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肯锡之前的日子,我干了什么?

 摩旗谷 2020-03-29

作者:瓜美将

我的麦肯锡面试在2013年五月——距今已有七年之久,因此请诸君批判的阅读本文。这也是要“抓紧”写的原因,再不写,我的经验怕是就要彻底过时了。

另外,再重复一遍:我加入的是德国麦肯锡,和国内或北美的情况应该大致相似,但细节区别估计也会有。

认真的考虑要转行去咨询业,应该是在2012年底/2013年初。当时已经在GE做了两年多的Research Engineer。所以我申请的entry level套用麦肯锡的体系是Experienced Hire. 新鲜毕业的博士也是这个level. 至少德国如此。
 
想要进入任何一家咨询公司,基本都可以分成这两步(少数公司还有笔试,通常是线上考试,与提交简历同时,也有线下的):
  1. 写一份恰当的简历,让筛简历的HR对你心动,给你面试机会

  2. 面试时征服面试官(们)


我始终觉得,第一步更难。

能不能拿到面试,总有一丢丢玄学的味道——你简历写的是否恰当自然是最重要的,但此外还和公司是否真心实意的招人有关,还和筛简历者读你的简历那几十秒的注意力和心情有关。

总之,有些不因你的努力而改变的因素。

扯远一句:通过自己努力能改变的事,都不难办,我一直这么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影响有限的情况,才让人头疼。

相比之下,面对面征服面试官,可控得多。

但绝不是说,放弃简历,瞎写一份。恰恰相反。

我亲身验证了简历的重要性。


2013年1月,正式开始准备简历+面试。彼时我还上着班,每天八小时工作时间是要保证的。只不过我不再义务加班,每天朝九晚六,到点走人。

1月和2月,我的准备工作是比较松散的,完全不晓得前方是多大的一坨困难——可以叫无知者无畏,也可以叫不知天高地厚。

一方面拿出我当年申请GE Research Engineer岗位用过的简历,修修改改。另一方面上网了解咨询师的日常,了解德国排名前50的咨询公司有哪些(肯定要海投的嘛,不可能只投MBB),了解面试流程,尤其是了解case interview是怎么回事——买了书来看(德语的),在网上找case来看。

不知你是否能看出,我的两个最大错误:

  1. 应该拿张白纸从第一个字开始重写简历,所谓的clean sheet,而不应该以当年申请工程师职位的简历为底版进行修改。这两种简历太不一样了,修修补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推倒重来

  2. Case interview仅仅靠“看”和“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练,大量的练,和自己练,也和真人练

 
大约在2月初,陆续把简历都投了出去。

忐忑的等待,等来了唯一的面试邀请,Siemens Management Consulting。

2013年德国咨询业大概是这么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想给你面试,14天之内一般会联系你。如果14天之后还没消息,就是沉了。不知道国内是何规矩。

事后想想,简历写成那样,SMC能给我个面试也是挺奇迹的。大概是想看看老对手GE的员工啥水平吧。

总之能收到一个面试机会也是好的,我就又高兴又紧张的去了——注意,在一次case interview都没练过的情况下。

面试就在慕尼黑,某个周五的下午,我还记得自己穿的啥,还动用年假,特意从GE请了半天假。

面试可以用惨烈形容。

Case具体内容忘记了,只记得是和德国铁路DB有关的。我应该是连case的30%都没答出来。当时SMC用的还是经典case interview形式,即:面试官只在开始给出case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面试者必须自己将case一步一步推进、将大问题化解成有结构、有逻辑的一系列小问题。随着case推进,面试官提供新的数据和细节。所以如果完全没有解题思路的话,场面会相当尴尬。像我这样德语不仅非母语,连第一外语都不是的,说点废话填缝都难,尴尬加尴尬。

我现在还隐约记得面试官的疑惑表情 “你这是干什么来了?”
 
