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道中医体检手册》教您自我体检——后天因素|寒热

 光头爸爸zv4kt9 2020-04-05

中医也非常重视温度,因为其反映了具体部位的寒热情况,但是寒热却有两类:

一类是主观感受的寒热,

一类是测量的体温寒热(加入这一条是因为,实际的寒热有的时候主观感受和实测体温不一致,涉及寒热的真假问题)。

《气道中医体检手册》教您自我体检——后天因素|寒热

寒热问题是出汗问题的延续,相同之处在于寒热反映了气血营卫的相对温度,不同之处在于出汗还反映了表气(毛孔)的开合状态。

发热:全局或者局部营血的温度过高

发冷:全局或者局部卫气的温度过低

正常情况下,全身各部位应该温度均匀,其异常状况如下:

《气道中医体检手册》教您自我体检——后天因素|寒热

不同部位的寒热

01 手心

发热

手三阴经络经过手心,手三阴经对应脏腑心、心包、肺的热能需要从体内(里气)上焦经过胃腑向下降,手心温度过高,所以提示胃腑温度过高

胃腑血热,而气也将被加热,很容易造成胃内津液不足,即燥化,这也是中医常讲的“水流湿,火就燥”的原理,胃腑燥化则肺内津液不足而口渴(肺之津液是从胃而来被脾蒸发而至。

《黄帝内经》讲“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胃燥则胃内津液不足,上行至肺的津液也不足,则肺内血分之热也无法通过气有效散布,造成口渴)。

当然也存在肺内燥口渴,但是不愿喝水的状态,那是因为虽肺内燥,但胃内津液充足,胃内温度不足以把津液有效地蒸发到肺内,所以肺燥而胃湿,出现口渴但不想喝水。

手心发热和手心出汗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卫气会从手心逸出,逸出后也是分寒热的。

发冷

发冷反映了胃腑营血处于温度过低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卫气就被寒化而凝结为湿,这也是中医讲“水流湿”的道理,是说卫气寒凝造成了湿气的发生。

足心

发热

足心发热反映了肾脏阳气过盛(营血温度过高)的状态,血过热则(卫)气被过度蒸发,形成了肾阴虚、阳气亢奋的状态。

发冷

足心发冷反映了肾脏阳气不足(营血温度过低)的状态,血过冷则气被凝结为水,形成了肾阳虚的状态。

腹部

发热

腹部发热代表腹腔内部营血过热,卫气是否寒化不可确定,因为存在血热而气寒、血热而气热等不同状态。一般腹部由脾脏来管辖,发热表示脾之气血被郁,郁而化热。

发冷

腹部发冷代表腹腔内部营血过冷,卫气寒化,腹部发冷就是脾之气血寒化。气被凝结为水,形成了肾阳虚的状态。

发热和发冷的症状往往是暂时的,这是因为营血、气本身是流动的,营血按照手足阴经升和阳经降的方式流动,卫气按照表里的方式内外流动,正因为流动,身体内原先就存在寒热偏颇的地方,就会被营血和卫气携带的偏颇之寒热所加强或减弱,造成寒热的症状看起来传递到了另外一个经络或者脏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