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yesuo聊历史||诸子百家之儒家孟子荀子

 百年yesuo 2020-03-27

孟子

儒家,孔子晚年将孙子子思托孤曾子,曾子著《大学》,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大孝子,“曾子烹彘(猪)”教人要言而有信,“曾子避席”教人要尊师重教。子思师承曾子,著《中庸》,子思门人传孟子,其思想一脉相承,被称为思孟学派。荀子虽然与孟子有交集,或许有听过孟子的课,但没有明确的师徒关系,且虽与孟子同出儒家,却是思想观点针锋相对的两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孟子、荀子这两位“水火不容”的儒家大师。

孟子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如果说春秋战国庄子算得一个狂生,那孟子的狂则要远胜庄子,他是那种有着满满自信的狂。孩童时的孟子非常聪明调皮,他之所以成为一代伟人与他的母亲密不可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还有个故事,说有次孟子在读书的时候突然问母亲隔壁东家为什么杀猪,被母亲大声训斥,随后孟母意识到自己骂得不该,马上向孟子道歉并耐心地回答他的提问。

孟母的教育方式很是难得,换作今天的母亲们骂就骂了,还向孩子道歉?正是孟母的诚恳、贤良影响了孟子,使得孟子能成长为一代儒家大师。

孔子的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件就是收徒讲学,创立儒家思想,另一件就是周游列国,宣扬仁义礼法。孟子和荀子的一生也做了这两件事,只是孟子在周游列国上成就多一点,他将孔子的仁义思想进行了发扬光大,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指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荀子则在收徒讲学上成效好一点,他将孔子的礼法思想进行了思辨创新,他在儒家重礼的基础上融入了法家的思想,带的两个高徒韩非和李斯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孟子四十多岁开始周游列国,宣扬儒家的仁义,其实在春秋战国这样的乱世是完全行不通的。“乱世用霸道,盛世用王道”,孟子游走宋国、滕国这样的小国,他们的国君都说好啊,我们听先生的,可又有何用?最后还不是被强国吞并?孟子游走魏国,遇魏惠王(因首都迁大梁又称梁惠王)喜曰:先生不远万里前来,肯定是带来了什么有利于我国的教诲。孟子说,何必谈利,只谈仁义。

当时魏国夹在秦齐之间忽纵忽横不知所措,魏惠王用了个庞涓,谁知遇上庞涓、孙膑同门斗法,庞涓连打了几个败仗,削弱了魏国国力。魏惠王自认治理国家对老百姓不错,也算仁义,可为什么国家还是不见强盛呢?魏惠王请教孟子,孟子说,你太好战,要与民休养生息。可在战国这个乱世,你不打人别人就要来打你,要想休战谈何容易。

孟子离魏再次回到齐国,遇到的国君是齐宣王。战国后期,秦、齐、楚三国最强,楚国楚怀王遇张仪后思路混乱使得楚国衰败,齐国齐宣王遇苏秦后是非不分使得齐国分崩。本来齐国在齐宣王时代是最有希望强大起来与秦国抗衡的,但齐宣王没有把握住机会。

齐宣王算不得一个明君,“滥竽充数”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故事说的也是他,“顾左右而言他”的故事说的还是他。齐宣王在位做的最伟大的一件事就是设立“稷下学宫”,吸引了天下人才汇聚齐国,历史给他最好的机遇就是北边邻居燕国内乱,他挥军北指居然差点灭了燕国。

观战国形势,齐若吞并燕国,以东北作大后方,凭借齐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才优势,与秦国东西抗衡,最终鹿死谁手真的很难说。但是,齐国最终功亏一篑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征服一个国家首先靠的是实力,其次看的是人心向背。论实力齐国对付一个燕国还马马虎虎,但要面对秦燕魏韩联手显然是力不从心了,所以关键是看你行的是不是仁义之师,如齐宣王能行仁义之师救燕国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燕国百姓必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就如同共产党与国民党争战的时候能得百姓拥护。王者之师不扰百姓,但齐国对燕国的征伐,毁祠堂掠宝器,如此怎能成功?

