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满分作文赏析:厨房里的微感动

 温暖2016 2020-04-11

厨房里的微感动

河南一考生

厨房里一阵窸窸窣窣、叮叮当当的声音将我从睡梦中惊醒,“干什么呢,大清早的,惊扰了一帘幽梦。”我一边侧身换个舒服的睡姿,一边暗自嘟囔。好不容易过大周末,真想好好地睡个大懒觉。(开头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

(突破要领之一:以悬念开头,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阅卷老师的兴趣,获得最好的印象。)

“你动作慢一点,别弄得到处叮当响,孩子正睡呢。”听得出妈妈在小声地嗔怪爸爸动作的粗笨,要知道爸爸是一位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干起家务活,笨拙地要命。果然,厨房里顿时静了下来。想要再次进入梦乡,却发现睡意全无。厨房里隐隐约约的说话声,丝丝缕缕地飘来,屏住呼吸,听得真切。(以爸爸妈妈在厨房里的小冲突写起,小插曲情节曲折,吊人胃口。)

“下个月就中考了吧,看着孩子熬夜学习到半夜,看着就心疼。学习压力那么大,真苦了孩子。”妈妈心疼地说。爸爸语气乐观地说道:“没事,不看是谁家的姑娘。快了,熬过这一个月就出头啦。”我听后有些暗自得意,牙缝里挤出一个字“切”,爸爸又在自夸了,不过呢,他的话我就是爱听。“今天咱们全家去海洋馆游玩怎样?让孩子放松放松。”“不行,学习这么紧张,又是紧要关头,千万不能放松。”妈妈的话,似一盆冷水浇在我异常兴奋的心头,瞬间我的脸上密布乌云,只差大雨滂沱了。“你懂啥啊,小考小放松,大考大放松。放心,咱姑娘知道怎么安排,她会把时间补回来的。”爸爸急忙向妈妈解释,“咱姑娘是什么样的性子,你还不知道?”“我就是怕她万一考不上重点中学。到时候说什么都晚了。”“我相信咱姑娘游玩回来一定会加倍努力的。听我的没错。”(精彩的人物对话,细腻的心理描写,将人物的思想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细节写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使得真情具体可感。)

(突破要领之二: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细致的描写,能够将人物的心理情感表现得情真意切,收到如在现场的真实效果。)

眼角微湿,一股咸咸的东西从嘴角流过。心底泛起阵阵感动的涟漪。一次偶然的偷听,在微感动里享受着浓浓的父情母爱。(描写细腻入微。)

厨房小天地,父情母爱大舞台。(言简意赅,凸显主题。)

(突破要领之三:篇末用精练的语言,言简意赅地总结全文,更能突出中心。)

【本文思路图】

开篇(睡梦惊醒)——主体(①厨房小插曲;②父母争论情感起伏;③微感动父情母爱)——结尾(总结全文,突出中心)

【选点·学点·用点】

◇学习要点

这篇考场佳作“厨房里的微感动”,以其描写细腻、线索清晰,博得了阅卷老师的眼球,获得了满分。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考场记叙文写作往往以情感取胜。这篇作文,考生在描写上颇下了一番苦心,对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对话,“我”的心理活动,作了细腻的描写,凸显了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精彩细腻的描写,在还原现场的同时,更能以情感真挚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2.时间为序,水到渠成。这篇考场作文以时间先后为序,由睡梦中惊醒写起,接着写厨房里爸爸妈妈的对话,最后写自己的感动。按照事情发展变化的时间顺序来写,使文章脉络条理,线索清晰,层次井然有序,

◇背诵要点

①第三段中精彩的人物对话及心理描写,重在模仿运用,学会写人物对话和人物心理描写。

②第五段精彩的对比总结句,仿照这种写法,为作文的撰写一个篇末点题的好结尾。

◇突破要点

1.人物对话,不忘情态。作文中,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最忌将人物所说的话不加分析地简单罗列。该考生精心选取爸爸妈妈之间的一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对话,在进行语言描写的同时,不忘抓住爸爸妈妈说话时的情态,以更准确地刻画其心理,如写妈妈对爸爸的责怪时用“小声地嗔怪”写妈妈说话时的样子。这样,文章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2.选好顺序,条理清晰。记叙文写作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写作顺序,都要注意结构布局,否则文章就会结构混乱,不知所云。在这篇作文中,考生截取起床前爸爸妈妈在厨房里的对话的一个场面,以对话的展开、发展的先后时间为写作顺序,安排了两组对话,一处高潮,这样就使文章结构条理清晰,情节一波三折。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温暖”、“有你真好”、“懂你”、“难忘的时刻”等作文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