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CC 2020热点研究:PM2.5伤肺也伤心,你更需要强化降压!

 板桥胡同37号 2020-04-05

SPC是实现强化降压治疗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风险,或许可以作为空气污染较严重地区的优选降压方案。


1

PM2.5污染物不仅伤肺,还伤心

PM2.5指颗粒直径≤2.5 μm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其浓度是衡量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除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之外,还可能损伤心血管系统。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GBD)估算,全球有900万死亡人数可直接归因于环境污染,中国因室外PM2.5污染导致120万人过早死亡[1]。2017年我国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的74.2%[2]

短期PM2.5暴露显著升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对110项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PM2.5浓度升高10 μg/m3,心血管疾病(CVD)相关死亡率增加0.84%(95%CI 0.41%-1.28%)[3]

长期PM2.5暴露进一步升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阜外学者2020年发表了一项研究,纳入116972例China-PAR 项目中无心血管疾病人群,从2000年随访至2015年,研究利用卫星遥感反演技术,评价人群大气PM2.5长期暴露水平,发现PM2.5年平均暴露浓度每增加10 μg/m3,急性心梗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增加22%和51%,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增加13%和11%[4、5]

美国心脏协会(AHA)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均发布了声明,指出PM2.5暴露是导致CVD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可控因素,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也将大气污染列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明确指出PM2.5 与心血管病关联密切。

PM2.5通过多种机制升高CVD风险,如诱发氧化应激、促进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表达增加,也可引起应激激素水平显著上升,促进血压升高、炎症反应等现象。PM2.5暴露增加与接下来几天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有关,PM2.5暴露每增加10 mg/m3,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1-3 mmHg。长期暴露与血压慢性升高有关,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11%(HR,1.11;95% CI,1.05-1.17)[6]

2

2020ACC热点研究:PM2.5暴露越严重,强化降压获益越显著

SPRINT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非盲试验,共纳入9361例年龄≥50岁,收缩压(SBP)≥130 mmHg,至少伴有一种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7]

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目标SBP<120 mmHg)和标准降压组(目标SBP<140 mmHg,在135-139 mmHg之间)。研究原定的随访时间为5年,在中位随访3.26年,强化降压组主要终点及全因死亡发生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30%与25%,强化降压获益显著而提前终止试验。

此次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年会发布了SPRINT研究最新的一项事后分析[8],通过入组患者的邮编确定所在区域,基于卫星监测数据匹配不同区域PM2.5水平,分析PM2.5水平与强化降压获益是否存在关联。该研究总共分析了9,286例患者,其中1,310例患者所在区域PM2.5超过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标准,平均PM2.5为9.5μg/m3。(图1)

图1:SPRINT研究PM2.5数据获取、研究中心分布和PM2.5水平分布

研究结果显示,PM2.5越高,强化降压治疗的获益越大,与最低五分位相比,最高五分位的PM2.5水平暴露患者强化降压治疗获益幅度更大,首要终点事件降低风险达47%,卒中风险降低66%,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风险降低64%,证实了强化降压能够降低空气污染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而且暴露在空气污染越严重的患者,从强化降压治疗中的获益将显著。

图2:不同PM2.5水平强化降压和标准降压终点事件HR


3

SPC一扫阴霾,实现强化降压和心血管保护

单片复方制剂(SPC)发挥药物的协同机制,能强效降低血压和尽快实现血压达标,服用方便,显著改善治疗依从性,是实现强化降压治疗的重要手段。2018中国高血压指南推荐:对于血压≥140/90 mmHg的高血压患者,也可以考虑起始联合或SPC治疗[9]

2018 ESH/ESC高血压指南对联合治疗的推荐则更为积极: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SPC可以作为首选治疗,并优选推荐“ACEI+CCB”组合的SPC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之一[10]。2019年7月WHO更新了基本药物目录,并推荐SPC作为降压治疗的基础用药之一[11]

ACEI+CCB联合治疗在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方面具有充分的证据[12-13]。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作为ACEI和CCB药物的代表,半衰期均超过30h,治疗机制协同互补,强效降低血压,在降低心血管事件方面也累积了充分的证据。研究显示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治疗2周即可快速、显著降低血压,并能持久降低全天24h血压,12周血压控制率超93%[14]。ASCOT 研究显示氨氯地平/培哚普利可使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1%、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4%[12]

此后进行的ASCOT-Legacy研究对ASCOT受试者进行长达15.7年随访,进一步发现,氨氯地平/培哚普利可使脑卒中死亡风险降低29%,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1%,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24%。此外,培哚普利/氨氯地平长期治疗依从性好,咳嗽、水肿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均较单药治疗降低。


小  结

以PM2.5为代表的空气污染通过多重机制导致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其中血压升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SPRINT研究采用独特设计,证实了强化降压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而且暴露在空气污染越严重的地区患者,从强化降压治疗中的获益显著。SPC是实现强化降压治疗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风险,或许可以作为空气污染较严重地区的优选降压方案。

专家简介

吴海英 教授

国家心脏病中心阜外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担任高血压科副主任,病房主任。现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副理事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总干事、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高血压防治分会常委;中国高血压防治协会理事;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员;中国医师学会高血压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农村卫生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防治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高血压学组顾问;全国医师定期考核高血压专业编辑委员会委员;现任多个杂志编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