我的第一场向咨询业的进击就这么稀里糊涂的结束了。

现在想想,也好。活该被教训一下。

 
搞砸了唯一的面试之后,我警醒起来了,压力感也陡然真实起来了。

拿不到面试、通不过case interview、进不了任何一家咨询公司的可能性,我之前从没认认真真考虑过,总觉得 “试试嘛,想那么多作甚”。

一轮失败之后,这个可能性不仅真实可感,而且怎么看都大于50%,远大于50%。

如果进不了任何一家咨询公司,我接下来怎么办?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还是跳槽?继续做工程师还是转行?或者上个MBA?一年之后我要再次尝试么?
(咨询公司一般会有限制,如果面试挂了,则12个月到18个月之内不允许再次面试,因为面试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挺贵的资源,公司会把机会给尽量多的人)

我真心不知道。

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应该是不可能了。

跳槽而不转行,应该算不上追求梦想,只能算是拖延时间、自我欺骗,我会看不起自己的。

跳槽且转行,谈何容易,如以前文章提到的,除了本专业航天航空之外,我是白纸一张,连门经济类、管理类选修课都没上过。当初之所以选咨询业,也是因为咨询不挑专业,我觉得也许还有一线机会。

看来看去,都是背水一战了。

战败,则通往梦想的路会更窄,时间会更长,成本会更高,高得我需要认真考虑是否放弃。

而且,咨询业因为超高的强度,连续的出差,一般都是年轻入行,彼时我已经29了,没有很多试错的时间了。

我还记得那段时间里,有一次和老妈打电话,说着说着就哭了 “如果不成,我该怎么办?”

说这么多压力如何如何大,是想坦诚的告诉诸君,如果你也面临着职业的重大选择,如果你也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压力超大,这都是正常的。



在简历+面试的准备方面,我知道自己差的还太远,必须有质的飞越才行。

我在网上搜集资料时,纯属偶然的发现了个很对路的网站——为了避免做广告的嫌疑,不放网站名,只说网站建立者叫Victor Cheng,他若干年前是麦肯锡纽约办公室的BA,三年之后离开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之后详细的总结提炼了MBB类公司的简历、面试、笔试的原则和规律,并做成了免费和付费的课程。

必须说一句:Victor的课程不是教人应试的,因此请做好下大量功夫、花很多时间的精神准备。不是告诉你十条秘籍就能迅速提升成绩的,否则我之后也不用像高考般度过三个月了。而是帮助你切实提高解决case的水平,告诉你MBB类的简历该怎么写,等等。

当年我先看了Victor网站上的免费内容和视频,觉得 “说的有道理,靠谱”,于是买了他的两个付费音频内容——如何写简历,如何做case interview.

我建议诸君也先从免费内容看起,看看是否对路、有没有眼缘,再说要不要买。

诸君请不要留言问 “是不是这个网站”,一律不予回答,以上的提示已经足够准确。
 
这些学习资料帮助我的准备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先说简历

挑我至今记忆深刻、有启发性的说三点吧:

  • “报纸原则”:简历总长控制在1张A4纸,最多两张(如果有博士头衔,需要罗列发表过的文章的话);重要的、闪亮的内容放在第一页的上半页——就好像叠好的报纸,最吸引人的标题和内容提示总是在上半页。简历不是小说,不要铺陈叙事、渐入佳境,而要一上来就吸引住筛选简历者,毕竟ta很可能只有一分钟看你的简历。

  • Big Brand Name: 顾名思义,比如你上过的名牌大学,你实习过的世界500强,这些人尽皆知的名字都是对于你的能力的背书,都是加分项。要让这些名字在简历里尽量显眼。特别提一句,大学可能有些地域性,比如德国就没什么人听说过清华,所以要假定筛选简历者不知道,帮ta一下,在简历上补一句说明,比如大学的国际排名之类的。

