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

 好心态有好心情 2020-04-04

据《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有些地方叫寒食节,相传是纪念介之推的。其实,寒食节是清明前一天。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贤臣,他侍奉晋文公(公子重耳)。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义无反顾一直跟随重耳。后来,重耳做了 国君,称晋文公。

开始,他对介之推的耿耿忠心铭记在心里,但是,时间久了,也就渐渐淡忘了。晋文公封赏追随他流亡的功臣,忘记了介之推。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就带着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附近一个大山中,过着隐居生活。晋文公终于发现自己身边少了介之推,重新记起他的功劳,他非常愧疚,派人寻找介之推。得知他已隐居深山,便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可是介之推不想见他。

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想迫使介之推跑出来。火熄后,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母亲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林之中。这事传开后,人们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农历三月的清明节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一天人们都不忍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汉代以前,清明节并不像后世这样被人看重,原因是当时并没有扫墓这项礼节。据史书记载,祭祀坟墓的风气,起源于汉。《晋书·礼志》载:“古无墓祭之礼,汉承秦皆有园陵。”古俗本有春秋祭祀。春祭在清明,秋祭在重阳。

于是,清明祭祀祖坟的俗例,自汉以后相沿承袭,流行民间已历2000多年。宋《梦华录》有这样的记叙:“清明节,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从人皆紫衫,白绢春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节日,亦禁中出车马,谐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人坟。”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清明扫祭》叙述:“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但提樽植,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地。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者,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辞也,趋某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

”清明,也是踏青插柳的好时光。远在宋代,张择端就绘出了东京仕女郊游的《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图》同是表现东京风物的《梦华录》,也有关于插柳踏青的描述:“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为之炊熟,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东京是北宋的都城开封,其他散见各类文籍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唐代诗人韩翊的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春天,京城的柳枝在寒食节风中倾斜飘摇,所描写的就是清明杨柳的景象。而头上戴柳条,是唐明皇李治的杰作。

据说,李治在渭水岸边举行祓楔,把柳枝绕成圆环分送群臣,说是可以驱邪。据《荆楚岁时记》说,柳枝是插在檐前和门户上的。后世的人将柳枝插戴到头上,是因李治的举动,认为柳枝可以辟邪,于是蔚为风气,变成了俗例。

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柳永是宋朝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柳屯田。柳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歌,必求柳为词,始行于世。柳词旖旎近情,有《乐章集》。柳曾客居扬州,当地教坊多唱柳词,据说,凡受柳所青睐的歌伎,无不声誉鹊起。柳死于京口,后每年清明之日,北里歌伎率往墓前致祭,祭罢,则在路边折柳簪发,以为悼念。遂成后世插柳的习俗。如今,每到清明节,人们不仅祭祀自己的祖先,还到革命烈士陵园祭扫。凡是在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者,人们都纪念他。

清明节,在我国传统岁时节令中,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日。这天,人们慎终追远,寻根思源,籍表对先人的孝忱之意。还有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民俗活动。

一、扫墓祭祖。扫墓俗称“过纸”,即子孙到祖先墓地拜祭,并清除杂草,用红油漆重描墓碑上的文字。祭品多是糖饼,用五彩纸条压于坟头,散放墓旁。邻近村落的牧童来领赏糖饼。扫墓时间主要在清明日。但从清明日算起,一个月内,可以择日扫墓。新中国建立后,县城机关团体与学校,在清明日组织人员到烈士陵园献花圈。

二、踏青春游。清明踏青的风俗宋代已经形成。明代,南方这种习俗更为常见。明代中期以后,宗族制度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扫墓也成为敬宗与睦族的手段。同样,带有娱乐联谊性质的踏青春游活动也可以促进家庭以至宗族之间的和睦团结。于是,在清明扫墓的同时踏青春游,就蔚然成风了。妇女穿着新鞋,出行于郊原,谓之“踏青”。因为古时的妇女平时不可随便出游,当春回大地,风光明媚的时候,才可以到郊外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一解深闺的愁闷。后来人们将这一活动挪在清明日。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往往把扫墓和踏青结合起来。扫墓时带上一些饮料,等扫墓完毕,找一处干净平坦的地方,就着祭品和饮料,席地而食。这就把古老的习俗和当代的生活情趣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