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诗家语”,为什么会读不懂古诗词?

 梧桐树边羽 2020-04-06

我们要解决读不懂古诗词这个问题,只需要分析为什么,然后针对性给出解决的方法就可以了。

诗是韵文。而古诗词则是在文言文基础上精炼提升创作出来的有节奏感、音律晴朗、押韵的文字。

所以,要读懂古诗词我们面临的第一道关卡就是文言文阅读问题。

对于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并且语文课认真听了讲,课后背诵都能完成的中国人来说,日常理解文言文问题不大,有些难度的就是文言文诗词特有的“诗家语”。

什么是“诗家语”?

其实诗这种文学体裁在分类中靠得最近的当属散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现代诗写着写着,变成了分行散文的缘故,甚至因此产生了一个新的文体——散文诗。

古诗和先秦散文、汉赋、骈文关系密切并共同发展、相互影响。但是诗和散文又有完全不同的地方,就是吟诵性(平仄)、节奏感和押韵。这些都是散文不需要具备的条件。这是在形式上的相近而不同,但是在文法逻辑上,诗和散文也有不同——那就是超出逻辑的跳跃性。

实际上“诗家语”就是在维护诗的音律性时,放弃了一部分逻辑严密的文理。我们写议论文,其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在论证过程中必须符合思维逻辑;我们写小说,其目的是让小说中的人物和事情打动读者,在叙述过程中必须符合生活逻辑;我们写散文,其目的是抒发自己的情感,再现世间和人心的美好,那么我们的行文过程就相对更注重个人感受,有很多超出小说、议论文的想法,但是在行文上,也必须保证“形散而神不散”这种文理逻辑。

唯独诗不一样。现在很多朋友对诗的形式嗤之以鼻,认为只要有情感就是好诗。但是,它必须先是诗。也就是说诗的形式还是跑在情感之前的。

那些鼓吹意境就是一切的人,你们的作品如果是诗,那当然是意境优于格式的好诗。不过很多情况下,这些作者写出来的东西根本就不是诗,全然没有意境和形式讨论的必要。

而“诗家语”,就是打破普通文法,为了形式而重组文字,营造诗词意境的文言文语言结构。

诗家语这个词是王安石首先提出来的,在《诗人玉屑》卷六中那则“王荆公改诗”有详细记载。

王仲至召试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云:“古木森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荆公见之,甚叹爱,为改作“(日斜)奏赋《长杨》罢”,且云:“诗家语,如此乃健。” 

“健”是指健康、有力、正常、好的。王安石的意思就是:“诗家语,这样改动才好。”

其实“赋”和“罢”字都是去声,不论用哪一个都不会影响平仄,同时《长杨赋》是杨雄作品,所以王仲的原句更加顺畅一些,更加符合普遍文理。为什么将“日斜奏罢《长杨赋》”改成“日斜奏赋《长杨》罢”就笔力健了,符合诗家语呢?

这里有一个结构问题,“日斜/奏罢/长杨赋”——只是一个简单的动宾结构,“长杨赋”三字也过于直露。而“日斜/奏赋/长杨/罢”在结构上更复杂,是动宾+补语的结构。而“长杨”二字更加精炼地指代《长杨赋》,在懂的人眼中,并不会造成混乱,不但句子的结构变复杂,动词“奏”的含义更加动感,有层次(奏赋)。

有很多朋友就会有疑问,这不是故意把简单复杂化,让平直变曲折吗?

从文艺创作角度来说,就是这么回事。

文艺创作的另一个本质,就是不好好说话

小说有倒叙,电影有蒙太奇,这些都是表现手法的复杂化,增加作品结构的灵活变化,不让作品陷入千篇一律的表达方式。但是大众文艺作品会在这方面寻找高度和普及度的协调性。

就好像我们平时看的文艺电影,叫好不叫座。而爆米花电影,叫好又叫座,但是绝对拿不到学院奖。其实就是深度思维、复杂表现方式和大众喜闻乐见的两方面冲突表现,一旦出现两方面都能协调,那就是可以拿奥斯卡大奖的作品了,即流行又有思想深度。

为什么王安石的北宋时期才提出“诗家语”?这是诗歌本身发展的脉络所决定的。有了盛唐大量的诗歌积累,宋人开始在文学形式上发掘、研究,逐渐归纳总结出各种表现手法,也开始逐渐脱离文字本身的功用,进行纯粹的艺术性的追求。这种追求其实从中唐就开始了。盛唐时期李白、杜甫他们更多地是在进行诗歌体裁规范(近体格律)下探讨内容的表达,达到了后世诗人无法超越的境界。所以中唐、晚唐、宋代的诗人们都是在诗的范畴内不断地寻求突破,同时对前人的各种写法做出总结。

为什么我们觉得盛唐的诗是最好的?这一点能够得到不论专家还是普通老百姓的认同?

因为盛唐时期诗歌内容向上,诗歌格式成型,同时在文理上有而不执。

什么是有而不执?用到诗家语上来说,就是形成了各种表现手法来维护音律的精准,但是并没有刻意地去进行归纳和改造。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削足适履”的行为发生,盛唐诗的形成都是正常的,像“不及汪伦送我情”这类的诗歌,放在宋人的眼光中,也许和打油诗的界限仅仅有作者是李白这一丁点区别。

从中唐韩愈开始,散文入诗、写诗桀骜突兀,到李贺的用词浓墨重彩、光怪陆离,再到李商隐的朦胧晦涩,其实在音律上都是清朗、完美的,只是在格律的大原则下,利用文字本身的意思和字词之间的不同搭配打造出各种不同于盛唐的文风来。实际上这就是“诗家语”在诗中的应用,只不过大家都在摸索,没有提出明确的概念来。

而这就是“诗家语”下,内容和形式的天然协调,流行与深度兼备,盛唐诗是稳拿中国诗歌界奥斯卡的。

直到王安石,就正式提出了“诗家语”的概念。

“诗家语”就是我们普通人要读懂中唐后诗歌的最大问题

首先要进入文言文语境,然后还要跳跃地、混乱地去理解前人为了音律做出的文理改变。

很多人卡在第一步,更多的人卡在“诗家语”这个第二步。

而对“诗家语”的正确理解,不仅仅是结构的打乱和复原,还附带了大量用典、时代知识。我们不论是那一块缺了,都有可能造成我们对诗歌无法正常理解。

所以,我们现在来看文言文诗歌,其实也可以将“用典”、“时代知识”统统归入“诗家语”范畴,把它定位成我们无法理解诗歌的第一拦路虎。

回到“长杨赋”和“长杨罢”,其实王安石做出这个改动,最重要的理由应该是因为“赋”字是“闭口呼”,而“罢”字是“开口呼”,我们在读这两个字的时候,就会明显感觉出来“罢”字声音更加清凉、悦耳,在这里,音律选字就不仅仅起到一个仄声收尾的作用,同时还代入了创作者的感情。为什么声音如此清亮?因为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心情是愉悦的,所以音色志气高昂,就更加符合诗人当时的精神面貌。

“诗家语”的目的是维护音律和谐,最终目的还是正确地传达创作者的情感。

至于造成读者觉得文法结构的混乱或者对意思的不理解,如“长杨”是什么,可能今天很少有人能联想到《长杨赋》,这些东西在诗人创作的时候并不是没有考虑,而是在当时这并不是问题。

我们今天读不懂“诗家语”,更多的原因还是我们历史、文化知识的匮乏。

当然也不可能要求今天的我们去了解每一首诗背后的故事,这也是诗词赏析文章存在的理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