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类:工匠文化

 0点心语 2020-04-16

民间将各种行当称谓“三师五匠”(洗染师,酱菜师,酿酒师、泥、木、瓦、铁);也有称“九佬十八匠”(摸鱼佬、补锅佬、杀猪佬、渡船佬、洗磨佬、打铳佬、剃头佬、阉猪佬、割脚佬”和“瓦匠、木匠、石匠、弹匠、金匠、画匠、缝匠、篾匠、酒匠、染匠、皮匠、锡匠、漆匠、银匠、铜匠、铁匠、雕匠、窑匠)。.

匠心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中国的“工匠精神”自古有之,庄子说“技进乎道”“技”就是今天的“工匠精神”,就是对所做事情有近乎强迫的专注。

东山岛当地瓦匠、木、石匠、钉和篾竹匠为五匠工匠在不断雕琢产品的同时,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东山岛渔农村劳动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和极富海岛特色的民间文化。

馆藏藏品有各行业工匠系列工具。

专题一、剃头匠工具                

图说:“剃头挑子一头热”,剃头佬就是挑着这样一副担子,走街串巷,为人剃头,现在在路边还可偶见这种老古董。

理发匠也称剃头师早年理发师傅在闹市或农村、随处可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街头理发师”已逐渐退出舞台,被众多的发廊、发店取代理发工具椅子、镜子、工具箱,包括剃刀、胡须刷、肥皂,荡刀布,脸盆等

专题二、泥水匠工具

也称泥瓦匠是从事砌砖﹑盖瓦、桥梁建设技术性工人。是建筑史上伟大贡献者。明 顾其志 《揽茝微言》:“一日慈圣赐一篋,缄识甚固,疑是重宝,开视则瓦匠所用泥水刀也。”藏品有泥水刀,夯刀、瓦刀。 

专题三、木匠工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代木匠对中国家具及木建筑的辉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创造的辉煌历史。妙匠用妙具,妙具出绝品,往复不休。藏品有斧、锛、锯、截木锯,手锯、曲尺、墨斗、刨、凿、钻、锉、羊角锤鲁班尺木钻,压板等。 

专题四、石匠工具

石匠从事的工作:可以采集石料和宝石原料,更可以将石料加工成产品。石匠是历史传承时间最长最久的职业,从古石器时代的简单打磨石头到现代的石雕工艺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离不开一代代石匠们默默的贡献。石匠粗匠细匠。粗匠是把山上的石头采切成大小不一的原料石,细匠一般是加工类。石匠常用工具二锤、钢钎、锤子、栈子      

   专题五、铁匠工具

   “打铁先得自身硬”。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以铁为原料,靠一把小小的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打铁工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拣料、烧料、锻打是打铁的流程。人们日常生活所用的菜刀、剪刀、柴刀习武的弓箭、剑、大刀等都是出自打铁匠人之手。铁匠常用工具:铁匠一般都有一个自己的铁匠铺,有一座用来煅烧铁坯的火炉,在火炉的连接处有一个大的用手拉的风箱,主要用来控制火的温度和力度,一般称为掌控火候。铁匠师傅一般会带一到两个学徒,学徒的主要工作是用一把比自己师傅大出五六倍的大铁锤,帮助师傅把用来制作工具的被炉火烧熟了的铁毛坯打成所需的形状,在最后工具成形阶段靠师傅完成铁匠精神是“动真碰硬”打铁的工具有:小铁锤、大铁锤、铁夹(用来夹烧热了的铁坯)、砧子等。

专题六、榨油工具

   压榨法是一种历史很悠久的制油方法。早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的记榨载。元代《王祯农书》、明代《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中,都有榨油方法的记载. 本馆馆藏卧式楔子榨油机,榨油方法主要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撞杆撞击木块之间的楔块产生挤压的力量。这种传统的榨油方法,都要靠人力来完成,劳动强度非常大。

 专题七、酿酒工具     

晋代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世本》“仪狄始作酒醪”,即酒的起源是由于把剩饭倒在桑树林,粮食郁积,久蓄则变味成酒不是某个人发明的。《说文解字》解释“杜康作秫酒。”经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咏唱 民间传说“杜康造酒”杜康是周王朝王宫的酿酒师传统的白酒酿酒制作方法:主要经过选择大米、高粱等原料;将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配料,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气,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

专题八、织布工具

 中国古代纺织品,采用麻、丝、毛、棉的纤维原料,通常称纺织品。不同时期的纺织品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达的尺度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掌握了纺织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古罗马帝国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上丝织品的传播,称中国为“丝之国”。

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

专题九、织网工具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发明了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教会人们渔猎渔网由此演变而来。

织一张渔网需要经过“备料—织网—扎网泡—打网铅—装网”等多道复杂、耗时的手工技能活计。过去,渔网是用渔民种的“线麻”做原材料,称为“麻网”。用麻经织成网片,网片穿上两根麻绳作为纲,网纲分上下纲,上纲装上小木块作为网漂子。如今,这些原材料都已改进。网线为聚乙烯线,网漂子用泡沬浮子,底铰用铅或铸铁制成。

专题十、 东山宋瓷

 宋代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名瓷名窑遍及大半个中国宋朝时期东山岛磁窑村就因专门制作瓷器而得名,馆藏专柜展示了磁窑村瓷饭碗,瓷菜碟和瓷器碎片,其中有瓷器制作工艺的模具  

专题十一、弹棉工具:

 弹棉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元代即有此业。弹棉花,一把专门的弹棉花的弓,通过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沾取棉花,把棉花拼成方形,所听弹棉花的标志性声响。一条棉被需经过弹、拼、到拉线、磨平等一整套工序。常用工具有弯弓、磨盘、弹花锤滑轮

专题十二、其他工具

 馆藏还有缝纫机、编织工具、鼓风机,打银器,冰棍桶,皮风箱,糖果制作板,铝印模、制瓷模具、爆米花机等老物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