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客家十二时辰

 拾月的书阁 2020-04-04

清明节客家人不扫墓?

传统来说,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相对分散,并不固定在清明节这一天。过去,客家人盛行“春秋”祭祀。春祭是元宵节过后到清明节的这一段时间,不过因为清明时节是春耕忙碌的三四月时期,这时候人们一般抽不出时间来操办祭祀事宜,所以往往会选择在春耕之前进行祭扫;秋祭则是中秋节前后或者重阳节前后,这段时间一般是秋收过后的农闲时节,人们一来有时间,二来也可以把上半年的劳动成果供奉给祖先。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改变,客家的习俗也在不知不觉地变迁,如今清明节也成了许多客家人扫墓的日子。特别是在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后,那些离开家乡在外工作、定居生活的客家人都是趁着清明假期的空闲时间回乡祭扫,与亲人团聚

清明前后吃艾粄——不变的传统

不管客家人扫墓的日子变或不变,“清明前后吃艾粄”的这个习俗是流传不变的。

熟悉客家文化的人都知道,客家人的节日里最少不了的一样东西就是“粄(bǎn)”。

细说客家方言“粄”字背后的饮食与文化

祭祖拜神、招待客人,做“粄”是客家人最隆重、最具诚意的体现。

而客家人的粄通常是有时令之分的,艾粄(清明粄)便是清明节里最出名的一道应季食物。

春季南方气候潮湿,多毒虫侵袭,而早期倚居山林荒野的客家人深谙生存、养生之道,在饮食方面,他们将就地取材发挥到了极致。清明时节雨水充沛,而这时候的艾草也正是一年当中最清香、最鲜嫩的,客家人习惯摘取最新鲜的叶子,将它们经过一道道工序最后做成翠色诱人的艾粄,以厌时气。

故而客家地区也有了一句广泛流传的俗语,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当吃“艾”遇上扫墓,客家清明的十二时辰

清明是客家人吃“艾”的节日,当吃“艾”遇上扫墓时,客家人的清明节往往要从节前一天算起

午后雨停歇,客家族群里的女性成员们便三三两两地去到田间地头寻找艾草,将那还带着清明雨水的鲜嫩叶子采摘回来,准备做粄。

客家人做粄一般都是由几个女性家族成员或者邻里左右一起完成的,人们享受那种分工协作的团结和乐氛围,也借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加深族群内部彼此间的情感交融。

有人负责和面,有人负责馅料,有人负责修剪芭蕉叶作粄垫,一项费时又费力的工作就这样开启了。

新鲜艾叶洗净之后要在锅里过一遍开水,将艾的生涩味除去,然后捞起剁碎,再加入到准备好的粘米粉和糯米粉中开始和面。粘米粉和糯米粉的比例按个人的口感需求搭配。和面的时候和得越久越均匀,做出来的粄也就越有韧劲。

客家人的艾粄根据馅料的不同有咸甜之分,甜的一般是包黑芝麻花生白糖陷,做成扁圆状,再放入印模中印刻出精美的花纹,这种用印模加工做出来的粄也叫“印粄”;而咸的则是根据各家的口味不同组合放入肉末、笋干、虾仁、菜脯等,这种一般是不用印模印刻的。还有的艾粄是不包馅料的,人们就喜欢它纯粹的艾香味。

客家饮食习惯与山水草木相融合,即使是小小的一块粄垫都是取之于自然。传统的粄垫一般都是用芭蕉叶修剪成一个个小圆块的模样,把做好的粄放在上面,再入锅蒸。

从米到粄、从艾草到艾粄的过程要经历一系列繁琐的工序,即便几人合作通常都要花费大半天时间,但客家人绝不会因此而放弃这道美食,因为这是他们坚守传统的最后倔强。

到了清明节当天,那些身处异地的客家游子们大多会赶着天际最早的那一抹亮色回乡,与家中兄弟叔伯共同携着香烛钱宝、三牲酒礼、艾粄等祭祀用品到祖先墓前祭扫。

客家人在千年的迁徙过程中形成了二次葬的葬礼习俗,在棺木入土三至十年间,会开棺捡骨再进行一次易地安葬,所以清明节扫墓这一天很多客家人都要辗转几地祭扫。

对于分工明确的客家人来说,男性外出祭扫的同时,女性则在家中准备午宴。客家人的清明节既是礼敬祖先、追思逝去亲人的日子,也是家族成员团聚联络感情的日子,所以一席丰盛的午宴是少不了的。

客家族群向来重祖训、重传统,因此清明祭扫亦是十分隆重的日子,人们用艾粄招呼着亲朋好友,在饭桌上互诉家常,直到热闹的午宴结束,对于客家人来说清明节才算落下帷幕。


文┃拾月

图┃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