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临碣石”貌似、疑似、神似

 宇闻休闲书苑 2020-04-13

【转者按】在【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天涯杂谈】读到一篇文章,像是由“作者:yihua203040”以《历史大发现 曹操东临碣石》为题转贴的另一作者“南北”的一篇《碣石非山》。其中对曹操东临碣石的地点从“貌似”、“疑似”、“神似”入手予以辨析,结论是“其最可能的位置就是今山东无棣”。先转贴如下。标题《“东临碣石”貌似、疑似、神似》是转者加的。

【原文】

《历史大发现 曹操东临碣石》

作者:yihua203040

历史大发现!!!

曹操一句“东临碣石,以观碣石”让碣石名满天下。随着曹操墓的发掘,揭开了历史上的一些错误。 《观沧海》写作地点和写作时间被人们误解了几百年。人们认为此诗作于北征乌桓的建安十二一年,但经过考证本诗作于建安十一年,比人们认为的提前一年,碣石地点也有所确证,详情见文章   

   这就是说我们中小学课本中的注释是错误的

《碣石非山》

作者: 南北  

  我国是一个崇玉的国度,有着异常丰富的玉文化。玉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文学作品中于玉石有关的作品也数不胜数。但其中尤以三大名石——红楼顽石、西游斗石、渤海碣石最为著名。有意思的是同现实中的玉器一样,三大名石无一例外的染上身世真伪之谜。西游记中有真假美猴王,红楼梦中的甄贾宝玉,碣石这个现实中存在的名胜到如今还是真假难辨,它到底在哪历来说法不一,有好事者总结了一下,关于它的归属共有八九种说法。

  曹操一句“东临沧海,以观碣石”让碣石名满天下。其实对于碣石几乎可以看成一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活标本,从大禹治水经此、到秦始皇汉武帝巡游、到曹操登临,可以说是一块名符其实的帝王玉,到了现代我们的毛主席也在诗词中提到过它。各朝各代到此留下名句的文人墨客更是数不胜数,郦道元、陆游、文天祥、王充耘、顾炎武等等,在碣石简直可以开一国学博物馆了。其实在碣石,人们不仅对以往的故事津津乐道,而且对将来的缘分充满好奇:谁是下一个?谁将是下一个在碣石留下一笔的人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碣石高不过千米,方圆不过一里,考虑到它的大小,会出现真假之分也就不足为奇了。人们对于古迹向来是喜欢以讹传讹的,有的好事者甚至故意弄出古迹来愚弄人。碣石的归属之谜正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关于碣石的具体位置,最为可信的有三种说法:一是河北昌黎,二是辽宁绥中,三是山东无棣。察看一下现代中国地图,无一例外的把碣石标在河北昌黎,其最重要的依据是谭其骧老师1976年发表的《碣石考》,因为谭老先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其影响很大,从此“昌黎碣石”成为权威说法,一直为学术界所广泛采用。果真是这样吗?不然。

  三个地方各有其特点,辽宁绥中碣石在海边,最为接近“东临碣石,以观碣石”的景观,可以归结为“貌似”。河北昌黎碣石在近海,登上此山看不到大海,但在山后有一柱状石,从元至今都有人把此当做碣石,可以归结为“疑似”。山东无棣碣石离海边有几十里,假设登上河北昌黎碣石还可以想象一下大海的话,在这连想象也不会有,毕竟离海太远了。但支持此说的是大量的文献和古迹,并元朝王充耘(八股文主要创立者)、明朝刘世伟、清顾炎武都明确指出此处为碣石。总之,山东无棣碣石可以归结为“神似”。