  • 突出你的数学能力人际能力:这两点大概算是咨询公司最看重的能力,在简历里都应当有所体现,给筛选者释放 “这人既有逻辑,思维sharp,又好相处,还有领导力” 的信号。体现方式和重点与你之前经历有关——比如你是物理博士,那就没必要再额外强调小学参加过奥数了,筛选者已经get到数学和逻辑应该是你的强项。此时需要强调人际能力,比如参加过运动队(以辅证与人协作能力),比如领导过团队参加竞赛之类的。


换位思考很重要,一如人生中很多场合。

设想你自己是筛选简历者,每天要看几百份简历,把简历上的自己想象成陌生人——你会被自己吸引么?你会给自己一个宝贵的、稀缺的面试机会么?
 
常有人问:我不是名牌大学,不是target school,有机会拿到MBB面试么?

原则上说,有。但你得非常亮眼才行。

打个比方,你是哈佛本科毕业生,你并不需要非得是年级第一,可能比如GPA是前20%,社会活动体育活动比较均衡,就能拿到一个面试机会。

而如果你是哈尔滨佛学院毕业生,即使年级第一怕也是不够的,你得有其它非常拔尖的方面。

举个例子:比如你参加过奥运会,最好还拿过名次——不开玩笑,北美Office颇有几位前奥运奖牌得主。

再举个北美Office的例子,我记得这是Victor举的例子:有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参加了洛杉矶市长竞选,没当选,但颇折腾出了一些动静——他上的什么大学已经不那么重要,这样有勇气有能量的人,也会给个面试机会。

总之还是那句话: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筛选简历的人,会不会产生 “这人有点意思” 的惊叹,会不会觉得非面试一下这人不可,怕错过人才。

说到底,MBB想招的是有趣又有能力的人。

并不是要你使劲刻意去变得interesting,也绝不是要你以风趣的口吻写简历(千万别~),而是当你自然而平静的描述你的经历时,能让筛简历者对你产生好感和好奇心。

你过去的经历已经是石板上刻字,没得改了,但在简历上的呈现还可以修改——挑什么写,怎么写,高亮什么,都是有门道的,诸君请自行学习Victor的课程。

话说回来,进了公司之后,接触的同事德国的居多,也有一些北美和中国的,发现还是好大学+高学分的组合占绝大多数。Interesting得拔尖看来没那么容易。

 
再说面试

(以下描述适用于7年前的麦肯锡德国办公室对Experienced Hire的面试。)

稍后再说流程,先说内容。

面试其实有两部分,时间一半一半——关于你过去经历的问答(主要是关于people skills),以及case interview.

大家一般都重视case interview,而常常忽视了过去经历的问答。

实际上两者一样重要,再重复一遍,一样重要。

一位和我远程练过几个case的荷兰小伙就折在了过去经历这部分。小伙后来创业去了,在荷兰做高端自行车配件,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先说过去经历问答这部分

这部分面试的目的,是考察你与人交往的能力,即people skills。

采用的方法是对你过去真实经历的追根究底式问答,即:面试官会问 “你过去有没有过_______的经历?” 空格里填比如 “解决团队内冲突”,“领导一个团队”,等等。

你来讲一件过去的真实经历,然后面试官就ta感兴趣的点提问,一问一答,30分钟,真真的问个底吊。

我当时略有疑问:要是有人编造个很牛逼的经历咋办?后来入职后和HR闲聊问起来,对方很轻松的说,编的故事是能分辨出来的,越追问细节越会露馅。

一共要和三位面试官分别交谈30分钟,三场面试重点不同,分别考察的是领导力,解决冲突能力,和(好像是,记不太清了)团队协作能力。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形式,但核心我估计是不会变的。

当年在麦肯锡德国网站上,有对于面试流程的说明,里面明确提到了 “我们的面试要考察你的领导力,解决冲突能力,…” 说的那几点就是三场面试的主题——这已经不是暗示,是明示了。只是可惜被不少人忽视了。

