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逃离”城市,只为追逐故乡的春

 金烏焚書 2020-04-10

本文参加了【咏春】有奖征文活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

       小时候读书时,经常朗读的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突兀的出现在斯图亚特的脑海,而此时的斯图亚特正在江西发往上海虹桥的高铁上,刚离家搭乘高铁返回城市的斯图亚特,切身的感受到对父母亲人及故乡的恋恋不舍。

 斯图亚特,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是土生土长从农村里爬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在上海工作,由于工作的缘故,近年来鲜少回家,即便回家也不是春天。

 前一段时间,国内的本土疫情得到显著控制,国家的管控相对松了一些,斯图亚特便趁着无事的时候,去了公司附近的公园,在那里斯图亚特感受了一下城市的春。

 城市的春,与农村的春相比,少了宁静,多了喧嚣,听不到虫叫鸟鸣,看不到白云蓝天,有的只是喧嚣的看客,簇拥在繁花盛开的樱花树下,争相拍照,在他们眼中,这或许就是最浪漫的诗情画意,春意绵绵。

公园里繁花盛开的樱花

       然而,作为土生土长从农村出去的乡下人,斯图亚特只能够可怜兮兮的感受到稀薄的春意,那种感觉好像春姑娘不太喜欢城市似的,几乎找不到春姑娘那种春拂大地,万物复苏的痕迹。

       幸运的是2020年清明节,国家放假三天,斯图亚特果断的购买了高铁票,搭乘上海虹桥至江西的高铁,历经三四个小时的车程,狂奔上千里,顺利的回到了江西故乡,赶在父亲叔伯及堂兄弟姐妹们还没有上山扫墓前,回到了家。

 按照斯图亚特老家的习俗,通常吃过午饭,方才上山扫墓。清明4月4日那天,天气不错,没有下雨,这给亲爱的乡民们上山扫墓增添了许多便利。斯图亚特陪同父亲,连同其他亲人一起上山扫墓,恭恭敬敬的给早已仙逝多年的祖父母上完香后,尽了孝子贤孙该尽的孝道后,斯图亚特便开始了单独行动。

 俗话说的好,清明要踏春。斯图亚特难得回乡,自然是少不了寻找那份童真时代对春姑娘的记忆。

 站在村里的水泥马路上,望着村口的千年古枫,不知道什么时候,它脱离了冬季的落寞,披上了春天的绿衣,满身的绿叶,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出呼啦啦的欢呼,仿佛在向春姑娘招手,感谢她的恩赐。 

村口处的千年古枫

       矗立在细小柔软的田埂上,望着面前如明镜般清澈见底的水田,看着里面映射出来的蓝天和白云倒影,斯图亚特都有种错觉,仿佛“人在天上,云在脚下”。

 在斯图亚特不远处的田野上,隔壁家的徐伯伯正一手握着犁尾,一手握着小竹棍和缰绳,吆喝着、操赶着自家养的黄牛,忙着春耕,准备种下开春后的第一株莲藕。

 漫步自家老屋的后山,看着茁壮生长的野草,斯图亚特感受到了春天特有的勃勃生机,而在这野草丛中,斯图亚特发现了一种特别熟悉的植物,那就是桑树。

 此时的桑树,早已经是绿叶长满枝头,而斯图亚特的思绪却倒回了十几年前,那个孩提时代,不管男孩女孩,大家都喜欢豢养一种小宠物——春蚕。

 清楚地记得,细小的春蚕从蚕籽中孵化出来,斯图亚特撕开一小块的纸张,卷成小小的针状,然后轻轻的把刚孵化的春蚕移到干净、没有水渍的桑叶上,看着它一天天长大,看着它吐丝结网成蚕茧,看着它破茧化蝶,然后交配育种,直至死亡。

 每当这个时候,斯图亚特都得感慨生命的真谛,赞叹春蚕的敬业精神,也少不了要吟诵一遍那脍炙人口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漫步后山之际,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山中的竹林,此时的春天,春姑娘借大山之手,赐给了生活在农村的村民一种来自大山的馈赠,那就是有着“山珍”美名,可与“海味”相媲美的春笋。

竹林里,拔地而起的春笋

       清明期间,春雨连绵,蛰伏四载的竹笋争先恐后的从泥中破土而出,这个时候,通常都是村民采挖春笋,加工卖钱的好时节,而城市里面能够吃到的春笋,都是通过各种运输途经,从农村调运而来的。斯图亚特虽然也会挖掘竹笋,但与那些老一辈相比,自然是拍马也赶不上了。

经初加工而成的锥子笋,因其外形如锥子而得名

       经过此番的清明扫墓,回乡踏春,斯图亚特心满意足的与春姑娘来了一次近距离的邂逅与拥抱,带着对春天的美好记忆,带着故乡大山的馈赠——竹笋,踏上了回城之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