  有一些所谓考证专家,采用“先射箭,后画靶”的方法,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史书中“掐其头、去其尾”的采用一些论据来支持其观点,再用谁声大谁就正确的方法与别人一论高低。碣石的归属之争从晋代就各说并立,到了明清还是相持不下,到现在更是一团乱麻。这疑问的存在,缘于多年来人们很少为寻找真正的证据而付出艰辛的努力,却多在史书原文注释的互相引证中寻找依据,从而陷入了以讹证讹的迷雾当中。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判决碣石归属问题:河之入海,旧在碣石。察看一下史书中对于碣石具体位置的记载,也许看一下古代的地图更直观,都明确把碣石标在“河水”入海位置,“河”一字在现在是泛指,但在古代是特指黄河的,也就是说碣石在黄河入海口。黄河古道北不出天津一带,知道了如此,碣石绝不在河北昌黎,更不会在辽宁绥中。其实早在元代王充耘、明朝刘世伟、清顾炎武都分别提出这个问题,三人都是当代大家,对后代影响也非常大,所有关于碣石的考证都不应该也不可能跳过他们的,但让人诡异的是,从元至今都有人拿着碣石在山东的地图,听者碣石在山东的言论,得出碣石在河北的结论,这实在让人费解,只从外形考虑、而不关注实际地理位置这是碣石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还有让人更费解的事。六世纪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大量关于碣石的记载,是研究中最重要的证据。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其中的内容会发现一个大问题。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明确指出碣石已经在汉代沦于海,并好像怕别人看不到似的,书中提到达三次之多,这也就是说郦道元根本就没看到过碣石。但他却看到过碣石山,并且对当时的碣石山情况还作了很具体的描述:“今枕海有石如埇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言之凿凿如此,不容人不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郦道元前言不搭后语吗?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碣石山并不是碣石。硬把两者混为一谈,结果自然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也是碣石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另一最根本原因。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听到传闻不可不审查清楚,传闻多次辗转相传,白的就变成了黑,黑的就变成了白。狗像玃,玃像母猴,母猴像人,但人和狗则相差远了。

  《水经注·濡水》中记载:濡水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通过参照一下濡水的上下游地理位置,可以确定这就是现在的河北昌黎碣石山。辽宁绥中碣石山在《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中也有记载:大揭石山在右北平骊成县西南,王莽改曰揭石也。根据史料汉武帝也曾到过此山,并筑有汉武台,秦王李世民也曾到此(这应是秦皇岛在明代最早名为秦王岛的原因)。既然这两处并不是碣石,那么山东无棣碣石是真的吗?碣石是不是真的“沦于海”了呢?解决这个问题最原始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认真读史,仔细寻找一下线索,运用“金刚眼力、鞫盗心思”来看一下事实到底怎样。

  碣石沦海说渊源甚古,始见于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假设郦道元是对的,碣石已在汉代沉入大海,那么曹操曾登临碣石怎么解释?这两件事前后矛盾,两者必错其一。在《水经注》中郦道元是根据汉司空掾王横之言推断出“碣石沦于海”这个结论来的,但王横之言本身就存在很大错误。王横之言全文见《汉书·沟渠志》。其中王横曰: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九河是黄河最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但事实上九河只是堙塞而已,独王横说被海所渐,世莫痛诋之。九河之地已在海边存在几千年,其地势肯定比海平面高一些,根本不会被海水淹没。但王横也应该不会完全空穴来风。事实到底是怎么样呢?其实只纠缠于字面意思很难把问题解释清楚,如果我们结合一下汉代历史,就会发现原来使“碣石沦海”的最起始原因竟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瓠子河决”事件。《史记》、《汉书》中都有对此事件的大量记载。在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五月,黄河在瓠子决口。黄河下游大片土地因地势低洼、土质疏松而汪洋一片,并二十余年未能及时治理。黄河泛滥在整个西汉时期都非常严重,王横所说的正是关于黄河治理的事。所以黄河泛滥才是使离海边数百里的内陆都有被淹的直接原因。只不过被淹之地离海比较近而且通海,假如不详察清楚,就会错把黄河水当成海水。王横的话已经引人误入歧途,而郦道元的推测更使人愈误愈深。所以在汉代,碣石一直屹立于海边。后来三国时期曹操“东临碣石,以观碣石。”在此留下千古绝唱。至此,碣石取大禹之精、秦皇汉武之气、魏武之神,真正灵动天下。