所以准备工作怎么做?好好回忆一下过去的事例,为每个主题挑个饱满而丰富的例子(得能聊30分钟),把你的闪光时刻挖掘一下。建议把例子写下来,最好能抓个人来给ta试讲一下。剩下的问答就看临场发挥了。

我记得Victor的教程里也有这部分内容。
 

再说case interview这部分

相信会点开本文、一路看到这里的读者都知道什么是case interview,就不赘述了。

如何做case interview?这个问题超级庞大,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厚厚的关于case interview的书了。

我不准备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诸君去看教程就好了,我从一个只知道 “盈利= 营业额– 成本” 的商科小白,到最后过了面试,80%仰仗的是Victor的教程,剩下10%是一本德语case书——为了补习德语商科词汇,还有10%是几大著名商学院的case合集——上网去搜就好了,一搜一大把,主要是作为练习素材。

在这里只说三点体会/经验:

1. 要大量练习——和自己练,和别人练。

一边学习,我一边就开始尝试做case了——反正素材有的是,不用担心 “没case可做了”,各商学院的case合集一本就有上百个。

诸君大概知道,case需要有个提问者,ta能够在你一步一步解决case的过程中给你提供新信息和数据,好帮你向前推进——有些数据本身是暗示了解题思路的,所以不能一上来全都给答题者,有点闯过一关才能领到下一关任务的意思。

那么显然自己练case就有些困难。怎么练呢?打个折扣练。读过主题目之后就试着把整题答完,缺数据缺细节不要紧,重点是解题思路正确。

有人说,读case也行。我觉得读50个case效果不如做50个case,一个是被动接受信息,一个是主动思考。所以我个人还是建议:别偷懒。

我自己和自己练了有一两百个case吧。

自己练的差不多了,心里有些底了,一定要找case partner,和真人练。

我的情况比较难找partner,工作了,周围没有同样目标的人。还好Victor有一个衍生网站,专供我这种情况的找练习伙伴,大家遍布世界各地,在网站上约好时间,然后skype远程做case,一人提问一人回答30分钟,调换角色再30分钟。基本都是工作了的人,也都看过Victor的教程。练习效果还是相当可以的。我大概找十来个partner练了三四十个case.

如果你是在大学里,应该容易不少,有不少target school都有case club,聚集起志同道合的人,互通消息,互助练习。

2. Case最终需要练到一个脱离framework的境界。

刚开始练case的时候,脑子里一团浆糊,framework是很有帮助的,也是很必要的。

随着你越练越多,framework会渐渐被大脑内化,变成一种思维习惯,行云流水,不着痕迹。此时看到一个case,你不会想着 “应该套用SWOT分析”,而是想 “这家公司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外部环境——外部环境要从几个方面分析:新的立法和政策,竞争对手,市场需求——其中市场需求又受舆论、替代产品影响”,诸如此类。

扯远一句,在日常工作中也不会套用framework的。Framework本身是死板的,试图用死的framework解决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也实在是痴人说梦。三年多时间里,我只遇到过一个项目,客户要求我们必须套用某个framework,说实话,当时团队是震惊的。客户给的理由是,这个framework在这家公司里十分盛行,可以说是种通用语言,套用framework有助于我们的结论被公司上下理解。但此外,从未生搬硬套过framework.

有时候看到关于咨询公司的文章,说客户抱怨咨询师只会套用framework,看得我也是有些错愕:不应该啊,按说这水平通不过面试的。

3. Victor的关于如何做case interview的教程建议反复的听,听上个十遍八遍,其中自有真意。

听第一二遍的时候,充其量也就是知道case interview怎么回事,尤其如果你和我一样,零基础,那么教程的信息量还是相当大的。

听到三四遍的时候,每遍还都能听出新的知识点。

听到五六遍的时候,开始内化case的解题思路,开始融会贯通。

听到七八遍的时候,framework开始消失。

当然,想入到化境只靠听许多遍教程是不够的,需要同时配合着练习case.

