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新用户56909953 2020-04-11

春秋文化之孔子

小编说

从本周开始,我们带领大家穿越回百家争鸣的时代,了解先秦诸子的思想内涵,理解我们身为中国人的依据——中华传统文化。说到百家争鸣,自然要先从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谈起,孔子的思想在中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

——图片来自北大阎步克老师《中国古代史》课件

 

先秦诸子的思想源泉

——图片来自精华学校宋炳辰老师的讲义

政治思想:仁与礼

①德: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探究三代因革历史→崇拜周公政治,以“周礼”为准,“正名”(正定名分,各安其位,遵守自己的本分)→“德”“礼”为首要统治手段,在“政”、“刑”手段之外→用法先王,行德治的方法稳定社会,减轻人民痛苦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②仁与礼:要实现“德治”,必须提倡“仁”(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者爱人”,终极目标是“克己复礼”,通过各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行。

——图片来自北大阎步克老师《中国古代史》课件

作为仁者,对消极的方面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对积极方面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是“仁”的极致,实际无法实现,但有利于缓和矛盾,实现稳定,

盖儒家以民为政治之目的,以道为生活之标准。故责礼于君,责忠于臣,责慈于父,责孝于子,君主无绝对之权利,上下负交互之义务。子虽无叛父之理而臣则有正君之分。臣民之顺从与否,以君主之有道与否为条件。韩子之尊君则与此大异。其势治之说,不问君主之行为如何而责臣民以无条件之服从。于是君主本身遂成为政治上最后之目的,惟一之标准,而势治亦成为君主专制最合逻辑之理论。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15-216页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降重民重仁的思想。

“仁”强调“仁者爱人”,侧重处理人与人的伦理层面,强调人的同等性; “礼”强调“克己复礼”,侧重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政治层面。同等性重于等级性,故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伦理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小结

宗教思想:人间性

虽宣扬天命(在天上指“上帝之命”,在人间是周天子之命),但“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对鬼神持怀疑态度。

 “我们对待死者,若纯依理智,则为情感所不许;若专凭情感,则使人流于迷信,而妨碍进步。其有折衷于此二者之间,兼顾理智与情感者,则儒家所说对待死者之道是也。依其所与之理论与解释,儒家所宣传之丧礼祭礼,是诗与艺术而非宗教……诗与艺术,所代表非真实,而亦即自己承认其所代表为非真实,所以虽离开理智,专凭情感,而却仍与理智不相冲突。诗与艺术是最不科学的,而却与科学并行不背。我们在诗与艺术中,可得情感的安慰,而同时又不碍理智之发展。”

——(1928年《燕京学报》第三期:冯友兰《儒家对于婚丧祭礼理论》,转引自《三松堂学术文集》135—136 页)

教育思想

以礼、乐、诗、书教育学生,

大半生从事教育活动。

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推广私人讲学

打破“学在官府”,在一定程度上为战国社会变革奠定人才基础,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推动了学术下移、庶人议政的发展趋势。

——图片来自北大阎步克老师《中国古代史》课件

②教学实践:重视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敢于质疑但不轻下判断;重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耻下问”

③教学方法

<1>学思结合:”强调学与思关系,学习与复习的结合:知识获得建基于常复习、练习

<2>启发教育: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   “举一反三”“不愤不启”

<3>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程度、个性特点教育→培养各具专长的人才

④培养目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图片来自北大阎步克老师《中国古代史》课件

在我国教育史、选官制度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打破商周以来选才任官的贵族性、宗法性,

是春秋后期的社会下层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反映

⑤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其大部经整理或删、编

从教治国的重要工具,

研究古代典章制度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整理、保存文化遗产

评价

①强调和谐、友爱、克己、为人、团结、凝聚群体主义道德,三大教育观,影响巨大

②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值得总结其思想。

一张图理清孔子思想的源流及内容

——图片来自精华学校宋炳辰老师的讲义

编辑:王伦立 殷晓彤

负责:周六、周日

 

历史学科教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