和周瑜都赢了,只有曹操输了。”这个观点极具创新力,要涉及对《三国》的全盘思考。因此,青年教师不要急着对学生的表达作评价。

20年执教感想:课堂教学应该具备这3个技能,才是高质量教学!

最后来说说“像律师一样表达”。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表达。学生说完,教师说,教师说完,学生继续说,这就是教学相长,也是师生互动。关于教师的表达,我们也提三点:

第一,表达的观点很鲜明。

老师的表达,不要含糊,要简洁地亮出你的观点,让学生听清楚,记牢靠。

第二,表达的理据很充分。

老师的表达,不要太强势,不要以势压人。尊重学生,还体现在教师在表达时注重引经据典,站在事实的基础上说话。律师的表达,都讲究“证据”,没有证据,无法让人信服。

第三,表达的过程要合理。

拥有大量证据后,律师在表达过程中,还要努力给听者留下鲜明的印象,让人感觉合情合理,这样才叫以理服人。辩护的成功,也讲究话术,注重心理,要让对方改变原有观念,相信你所说的是真的。老师的表达要注意符合逻辑,整个过程合情合理。

具体到操作中,也有三点小建议:第一,倾听学生发言得来的信息,要用得上。这就叫随学情应变,让教师的表达更贴地,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心。第二,解读文本时获取的信息,要用得全。这就叫还原语境,回到文字中寻找答案,这样的表达很容易得到认同。第三,教师的个人素养,要用得好。表达时,你的态度端庄大方,语速正常,语言面貌亲切和蔼,让学生打心里喜欢,接受起来就更容易了。建议青年教师不要过度追求风格,不要有太夸张的表现,学生不是靠“刺激”来学习的。

青年教师课堂执教的技能修炼,要做到像侦探一样提问,像心理医生一样倾听,像律师一样表达,这是对青年教师课堂完美状态的描摹。达到这样的层次,我们都需要一步步修炼,祝福大家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研究院)

欢迎关注@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课,更多教学方法可点击专栏获取

#教育那些事##小学语文学习##教学##青年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