我当年听了大概有七八遍,开车上下班时听,做饭吃饭时听,洗澡时听。虽然听一遍需要几十个小时,不过你会发现,碎片化的时间中蕴含巨大潜力。
 

最后再说一下笔试

并非所有公司都有笔试,我面试那会儿麦肯锡还有PST:给你一本三十多页A4的题(德语的),每个题目都是一段文章,看完之后做选择题。我记得好像有个十道八道的大题,每个大题下面三五个到七八个选择题不等。

时间一小时,根本没可能一个词一个词细细看,靠的就是快速阅读,抓重点且要抓准,然后快速答题。

将来工作起来极其常用的一项技能。

这里是有一点答题小技巧的,比如先看选择题,再看文章。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PST?当年面试那会儿就听说,PST成绩只是非常辅助的参考,基本只要别答得低于平均水平就行,分数高了也没什么优势。因为PST和一个咨询师今后能否胜任工作,据HR的人说,好像是没太大关联性,所以有些鸡肋。

尽管如此,还是嘚瑟一下:我当年面试时,一共八人,我是唯一德语非母语的,也是唯一的女性,PST答题第一。要归因于高考的严酷训练叭。
 

第一场向咨询业的进击惨败之后,我便用如上方法开始了第二轮的准备。

三月到五月高强度突击case interview——在朝九晚六的上班时间之外。

时间以分钟计,只要醒着,且不在上班,就一定是在听case,做case,练case.

一切碎片化的时间,吃饭,如厕,洗澡,开车,购物,都在听case.

每天晚上和周末两整天的整块时间,用来自己做case和找人练case.

断绝一切不相关的活动和娱乐。

三个月听起来很长,实际上除掉上班的时间,剩的不多。我给自己列计划,每天必须完成多少课程,练多少个case. 如之前所说,最终一共听了七八遍课程,自己练了一两百个case,找partner练了三四十个。

都说上了班之后就很难再像学校时那样,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学习。我倒觉得还好,可能是背水一战产生的动力太强大吧。

这三个月,时而斗志昂扬、憧憬未来,时而愁云笼罩、焦虑不已。两种情绪不停交替。明知前路渺茫,也没时间犹豫和怀疑,拼尽全力至少能落得个不后悔。


从简历投出去,到面试,一般是一到一个半月时间。

于是三月中旬,我开始重写简历,细细打磨,找朋友帮改德语。

四月中旬,给所有第一轮投过的公司再投一遍(SMC除外,因为12个月之内不会再给我面试了)。

最终拿到两个面试:Simon Kucher和麦肯锡。

其它二十多家公司大多理都没理我,偶尔有礼貌的回信说觉得不合适。

有时听到别人的英雄事迹:同时拿到了MBB或者至少MB,BB的offer,很为难。还有不少过来人说:多投简历,多拿面试,拿小公司的面试当做练手。在我这里不存在的——我这一路走来,基本没有系统冗余,玩儿的就是刺激。
 
Simon Kucher的面试排在了五月中旬。麦肯锡的面试有两步:先是电话“面试”,在五月初,然后真正的面试排在了五月底。

咨询公司的面试总是在周五,因为面试官就是咨询师们、合伙人们,大家周一到周四都要出差的。

说实话,拿到麦肯锡的面试的时候,还是有些吃惊的,受宠若惊的惊。同时,投了近三十家公司,只拿到两个面试,也是有些吃惊的——我自认为简历已经打磨出花儿了,还是没有面试机会,那只能说明人家不需要我这样背景的人。

吃惊之余,继续争分夺秒的准备。


五月初,麦肯锡电话面试。

当时自觉水平还不够,所以提心吊胆的。

是个周一上午,一共1小时,前30分钟是做个case,后30分钟其实不算面试,而是分配一个现役咨询师给你答疑解惑,你问ta什么都行,关于面试的,关于今后工作的——这一环节我估计也是为了帮面试者放松的,使得公司显得更亲切。

