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养不出内心幸福的孩子,家长要懂及时退出

 wenxuefeng360 2020-04-07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星期天去朋友家串门,朋友的妈妈刚好打电话来,电话内容大概就是关心一下她,告诉她一些教育孩子的问题,同时要对她要买车的决定提一些建议之类的。朋友说到,最近她要准备买车,于是妈妈就一直很关心,总是对自己建议这些建议那些。朋友说:'从小到大,我感觉妈妈一直都在在我身旁。总是对我做的事情说这说那的,有时候也会干涉我的一些决定。有时候我感觉有点无奈。'

这让我想起来上次带孩子去看医生的时候看到的一幕: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去看医生,女儿大概9岁左右。医生问孩子哪里不舒服、有什么感受,妈妈在一旁全部都代替女儿回答了,女儿全程就很少说话。

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就和朋友的妈妈以及在医院看到的这位妈妈一样,他们总是围在孩子的身边,不断地提醒孩子应该怎么做、关心孩子,他们无时无刻不停留在孩子身旁,恨不得对孩子寸步不离。

这样的父母,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的'边界感'较差,不懂的怎样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关系与距离,因此,他们付出了自己认为的最大的关心关爱,其实在子女看来,父母这样的爱有些重了,总感觉被父母束缚着,无法逃离。所以,作为父母,应当重视一下'边界感',才能正确保持与孩子的距离。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养不出内心幸福的孩子,家长要懂及时退出

父母的'边界感'有多重要

'边界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词,也叫'边缘化',实际上是一种分清两种物体有关联而明确各自属性的认知。父母的'边界感'表现在心理与物理上的与孩子保持距离,给孩子自己的空间。

1、 父母的'边界感'是孩子隐私的保障

父母拥有'边界感',会主动给孩子营造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孩子能够有自己的隐私。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同时他们也需要有自己的成长环境。小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也会有隐私意识,比如,上厕所的时候,不希望被人看到、换衣服的时候,也会偷偷躲起来自己换。因为他们希望自己不想被看到的部位或者做的事情不要被别人看见,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有了隐私意识。

父母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理解孩子,在孩子希望自己的隐私得到尊重的时候就主动与孩子保持距离,满足孩子的隐私感,孩子就能够感受到受到了尊重,自己的隐私得到了保障。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养不出内心幸福的孩子,家长要懂及时退出

2、 有'边界感'的父母能够培养出独立自主的孩子

父母的'边界感'会引导父母适当离开孩子,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而不是总是盯着孩子做事。有时候孩子希望自己完成一件事情,不想要有人看着,这个时候父母离开,孩子才会真正去做。

父母懂得适当离开孩子,能够为孩子自己完成任务留出更大的空间。当孩子要吃饭的时候,父母让孩子自己吃,让孩子明白吃饭这件事情是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完成。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父母不要围在孩子的身边,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当自己来完成。

父母让孩子更多地独立完成任务,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够让孩子更加独立自主,不会事事依赖父母。

3、 '边界感'让家庭氛围更浓郁

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就出现,当孩子想要有自己的空间的时候,父母便暂时离开,给予孩子更多的独立空间与时间。这种相处模式下的亲子关系会更加融洽。因为孩子知道自己受到了尊重,有自己的独立时间与空间。同时孩子也会懂得,父母与自己能够保持好距离,自己不会对父母的包围感到压力。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养不出内心幸福的孩子,家长要懂及时退出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是这样的

1、 孩子没有私人空间

孩子总是在父母的身旁,孩子做点什么事都有父母监督着,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行动。孩子希望自己的隐私得到保护,希望父母能够给自己一些空间,但是父母却没有,总是围绕在自己身旁。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心理压力会大大增加。

有的父母缺乏'距离感',在孩子很大的时候,仍然在孩子面前换衣服,上厕所不关门、与孩子一起睡等等。父母认为孩子还是孩子,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做这些是正常的。但是,父母这样做,会让孩子对于隐私意识变得淡薄,对于自己的保护意识也会降低,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养不出内心幸福的孩子,家长要懂及时退出

2、 孩子抗挫能力有限

父母总是围在孩子的身旁,孩子一有问题,父母就会帮忙分析甚至帮忙解决。长期下来,孩子会变得依赖父母。孩子会认为,父母就在自己身边,只有有困难父母就会帮助自己。一旦需要自己受到了挫折,孩子就受不了。

长时间在父母的庇护下,孩子失去了对挫折的感知,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抗挫能力变得很弱。生活中的挫折不可以总是有父母来解决的,抗压能力低的孩子,在生活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3、 孩子的人生缺乏自主感

看过电影《囧妈》的人都知道,影片中徐峥的妈妈总是围绕在孩子身旁,时时刻刻监督着孩子,孩子长大了也不放过,还是时时刻刻盯着孩子。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行动轨迹,父母如果总是去干涉孩子的事情,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感,让孩子感觉到受到了束缚,自己的能力无法得到施展。

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来主宰,父母只是需要在一旁适当指导就可以了,而不是时时刻刻盯着孩子,监督着孩子。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养不出内心幸福的孩子,家长要懂及时退出

家长懂得及时退出,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1、 适时退出,给孩子独立自主的空间

明智的家长,应当给自己多留一些时间,同时,也为孩子创造更多独立的时间与空间。

孩子在幼年的时候,父母不必一直将孩子抱在怀里,可以让孩子在一旁自己玩,父母不要去打扰他。当孩子有危险或者孩子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再出现。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去做属于自己的事情,也能够拥有自己的时间。

孩子在青年时期,父母更要与孩子保持距离。青年时期的孩子有太多的隐私需要保护了,这个时候父母就要适当退出,不去打探孩子的秘密,窥探孩子的隐私。

孩子长大能够独立生活的时候,父母不要干涉孩子的决定。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是大人了,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与行为意识,父母的意见只能当做参考,而不是命令。这个时候孩子的人生道路需要自己去走,幸福需要自己去创造。

2、 给予孩子充分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

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同样重要。物理空间表现在父母在生活中应该多让孩子自己无玩,或者自己去完成一项任务,不要有父母的陪伴。放手让孩子去做,能够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

给予孩子精神空间则表现在父母去过多去干涉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有自己的选择权利。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养不出内心幸福的孩子,家长要懂及时退出

3、 不替孩子做主,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孩子遇到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父母要及时将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同时,要让孩子懂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比如,孩子打碎了别人的东西,要由孩子在父母的指导下自己去道歉并且想办法弥补伤害,而不是由父母出面解决问题。

我是小B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