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一证二方”探微

 谢氏平和堂 2020-04-07

《金匮要略》“一证二方”探微

赖海标

《伤寒论》的条文叙述方式多是方证同条,前证后方,方随证出,其方前多标有:主之、宜、可与、不可与等字样。有学者将《伤寒论》中的主之、宜、可与、不可与等几种情形,对应于肯定、次之、再次之等不同方证契合程度,而对于“不可与之”的,应采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方法。《伤寒论》多是一证一方,即使个别一证二方的,文中也作了鉴别,如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金匮要略》中有五条条文是一证二方的,分别见于“胸痹心痛短气篇”、“痰饮咳嗽病篇”和“水气病篇”,仲景均未作鉴别说明,容易令读者如坠云雾。如下作一简述,以求教方家。

1、“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五)

本条论述胸痹虚实不同的证治。胸痹为胸阳不振,痰浊水饮上居胸位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短气,或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或见心悸、喘咳,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症。胸痹偏实证可用“胸痹三方”:栝蒌薤白白酒汤为治疗胸痹的基本方剂,其辨证使用的关键是胸背痛、短气。栝蒌薤白半夏汤主治胸痹而痰饮壅盛,胸部闭塞较甚之症。枳实薤白桂枝汤证病机特点是在痰浊上犯,胸阳痹阻的同时,气滞现象较为明显。胸痹偏虚者,可兼见四肢不温、倦怠少气、语声低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弱迟等症,为中阳衰弱所致。寒凝气滞,宜健脾益胃,振奋阳气,以消阴霾,方用人参汤。同为胸痹,因其有偏实偏虚之不同,故仲景在本条立通补两法。前者多由停痰蓄饮为患,故当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以荡涤之,属“急者治其标”;后者多由无形之气痞为患,故用人参汤以温补之,属“缓者治其本”。人参汤的组成、剂量和理中汤完全相同,从唐·王焘《外台秘要》在枳实薤白桂枝汤后注“理中汤亦主之”来看,可以肯定人参汤就是理中汤。

2、“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六)

本条论述胸痹轻症偏气滞和偏水饮不同的证治。胸痹既是一个病名,也是对病位和病机的概括。痹者,闭也,即痞塞不通之意。不通则痛,故胸痹是以胸痛为主症的。胸痹原有胸痛短气之症,本条突出“气塞、短气”,可知此症在胸痛的同时还以气塞、短气较为显著,所以仲景总结出以上二方对症施治。两者同由饮阻气滞所致,但在病情上有所区别。证属饮邪偏盛者,多兼见咳逆、吐涎沫、小便不利,治宜宣肺利气化饮,方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如证属气滞偏盛者,多兼见心下痞满、呕吐气逆等症,治宜温胃理气散结,方用橘枳姜汤。水饮和气滞互为因果,临床上有时很难截然分开,可将这两方合而为用。

3、“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十七)

本条是对痰饮病偏脾虚和偏肾虚的不同证治。“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痰饮为阴邪,治疗当用温热药以化之,但强调用药应适度,“和之”即是说用温热药不可太过。“短气”即气短,阳气不足所致;“微饮”即饮邪不甚;“当从小便去之”,治疗方面强调要利小便,使饮邪从小便出,具体治法有温中和温下之别。日本名医丹波元简《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云:“盖苓桂术甘治胃阳不足,不能行水,而微饮停于心下以短气;肾气丸治肾虚不能收摄水,水泛于心下以短气。必察其人之形体脉状,而为施治。”偏脾阳虚者,治宜健脾温运中焦,可用苓桂术甘汤;偏肾阳虚者,治宜温肾化气利水,当用肾气丸,使肾中阳气蒸腾,饮化随小便而去。

4、“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二十三)

本条论述溢饮偏寒和偏热的证治。《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谓之溢饮。”溢饮的病位,多在四肢肌表,可表现为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多因感受外邪,肺气闭郁,汗出不畅所致。治当发汗解表、利饮行水。溢饮之病,有外感风邪、内有郁热和外感风寒、内停寒饮之别,前者用大青龙汤发汗解表、清泄内热,后者用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化寒饮。小青龙汤虽为表里两解之方,对于没有风寒表证,只有水饮内停者也可用。“小青龙汤虽为外解表寒,内散水气,表里两解之方。然而对于内证的寒饮或咳或喘等证亦有疗效。这是因为寒饮之证,寒与饮凝,岁月一久,表证已去,小青龙汤对此内散寒邪,温化水饮,而不需达表为汗。(刘渡舟《水证论》” )但大青龙汤治疗里有烦躁郁热,则一定要伴有表郁无汗证。

5、“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二十五)

本条论述皮水表实偏热和偏寒的证治。《医宗金鉴》云:“里字当是皮字,岂有里水而用麻黄之理,阅者自知是传写之讹。”《外台秘要》亦作“皮水,一身面目悉肿,甘草麻黄汤主之。”据此观之,里水应为皮水之误。若皮水挟热,内热逼迫津液,或兼有汗出,可选越婢加术汤发散水气,兼清郁热。皮水初起,或素体阳气不盛者,水气滞留皮下,但无郁热,可用甘草麻黄汤宣肺发汗,利水和中即可。甘草麻黄汤主治“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急性浮肿病非麻黄发汗不可,故重用麻黄(方中麻黄用4两)宣肺发汗,利水平喘,甘草和中扶正,且防麻黄发汗太过,合用以治水气夹风寒表实的皮水证。

温馨提示:

本公众号文章旨在学术探讨与学术交流,不建议直接使用文中治疗方法,如需使用应咨询医生为好,谢谢理解和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