当天傍晚,打来电话,通知我电话面试过了,准备五月底去杜塞尔多夫参加全天马拉松面试。

后来和HR闲聊,电话case interview其实和之后的面对面case interview标准不完全一样,后者是选拔,前者更应该说是筛除——聊起天来正不正常,和简历里的形象是否相符,做case上不上道。
 

继续争分夺秒的准备。

转眼五月中,飞去波恩的Simon Kucher面试。那个时候虽然已经练了两个多月,做case仍然不太有把握。

面试进行了一个上午,记不太清两个还是三个case interview了,经典的case形式,面试官陈述一个case,然后由我一步一步推进。

此外还聊了一些 “为什么做咨询”,“为什么选Simon Kucher” 之类的问题。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对过去经历的大段问答。

回家后很快就收到通知,说我面试没过。
 

想象一下我当时的处境吧:

距离麦肯锡面试还有不到两周;

小咨询公司的面试挂了,那通过大厂面试的概率又能有多少呢?

而且这是我最后一个机会了,如果挂掉,不仅是第二轮向咨询业进击失败的问题,而是我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第三轮——面试过的公司一年或一年半内不用考虑了;没给过我面试的公司也许是因为背景不匹配而永远不会给我面试;简历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最好水平,还能怎么改呢?

压力很大——横看竖看,通过面试的几率似乎都很渺茫。

多想无益,控制情绪,继续狂练case才是当下唯一有效的行为。

我还有一个附加工作量:看德语case书以积累专业词汇。大部分人应该没这个烦恼,挺好的。
 
           
Big day终于来了。五月底的一个周五。周四晚上飞抵杜塞尔多夫。

周四晚上一位HR和一位现役咨询师带着所有参加面试者吃了个晚饭。目的只有一个:帮大家放松神经。

动机是好的,但其实所有人都在想一样的事:会不会面试其实已经开始了?HR笑着说没有的事,纯放松。反正那是我吃的最矜持的一顿饭。

第二天一早,先到麦肯锡办公室报到。所有面试者和所有面试官(得有十来位)齐刷刷聚在一间大会议室里。面试官们逐一做过自我介绍,从EM到Partner,还有两位专业Recruiter。然后大家分散到各个面试间,就这么开始了。

每个面试者在这个上午都要进行一场1小时的PST笔试,三场各1小时的与面试官的case interview + 过去经历问答。每个人会收到一张时间安排表,上面写着几点到几点,去几号面试间,面试官是谁。

另外,大家的PST时间是错开的,不是八个人同时笔试,而是两个人两个人的。

面试官的分配也很有意思,不是纯随机的,而会尽量匹配有共同点的面试官和面试者,比如我的三个面试官,一位是前GE工程师,一位是TU Darmstadt校友(我德国读博的大学),还有一位女性Recruiter.

三场面试都是30分钟case interview加30分钟过去经历问答。而且麦肯锡的case interview不是经典的由面试者推进节奏,而是面试官会提问。

比如,我记得我其中一个面试是轮胎生产厂如何提高效率,一道Operation的题。描述了一下生产流程之后,面试官先是问如何structure,即从哪些方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我作答之后,面试官会推进节奏,比如说 “其它几个方面我们发现其实没有提升空间了,你说说减少残品率要怎么做”,如此一步步推进。

比经典的模式更聚焦一些,答题过程没那么天马行空,而是互动反馈比较多。倒是和实际项目更接近一些——本来实际做项目也不是第一天从客户那里领个任务,然后接下来两个月闭门造车。
 