  所以山东无棣碣石就是历史上记载的碣石,无棣处于黄河三角洲,这片土地被称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源于万里以外雪山之巅的黄河,裹挟着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在这入海,于是这些黄沙每年在渤海湾营造出至少20平方千米崭新的土地,海岸线平均每年外延0.47千米,所以碣石在三国时期还屹立于海边,后来慢慢离海岸线越来越远了。支持无棣碣石的不仅有以上的“史”和“实”,还有更多的人文资料和历史古迹。无棣在秦代隶属于厌次县,“厌次”一词的由来与秦始皇有关,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要立“万世基业”,他听信术士说“东方有天子志气”,所以东游以镇压东方的天子之气,称之为“厌气”。厌次之“次”是表示大军“宿营”、“驻扎”的意思。军队“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厌次乃是“厌气、次舍”的缩写, “厌次”说明秦始皇在这里曾驻扎三天或三天以上。

  始皇置“厌次县”14年后,汉高祖封功臣爰顷为“厌次侯”;厌次置县60年后,这块土地上诞生了一位“智圣”东方朔;秦厌次置县95年后汉武帝又步秦始皇后尘至碣石,在此举行过祭祀活动,并下诏免除碣石东侧一村赋税,该村故名“帝赐街”。历史古迹也非常多,无棣县境内有一条河流名为马颊河,是黄河最古老的支流“九河”之一;县境内有好几处关于韩信和李左车的战场古迹;在无棣附近还有一座“千童城”,此即秦始皇派徐福入海处。

  根据以上考订,我们做一个这样的简括结论:碣石毕竟因体积较小而容易被冒防,而且其年代过于久远,其具体位置我们已无法百分之百的完全确定。但其最可能的位置就是今山东无棣。

  碣石文化承载者中华民族近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且它的发展并不是单线的,而是经历着几条线索的交叉和汇融。文学史又是对过去文学的记录和描述,由于无可避免的时空差,其记录、描述和承传必然与原生态文学有着相当的变异和出入,因此误解就会时有产生。关于碣石,还有如下一个误解。

  曹操登临碣石留下著名诗句,南朝史家沈约在《宋书·乐志》中记录了曹操的这组诗歌,题作《碣石·步出厦门行》。本篇分五个部分,最前是《艳》,艳是前奏曲,相当于后来的“引子”,其下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这组诗不但是现存最早的山水诗,而且开启了后世山水诗派的先声。在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一般认为这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后班师而还的途中所作,这是错误的。建安十二年九月,曹操从柳城(今辽宁朝阳市)班师南还,并在十一月到达易水(今河北易县附近),根据行军时间,曹操根本不可能看到《观沧海》中“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景象。组诗中《艳》云: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游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其中一句“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也让人奇怪:碣石在渤海,而曹操惆怅东海,真是曹操版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了。这什么意思?

  这一篇其准确的写作时间是建安十一年。此时曹操正在今山东无棣附近征讨海贼管承,而占据东海的昌豨趁曹操无暇南顾之时再次起兵复叛。曹操派于禁前去攻打未可,于是又派夏侯渊前去。曹操惆怅的正是昌豨复叛之事。这是曹操“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的解释。

本组诗的第四解《龟虽寿》也是曹操有名的作品。建安十二年二月,曹操自曹操自淳于还邺,奏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其馀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魏书载公令曰:“昔赵奢、窦婴之为将也,受赐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与诸将士大夫共从戎事,幸赖贤人不爱其谋,群士不遗其力,是以夷险平乱,而吾得窃大赏,户邑三万。追思窦婴散金之义,今分所受租与诸将掾属及故戍于陈、蔡者,庶以畴答众劳,不擅大惠也。宜差死事之孤,以租谷及之。若年殷用足,租奉毕入,将大与众人悉共飨之。并且曹操作《封功臣令》。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这一切正是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写照,曹操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最终获得完全的“优越感”。由此,曹操一生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以齐桓公、晋文公为榜样,追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不过世事难料,一切并未全部如他所愿。

(来源:【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天涯杂谈】

作者:yihua203040  发表日期:2010-1-5 9:42:00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779430.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