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大陆最后三个军统特务,耄耋之年相聚合影,称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dongchang 2020-03-30

浙江江山,地处在浙赣闽三省交界处,属于山地丘陵地区,东临中山西靠仙霞岭,在交通还不发达的民国初年时期,位于钱塘江上游的江山算是内陆闭塞地区,因此比较贫困的地区。但在这个地方,数十年间从这里面走出的以戴笠为首的一干人等,成为军统特务的骨干,“一戴三毛”最为著名,尤其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一戴”即戴笠,“三毛”即毛人凤、毛森、毛万里。他们四人,皆身居要职,被称为军统巨枭。他们的所作所为令人闻风丧胆但又被说得神乎其神,他们行踪诡秘但又无孔不入,他们手下平时也许是教师、商人、公务员或流氓混混,但他们随时都在暗自从事秘密工作,这些军统特务里就以江山帮为骨干核心。

“一戴三毛”可谓臭名昭著,路人皆知,他们在组建特务组织初期,为了扩大人员,首先将曾对自己有推荐之恩且也是江山人的毛人凤招致麾下,又让他回到自己的家乡江山县招募了大批的有知识的年轻人。这些人经过培养训练后,大都在军统总部各处室机关工作。久而久之,这些在机关工作、说着家乡话、吃着家乡风味饭食的人们便被内部人员称之为“江山帮”。

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些军统特务都纷纷逃离大陆到了台湾,当然,也留下一部分潜伏的,这些特务组织一开始很猖狂,他们除搜集情报外,还搞暗杀破坏活动,监控、迫害革命师生,镇压学生运动,破坏工人运动,还设有秘密监狱,关押、刑讯,当然,在新生人民政府的打击下,最后特务受到了毁灭性打击。

然而,建国几十年后的今天,在这个号称特务之乡的浙江江山,有三个军统特务重逢相聚在一起,当时,86岁的浙江江山市老太太王庆莲接到一个消息,有两个多年不曾见过的老同志,要与她相见。“同志”这个词,在她内心掀起一阵波澜。几十年来,她过得低调沉默,企图将曾经那个特殊的身份埋进历史尘埃。人称三个留在大陆最后的特务的合影留念。我们从王庆莲、戴以谦、祝仁波三个人说起。

先说女特务王庆莲,浙江江山人,她1岁那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父亲去世后,家里的生活一日不如一日,所以当军统再次来江山招人时,为了混口饭吃,母亲就瞒着年仅15岁的王庆莲,给她报了名参加考试。说是考试,其实基本也是走过场,王庆莲和江山另外19人全部被招进军统。王庆莲进入军统后,被分到了译电科,就是专门破译电码的。她的直接上司是鼎鼎大名的姜毅英,姜毅英就是曾经破译了日军偷袭珍珠港计划的军统唯一女少将,当然姜毅英也是江山人。

由于王庆莲军统女特务的身份,新中国成立后,她也不遇到了不少的麻烦,1958年被下放到杭州的塘栖,参加劳动,至此被改造了23年。直到1981年,王庆莲终于获得自由身,而且恢复了她的一切名誉。不仅如此,在接受改造的23年时间,也被算作了她的工龄,如今已是90高龄的王庆莲已退休37年,晚年衣食无忧,她自己也很满意,每天半包烟,积极乐观,生活很幸福。

再说戴以谦,江山保安乡人,他16岁时初中毕业于江西铅山祝同中学(由顾祝同将军创办的战时中学,是一所半军事化的中学),初中毕业之后加入了忠义救国军,在忠义救国军皖南总指挥部总座室任少尉接待员,番号(平定)。半年之后,到忠义救国军江西铅山办事处(军统东南办事处),任三战区军事物资部中尉副官。

戴以谦和戴笠是亲属关系,他管戴笠叫本家爷爷。所以,1943年以后,戴以谦一直在戴笠身边担任机要参谋。他的工作,就是每天管理、收发戴笠的所有信件、来往的公函、文件,戴笠当时47岁,而机要参谋戴以谦18岁。

戴笠去世后,军统逐渐没落,内战爆发之后,戴以谦被派往北平站当站长,随着北平和平解放,他也逃回家乡,并放弃了组织提供的机会,选择留在了大陆,建国后,新中国对留在大陆的军统进行肃清,提出“活要找到人头,死要找到坟头”。后来他被管制,便回到了江山老家务农,期间他低头走路、小心翼翼、低声下气,隐姓埋名到福建打工,后来还是被捕入狱。一直独自生活。如今,90多岁的戴以谦在江山附近二十八都敬老院住着。

有人问戴以谦:“您的生活怎么样?”他回答道:“我在敬老院有人服侍,而且吃喝不愁,政府还给我每个月发零花钱。我看病的话,可以报销80%的费用。现在的生活,已经比抗日战争时期好多了,我很满足。”他指着床上的录像机对我们说:“买了个录像机,放《西游记》。” 镜头前,他佩戴着民间志愿者为其颁发的勋章,自我感觉到生活幸福,笑得很开心。

祝仁波,1922年生,现居宁波,他出生于上海,父母早亡,12岁就做了童工。1937年,17岁的祝仁波经表姐夫——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电讯专家陈一白的引荐进入军统一直在军统电讯处做电台修理、安装技师。彼时陈一白的无线电通讯指挥,在对日空战中屡立战功。1944年,远征军在腾冲的电台被日军炸毁,祝仁波临危受命,从重庆辗转两周前去安装新电台,为腾冲保卫战的胜利提供了通信保障。

抗战期间,军统上尉祝仁波认识了一名女青年叫顾利群,他便是大名鼎鼎的被人称为“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的女儿,俩人相识相恋最后结婚,抗战胜利后,祝仁波离开空军进入交警总局电讯总队做机务工作,后回到上海老家,做电讯生意。建国后,祝仁波的军统特务身份被隔离审查并入狱。

祝仁波接受判改造时,因有机电技术,改造农场不愿放人,他继续“留用”,后来才走出高墙,此后他跟着狱友来到浙江宁海的小镇上,95岁高龄的他至今还在帮人们修机电,但他乐此不疲。

三位耄耋老人,年轻的时候,曾经是民国最重要的情报机关的成员,当年国人对其恐惧感不言而喻,如今六、七十年过去了,就象普通寻常的老人一样,他们早已与世无争,三人共同的特点,都是银发闪耀,双手相握垂在身前,眼睛里微微含着笑意,昔日的灿烂和风采、动荡与不堪,仿佛就是一场梦。还有就是知足常乐,都称晚年生活幸福美满,令人感到欣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