齐宣王虽然开了稷下学宫广揽人才,但不会用人,最后全为他国作嫁衣,有名的人才不是去了秦国就是去了燕国。他以为天下读书人也都和自己一样全是为了名利,当他开出豪华福利条件挽留孟子的时候,遭到孟子的断然拒绝。道家厌恶世俗名利,入世的儒家也一样看中的不是名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齐宣王只是想用孟子装门面,并不采纳孟子的那一套政治主张,对一个与自己三观不合的领导者,孟子也一样看不上眼。

就在孟子处处碰壁晚年回乡专事著述的时候,稷下学宫迎来了儒家另一位大师荀子,荀子年纪轻轻就成了学宫著名的教授,他吸百家之精华,集儒家之大成,他看到孟子大力推行的仁义之政没有市场,转而研究礼法,主张礼仪道德与法律制度结合,文治武功并用。

荀子

荀子一生周游过秦、楚、赵等国,但也是人被君王尊重,主张不被采纳。荀子认为人之所以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是因为懂得分工、协作,不同位置发挥不同的作用,而现在社会这么乱,是因为人间的秩序、职分、地位被打乱了,人人出来争名逐利。解决的办法就是重新确立秩序和名分,划分人的高低贵贱,用礼教来约束人的欲望,指导人的行动。

荀子知道光有温和的礼是不够的,还得有严峻的法来保证等级秩序的建立。在荀子眼里,人人忠于职守、安分守己、各司其责,这不就天下太平了吗?他已看出天下只有秦国有霸者风貌,统一中国非秦莫属,如果能再加上自己的王道主张,这不就完美了吗?可惜当时的秦昭王还是迷信武力,老师的主张没被采纳,两位弟子李斯和韩非的主张其后却被秦王采纳,因为他们只讲法不讲礼,而且把法术和权谋研究得比老师还透彻。

荀子知道用法术行霸道无异于饮鸩止渴,只能安一时无法稳一世啊,但年轻气盛的两位高徒怎能理解。这不,历史用事实证明了荀子的高见,荀子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前几年离开了人世,他没能见到秦国的统一也没能见证秦国的快速灭亡。自汉武帝之后的列代有为君王均是王霸杂陈治世,荀子才是真正的帝王之师啊。

儒家的政治主张在春秋战国这个年代不能为当时的君王所接受,但从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统治了中国近两千年,它究竟有何魅力?

在孟子出师之前,儒家的地位正在走下坡路,墨家和道家的杨朱学派正遭追捧,墨家主张天下为公,杨朱主张个人利益至上,两者针锋相对,孟子将二者均大力鞭挞,说他们“无父无君”,儒家主张有等级的利益均衡。当时还有位农家的代表人物许行主张人人自食其力,搞平均主义,儒家的弟子们坐不住了,说,读书人不稼不穑,是不是吃白食啊?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信仰方面,墨家“尊天事鬼”,道家“道法自然”,儒家则认为人是可以驾驭、改造自然的,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儒家的积极入世以及它所提倡的等级观念显然是为各阶层所能普遍接受的思想,统治阶级更是将之视为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石。但儒家也是考虑到了维护等级秩序的不易,来自于利益分配的不均,深知民心稳才能国家安,提倡“民贵君轻”、“与民同乐”,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三字经》首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前段来自孟子,后段出自孔子。权益分配,无论是人人平等还是有等级的适当均衡,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终归结点其实是对人性的解读。这一点儒家最先发现并开始研究,孔子发现人的本性还是差不多的,但是习性就相差很远,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后来荀子则针锋相对地说人性本恶。

孟子提出性本善的观点之后,马上遭到一个叫告子的人的反对,告子说:食色,性也,人性有什么善恶的呢?其实人们根本不理解孟子研究人性善恶的用意,他只是希望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善心,这样才能维持社会永久的安定,达官贵人有善心,可以缓和与底层民众的矛盾,底层民众有善心,一旦显贵之后才能避免为富不仁。

自然形成的称之人的本性,后天习得的称之人的修养。我是更赞同荀子的性本恶多一点,人生来有自私的本性,这是出于人动物性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比如你问小孩子要他喜欢的东西,他的本能反应是不给;当你受到别人的恶意辱骂攻击,你的第一反应是骂回去。之所以有不同的反应是因为你一定受到了后天的教育。

人生来见利忘义、人生来好逸恶劳、人生来贪财好色,如果放纵人的本性,社会焉能不乱?瘦弱的想变强壮、贫穷的想变富有、低贱的想变高贵,追求这些本没错,但现实是你的成功是否要让别人的失败做铺垫?

显然荀子把人性看得太透,不讨人喜欢。千百年来绝大部分人还是相信人性本善,把孔孟当神膜拜,孔庙从来就没有荀子的位置。不过荀子堪称大师,在于他对中国文化事业的重大贡献,先秦儒家经典几乎都是经由荀子之手得以传承,《诗经》传毛公后传汉,《左氏春秋》传张苍后传贾谊,《谷梁春秋》传浮丘伯、申公后传汉。

荀子对教育的贡献不但是培养了韩非、李斯等优秀学生,更是留下了《劝学》等千古名篇。“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追求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高尚的情操、德行,人除了有聪颖的智慧、高尚的品格,还要有完美的情操,即开发人的审美情趣,具备美好的风度。“德、智、美”,这是教育最根本的东西,如果人人在这些方面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这个社会才是完美的天下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