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博士说: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您知道吗?

 钱首相小泉 2020-04-12

大家好!我是 Dr李,中医博士后,骨伤专家。

坐骨神经痛,很多人都听说过。

但是它的原因您知道吗?

干性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不在腰椎,而是梨状肌的刺激压迫。

梨状肌的损伤,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导致了坐骨神经痛。

中医博士说: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您知道吗?

梨状肌和坐骨神经痛

1、梨状肌在哪里?

梨状肌在臀部,是臀部深层的一块小肌肉,起于第2-4骶骨外孔外侧缘,止于股骨大粗隆。

主要功能是与臀部内外肌群及其他肌肉配合,使大腿外展、外旋,并受骶丛神经支配。

梨状肌虽小,但位置极为重要。它向外下穿坐骨大孔,将坐骨大孔分成梨状肌上孔及梨状肌下孔。

坐骨神经大多经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至臀部,但是有部分人的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上孔穿过。

中医博士说: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您知道吗?

2、梨状肌损伤有什么症状?

梨状肌损伤也叫梨状肌综合征,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坐骨神经走行区域的疼痛。

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

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

持续性疼痛由腰臀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

简而言之,疼痛的位置臀部为主,可向下延伸,一直到脚踝。

中医博士说: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您知道吗?

坐骨神经和梨状肌的位置关系

3、梨状肌综合征的原因是什么?

梨状肌可因某种激烈或不协调的运动,使梨状肌受到牵拉等,而发生急性损伤,使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

慢性损伤也是重要原因,久坐使梨状肌经常处于过度紧张、牵拉状态,而造成梨状肌劳损。

慢性劳损而致该肌持续性充血、水肿痉挛以致梨状肌肥厚、硬化或粘连等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臀腿痛。

一句话,外伤和不良体态是梨状肌损伤的幕后黑手。

中医根据其临床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其可归属于“痹症”、“臀股风”的范畴。

中医认为其病机本虚标实。

本虚为年老体弱,久则肝肾不足,劳损气弱。标实为局部扭伤,或风寒湿邪客于经络致使经气阻塞,不能畅通而发生疼痛,亦或气血瘀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所致疼痛。

符合中医中“不通则痛”与“不荣则通”的理论。

梨状肌所处解剖部位大致是足 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循行经过的部位。

4、中医铍针治疗梨状肌损伤效果好

治疗梨状肌损伤,中医铍针可以说是首选方法。

铍针首见于《灵枢》,九针之名,五曰铍针……末如剑锋。

铍针就是针灸的一种,只是针尖扁平。

优点是无痛苦,见效快,患者易于接受,同时克服了传统针灸显效慢、病程长的缺点

铍针治疗梨状肌损伤,能够精确松解筋结,解除痉挛,改善局部的循环,去除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从而解决疼痛。

简单说,铍针治疗,松筋结,利血运,去压迫,除疼痛!

好不好,看疗效。

从临床实践看,多数患者经过1、2次治疗,即有显效。

总结一下:

1、梨状肌的损伤,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导致了坐骨神经痛。

2、一句话,外伤和不良体态是梨状肌损伤的幕后黑手。

3、中医铍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立竿见影,安全可靠。

中医博士说: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您知道吗?

我是中医博士后李树明,坚持做有用、有趣、接地气的中医科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