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 这篇专门写一下静观的作用,找到静观的方法。附一些静观的讨论,希望给大家一些启迪。 从明心见性开始说起 首先,很多人把静观误认为是“旁观”,即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看着自己在做、在想什么,这样观可以方便收拢心神,提升专注度,改善一些身心习惯,可以觉察到等等,熟练掌握后,也有很多“利益”,这种按佛教名词俗称明心。 但是静观并非如此,老子曰:吾从无量劫来,观心成道。静观是指找到了那个承载一切发生的本体,自己安住在本体中。无论说话,走路,吃饭都在安住本体中,修行在平常生活中,一切的衣食住行都不影响修行,静观稳固后,日常生活和静观完全不冲突矛盾。 后来发现,静观和佛教的名词,见性,是一样的。举个例子,静坐中见到某些景象,或者身体发生了某些体感,或者一段安定后有怎样的人生感悟,这些并不是静观/见性,而是静观/见性所观照/见的本体所承载发生的,是入静后的一些体验,总之,有一个对象化的东西肯定不是本性,ta不是任何被见的东西,而是见本身。静观,是安住在本体上。 静观的利益 不仅仅是利益,利益这个词仅仅是希望大家多加实践,对身心有改变,因为利益非常非常多,所以仅仅列举几条: 1,方便丹道的入手,具体从后天入先天,找玄关一窍,找元精元气元神,炼神还虚,如果明白了静观,看起来神秘的名词,实践起来很方便找到。 2,面对人生的挫折,困难,各种不得意,求而不得,心理的各种障碍烦恼,绝好的利剑可以斩断这些。即使心田困苦不堪,心灰意冷,也可以通过静观,安住本体上渐渐扭转身心。得现自然。 3,对学习技能帮助很大。尤其是应用天道类的技能。明白了静观,再学东西,比如风水,学起来就很快,周易就很快。这个快,类似于让发明风水的前辈教你,几天就可以教会你原理,周易,相当于文王教你,直至核心的原理。 4,通气脉、养精气神、对自身智慧的开发、各种情感的觉受都会敏锐增益很多 找静观的方法 之前写过一篇,大家可能已经阅读过了,有的同修找到了。有的同修没有,如果详细实践过多次那些方法,仍然无果,今天再分享一个方法。 可以通过凝神调息来找。 具体操作有很多很多变形,大家明白了原理,可以生活中运用智慧,来发现。一个是随缘的分享,如下: 和同修聊天,问这种状态是不是静观。 突然想到一个方法,就告诉了他,你说的前半段,我觉得是,后半段,不用管一元,不用管提升不提升,如果你静观,别人说你做错了或者你怎样怎样不好,你无法判断,这时候,如果你盯住他,感受他讲话的每个字最后的儿音,只注意这个,那个状态,就是静观。 这个方法的重点是凝神,要点不是找儿音。核心的是这个转变,熟练之后,日常到处都可以进入静观。平常,别人批评你,讲你怎样怎样,会有情绪,心里会有一个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出现,会凝固到这个事情上。如何从这里找静观?你就把那句话放长,找儿音,比如对方讲,你是全村最胖的,平时我们会针对这句话做判断,现在,用陌生的方式,安住到这句话本身上来,分解开来,泥儿~石儿~犬儿~存儿~坠儿~旁儿~德儿~,然后,这个分解的过程,就能体会到本心本然状态,从情绪里头,转到静观,然后该干嘛干嘛 你看自己念儿音的时候,那个类似呆呆的思忖的过程,就是凝神的过程,不是情绪判断的跟随的,渐渐深入,就有机会体验到一刹那的那种本然,那个,就是静观。然后放到生活中,走路,吃饭,慢慢习惯后,时时刻刻静观 如果专门的静坐,把意识集中起来,调整呼吸安稳,渐渐的,身心大定静,也可以找到静观的体验,是“修行”的方法找。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入道,明白静观的机会,别人喊你名字,你无心的一声回答,哎,那个一应,既不昏沉执着空境又不散乱飞驰,自然本真的一个状态,就是静观。 难点就是守住,运用在平常,便不可思议,大道至简,真的是,至简。 感恩 一些同修关于静观的实践经历: 挂掉电话后我模仿业主的职责时用群主说的那个儿字音,没模仿完自己都不想再模仿下去了,业主那个话的意思在这个过程里被淡化了!