面试那天我有一种天地豁然开朗的感觉。

状态极其兴奋(表面上未必看得出),不是紧张,而是 “没有什么我做不到” 的跃跃欲试。

在肾上腺素的加持下,那天做case是我历史最好状态——那天最明确的体会到了什么叫 “心中有framework,笔下无framework”。

如果没有之前三个月的功夫,就不会有这么好的心理状态。
 

上午四轮面试完毕之后,大约到中午1点了。所有面试官聚在一起开会讨论,我们几个面试者被聚到开始的那间会议室里等结果,有点三明治之类的简餐。

如果上午四轮面试通过,会被留下来,下午还有两轮面试。

如果上午四轮面试没过,吃了三明治就可以回家了。

我记得等结果时并没有怎么忐忑,只觉得轻松——我已经做到最好,不成的话是水平不济,却也没什么遗憾了。

吃完午饭,面试官们还没开完会,我们几个合计着下楼遛遛,刚进到电梯里,就被一个面试官一个健步挡住了电梯门 “别跑!结果出来了。”

大家鱼贯而出,回到会议室,我在会议室门外被刚才挡电梯的面试官又拦住了,说 “你跟我来”。其他人都进了会议室,我看到会议室的大门关上。

我还没来得及思考是福是祸,面试官和我说 “你通过上午的面试了,现在我带你去见杜塞尔多夫办公室的Managing Partner”

没觉得激动或紧张,只觉得不太真实。我被带到了一个宽敞的corner office,见到了杜塞的Managing Partner. 和上午其他所有面试官一样,感觉平易近人。

我们面对面坐下,他开口说道 “本来还应该有两轮面试的,用来stress test上午面试暴露出的弱点。不过他们讨论之后,觉得不必继续面试了。所以咱们就是聊聊天。”

我仍然没觉得激动或紧张,只是有点发木。他翻了翻我的简历,随口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告诉了我PST成绩是今天最好的。然后我也问了问他是什么sector,在公司多少年了这种很没技术含量的问题。我们又胡侃了几句杜塞尔多夫,河很漂亮,机场很近,饭馆好吃。

最后,他说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将来想在哪个办公室?对我们来说都一样,你将来想换也容易。”(注:麦肯锡在德国七个城市设有办公室)我说 “慕尼黑” 他拿起电话,拨了号,说 “她选了慕尼黑”,五分钟之后HR敲门,送来了一份合同。Managing Partner把合同交到我手里,说 “这是一份签过字的合同,你回去可以慢慢考虑,考虑好了签字寄回来一份。” 然后送我出了他的办公室。

我一个人走回最开始那间会议室,外套和包还放在那里。路上碰见了面试我的Recruiter,她满脸笑容的说恭喜。除此之外没看到其他面试者,也没看到其他面试官,走廊和会议室都空荡荡的,没有欢呼,没有彩带,没有人拍拍我的肩膀说“干得漂亮”(当然不会有),这就结束了。

我默默拿上外套和包,下楼,打车,到机场。离我订的回程航班起飞还两三个小时,我漫无目的的在机场里闲逛,突然想到,该告诉家里人一声,也该告诉帮助过我的几个人。喜悦感和真实感这才渐渐蔓延开来——并且持续了好几天。

迄今为止的人生中最激动的两个时刻:拿到清华录取通知书,拿到麦肯锡offer.
 

最后说说投简历的timing:Experienced Hire(包括博士生)没有timing,全年任何时候都可以申请。应届毕业生或者MBA,如果是target school的话会有校园宣讲,顺便收简历,时间大概就是毕业季。
 

后记:

进入麦肯锡之后,和同事聊天,偶尔会聊到当年各自的面试。有人说,博士毕业之后找工作,偶然看到麦肯锡校园宣讲,听了听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就投了简历,然后就收到了面试,也没怎么准备,面试就过了。

因此想对诸君说:以上种种,苦读三月,殚精竭虑,只是我走的路罢了,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

其它路是有的,比如你本来就异常善于structured thinking,本来就商业常识健全,那可能不准备也行叭。

总之还是那句话:务必批判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