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面对瘟疫,如何给空气消毒?很多方法我们现在依然在用

 林小霖 2020-04-02

人类自出生之时,就在不断地与疾病做对抗,疾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而人类也是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得以生存。那么,在古代,人们如何面对空气中的“毒物”呢?

其实在古代,并没有戴口罩的防护措施,但是,很多医者在分析瘟疫的流行传播中发现了一些空气中传播的病症,而保护口鼻等措施也常常使用,但是并没有形成定势。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对空气的消毒,是中华民族自古有之的传统智慧和结晶。

汉代: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烧兜末香,香闻百里。关中方疫,死者相枕,闻香而疫止。这说明,早在汉朝,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了通过熏香消毒,来阻止瘟疫的大面积传播。

清代:清代著名医家刘奎在其著作《松峰说疫》中提出:“凡瘟疫之流行,皆有秽恶之气”。充分说明了瘟疫发生时,空气消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据相关文献统计,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不少于321次大型瘟疫,而每一次瘟疫的爆发,都伴随着人类与疾病的搏斗,中医药与瘟疫的较量。而也由此产生了许多医者与瘟疫抗衡的故事。比如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中,喜来乐通过往井水中投放中药,而治好了瘟疫,让王太医颜面尽失的故事。

李保田饰演的喜来乐

而虽然中国历史上有着这么多大型瘟疫的爆发,但是却从来没有像欧洲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全球鼠疫那样持续时间长,一次瘟疫爆发就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这不得不说,是中医药和无数医者在与疾病抗衡中造福了一众百姓。

其实,关于空气消毒的记载,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在《黄帝内经》《温病条辩》《千金方》《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中,都有用熏香防疫的记载。而在宋代官方组织专家编纂的大型医书《太平圣惠方》中,更是记录了多种香疗防疫的方法。

1972年,马王堆汉墓的出土,填补了中国历史记载的很多空白,而在其中一件文物中,就有一具古尸手中拿着两个香囊,香囊中装有熏香。不经如此,还相继发现了装有香药的熏囊,绢袋,绣花枕和熏炉等器物。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用熏香的方式辟秽消毒,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习俗。

那么,古人究竟是如何对空气消毒的呢?

1、焚香

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提到,在瘟疫流行的时候,用艾叶、丁香等香药熏蒸屋子的预防方法。而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焚香已经不仅仅是对疾病的预防,更已经成为了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生活态度了。而现代研究显示,通过焚香燃烧一些香料,不仅可以让空气变得更加怡人,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空气中的一些微生物抑制,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而我们在上个世纪中,即便是物资极度匮乏的状态下,“卫生香”却依然是家家户户必备。虽然现在我们很少用“卫生香”了,但是那个熟悉的包装,已经是一代人充满记忆的回忆了。

2、佩香囊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发明香水,却发明出了香囊。将艾草等香料放入一个精致漂亮的锦囊中,随身佩戴,不仅能够彰显出尊贵的品味,更是体现中医“治未病”原则的举动。香囊的佩戴,有多种方式,而其中一种,将芳香的草药放入香囊中,佩戴在胸前,既可以做装饰之用,又可以随时随地将香药的香气纳入身心。由此,佩戴香囊已不仅仅是一种逢年过节的习俗,更是一种日常保健的方式。

3、搐鼻香

顾名思义,搐鼻香就是直接用鼻子嗅闻香药。其实,在现代,我们也常常会在感冒流涕的时候,用一些含有薄荷脑的药物嗅闻,得以疏通鼻窍。而中医认为,鼻子是我们身体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而通过嗅闻香药,能够将一些药物快速送达身体,起到通鼻窍,振精神的作用。而我们现在常常在感冒流涕的时候,吸入薄荷脑等清凉的香气,也是这个原理。而古人搐鼻香除了有香囊,还有就是比较有名的——鼻烟,其实就是在一个小器皿中,装上可以通鼻窍的香药,随时嗅闻。甚至由此创造出了一个讲究的物件——鼻烟壶。

中华民族的智慧,将是给与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