很好用! 也分享一下这段时间的经历。 我也是18年进的群,感受最受益的就是“静观”。 一开始,我散乱到在一天中【知道自己,记得自己】2-3次都很难。 我开始用上下班坐车的时间记录,数自己能【知道自己在车上】几次,开始的记录是2-3次。。 后来,上班的路上有一棵树,我以这颗树为目标,每次看到它,知道自己在路上,回到当下。。 这时候还不是静观,仅仅是很粗糙的,知道自己来到了当下。 几个月后,我能在车上知道自己10次以上了。 再后来,这种知道当下可以连续一会儿了。 走路的时候,尽可能的保持这种知道。 我一周会练习4-5次左右的瑜伽,在练习中感知身体。 于是我把感知身体也加入到 ,当下之中,当我知道我在这里,同时知道身体也在这里,感知身体的每个部分。 后来,我开始注意那个短暂的空间了,这个空白偶尔会有几次。但就像群主说的,知道了,就慢慢的练习延长它。 还有群主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得,唯手熟尔。 多练习。[握手] “静观目前我用得最多的辅助技巧是,轻度憋气即强制缓慢呼吸”——这段有同感 之前站桩打坐都知道有时候会呼气之后很自然地稍微停顿几秒再继续(非常自然,不憋气,不用过后猛吸弥补),一些宝瓶气课程里面也会说到这叫空持气,对提升宝瓶气非常重要 体会到什么是静观以后最近静观比较多,有时候静观非常专注而身体又在站桩或者打坐保持特定姿势,也会不自觉地停止呼吸(不怎么憋气,自己一般都是呼出很多以后才愿意停,更接近空持气) 刚看完公众号,突然想到为什么有些女生容易遇渣男,其中原因之一是容易被花言巧语且陷入花言巧语,这个时候非常适合掌握静观 @一 遇到渣男,静观没有很长时间的积累,很难运用。而平时静观久了,对方的心绪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知道,自然趋利避害,而且静观久了,很难形成互动,方法看你是圆的似有似无的,找不到可以入手的一个点 分享点自己最近在做的吧。主要是动中观,尤其上下班来回骑车,老有感觉了。不用引导辞当然也随时可以,类似于发呆,但安住深度很一般,也很容易引回到觉知呼吸上。最近常用的引导辞是“蜡烛爱吃煎饼果子吗?”😂😂好用极了,一天能用几十次 虽然都是很短暂的体验 今天路上骑车试了一下《当下的力量》里面,“让我看看接下来会冒出来什么念头?”保持聚焦,果然念头纷涌却不成型,还没冒出就已消失,保持时间稍微能到几秒钟。开车的时候更有意思。最早觉得开车很累,哪哪不舒服。后来把觉知落回身上,用注意力有意地去放松那些紧绷的部位。现在开车(不太堵,基本畅通的情况下),发现开车时候很容易静观,静观就是了,身体自己就知道该干啥,该打灯该看后视镜该调整一下姿势,根本不用操心啊,我静观我的,身体开身体的车,真心不累也不紧张 分享下,发现静观也不是一步到位的,是循序渐进的感觉。敏感度,感受,效率都会随着时间还有技巧改变。而且发现如果坚持某一种方法开启静观,时间久了这个方法会变成一个思维模式,成了'想'静观,会紧张。所以开启的方式可能是生活中的任何,关键是放松和不动脑子。 分享一个日常,之前有严重的睡眠障碍,也是用把自己扔床上啥也不参与,在没接触修行里各种理念的时候,有一次睡不着时想到,大自然的动物们,小孩子们睡觉就是睡觉,它们不会给一个再天然日常不过的睡觉加上那么多的附加想法,连“睡觉”这个词都不会附加,机能身体上赶到困了就躺着闭着眼睛,就模仿了那个状态,好用,但那时候不知本质原理,一下子就回到原样 后来,接触修行理念,学着去做,自己琢磨,后来用过的方法和什么太玄功睡功差不多,就算睡前脑子里炸开了花一样活跃,也不去管它,它炸开花,就让它炸着,治病各种实际生活里也是用这个…还有好多都是,其实运用到生活里的很多原理最终都是静观不参与,各种功名字是不同 本质贯穿着去运用的方法… 静观就是各种时刻,拉回来。静观这种。不用刻意在什么时间。群主经常说完一句。后面加两个字。静观。 感恩 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