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之至善在唤醒 ——读《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

 智夫勤 2020-04-15

      华应龙老师又出新书了。这本《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华老师对其化错教育研究的追问,也是他对数学教育的终极思考。

      等着 就好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中指出: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华老师深谙此理,他倡导“有滋有味教数学”,他说,“等着,就好”。

    执教“我不是笨小孩”一课,华老师先和学生分享了一道难题,在学生尝试无果的情况下,他又介绍了“投石问路”的成语故事,他要求发现规律的孩子,朝自己竖起大拇指。但此刻还有很多学生一片茫然。华老师画了一幅图并启发学生,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反应快,是顿悟,有的人反应慢,是渐悟。没有看出规律的同学,就盯着这幅图,认真看,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在他的耐心等待下,奇迹出现了!“会做啦!”刚上课时,所有人都不会做的题目,现在全班学生都会做了。

      我猜想,应该是华老师真诚的目光、温暖的等待、清晰的课件,给了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找到了解题的路径。而当我仔细欣赏课件上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题试三回,定能生慧”这两行字时,真的佩服华老师的用心所在。

      等着,就好!华老师不是漫无目的地空等,而是抓住契机等待。《尊重学生从尊重他的长相开始》,让我看到了华老师和学生小A的交往故事。小A的长相妨碍了他与伙伴的正常交往,造成了心理问题。如何和小A进行沟通?华老师从自己的长相出发,拉近与小A的距离,并且利用小A喜欢小虫子,送给他一本《达尔文传》。课堂上,经常给小A展示交流的机会……慢慢地,小A彻底变了,家长也对华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

      等着,就好!华老师不仅在课堂上等孩子自己想出解题策略,而且有孩子的地方,他都愿意等,愿意在人群里多看他一眼。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些暖心行动,无不印证了华老师朴素的教育情怀:孩子,你慢慢来!我愿意等你,我会带着你走过全世界。

      错若化开 成长自来

      马克斯·范梅南指出:凭借技术的、诊断性的、工具性的语言来对待孩子,实际上就是在精神上放弃孩子。因此,华老师牢记数学教育、数学教学的使命,他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心中有‘数’”。怎样才能让学生心中有“数”,而不是怕“数”,厌“数”呢?他的观点就是——错若化开,成长自来。

      先回顾他的几个课堂案例:

      在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召开的“化错教育”年度峰会上,华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他执教“圆面积的计算练习”,从一个买比萨的“错误”开始——“您点的12英寸比萨没有了,给您一个8英寸的,一个4英寸的吧?”“8+4等于12,服务员的想法对吗?”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神秘的数学之门。让学生在“错”中明理悟道。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练习课还可以这样上?

      学生有错,华老师千方百计地化错,如果老师有错了,怎么办?请看《阅兵中的数学故事》:华老师启发学生计算整个方队的长度,当倾听学生的解题方法后,他意识到自己的图示画错了,便对学生十分感激地说:“太难得了,我错了,我错了。下课后,我会把下面的线段换个颜色。”其实,不是线段的颜色问题,而是制作课件时,皮鞋的位置放低了1毫米。面对自己的错误,华老师诚恳地向学生致歉。他告诉我们,上公开课不能过于乐观,课件要细心检查,真的是“缺憾成就下一个完美”。

      细数华老师的公开课:“单位,让分数更好玩”(《分数的再认识》),“让规律多飞一会儿”(《规律的规律》),“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角的度量》)……每一节数学课,学生都会冒出错误的说法、错误的解答、错误的观点,但他总是不疾不徐地、耐心诚恳地、春风化雨般地引领、点拨、启发。

      “错了,并不是最终的定论。只要再添一点点热情,再添一点点好奇,再添一点点信心,再坚持思考一下,也许就会点亮人生。”要像袁隆平、屠呦呦那样“化错”,或许,课堂上教师只有真正帮孩子化错了,才抓住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课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素养的提升。

      播种太阳 明媚一生

      华应龙老师认为:“人的成长主要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的过程,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播种太阳,让教室里的每个角落都变得温暖和明亮,用阳光温暖学生的心,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希望。”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记得2007年11月,我在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参加了《人民教育》杂志举办的“张兴华和他的弟子们”全国性数学研讨活动。华老师执教了“圆”。课始谈话,华老师就遇到一个“梗”。一个女生当场质疑:“您这不是打击我们成绩好的人吗?”

      华老师随即反问道:“你怎么就说我打击你了呢?”女孩子说道:“您说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些名人上学时,成绩都不好,是否意味着成绩好的人就没有前途呢?”……在场的听课老师都笑了。我却担心,华老师这回如何应对才好?

      新课结束时,华老师说:“这件事让我想到一句话,‘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很棒,当然,原来成绩好的,可能做得更棒。”听课的老师会心地笑了。我当时觉得这个结尾太好了,忍不住地鼓掌。

      如果问你“老师的口袋里应该装什么?”我想,大多会说,口袋里装两支笔。华老师建议,我们还应该装点儿纸巾,以备急需。或许“口袋里装什么”只是个隐喻,他是启发我们,要多问问老师的心中有什么,要相信教育的伟力。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华老师觉得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智慧,点化生命。我想,正是这样的教育情怀,一种超乎数学的大境界,让他乃至他所带领的团队,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生动的课堂故事。

      “我就是数学”——这是华应龙老师的心声。“你喜欢什么”——“我就是数学”;“你能做什么”——“我就是数学”;“站在讲台上时”——“我就是数学”……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就是数学”乃是华老师作为数学教师对于专业素养的自我期许和终生追求。

      也许,能大声喊出这样口号的,只有华老师一个人,因为有这样的自我期许、价值追求,他才会不断寻找数学,寻找数学与儿童的本质关联,才能决定教什么,才能确定怎么教,才能潜心研究儿童怎么学习,才能有滋有味地在学生的心中播种太阳,明媚他们的一生。

      新书的第三辑“我的榜样和合作伙伴”中,华老师多次提到他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感恩一路上帮助他成长的每一个人。他特别提到李烈这位参事校长的境界,提到她那一个个优秀的徒弟。我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华老师不仅在北京二实小的孩子心中播种太阳,他还借助工作室的运作,在全国的“小数人”心中播种太阳,传递着正能量。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在本书序言中启迪我们:华老师的学问就是从这里“研”出来的,文章就是在此处“究”出来的。其他人只要有如他一般澄明而敏感的内心,即便不具备如此的学问、写出这样的文章,却也能距此越来越近。我想,“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这个话题应成为每一个“小数人”对教育、对教学自觉的追问。(《中国教育报》2020年4月15日第10版 作者: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陈惠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