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多多第66篇】妈,我想回家吃饭了

 余多多竹林婆婆 2020-04-16

你有多久没回家吃饭了?

你有多久没帮父母在厨房剥蒜了?

你有多久没打电话说你想吃家里的饭菜了?

也许你的答案是1月,3月,半年,一年,甚至是久到时间定格了,可是无论您在他乡还是家乡,无论你18还是80 ,我们都希望像儿时一样,能在这岁月的长河里,在村口,妈妈还能大声呼喊你回家吃饭。

1

妈,我想再玩一会儿

村口聒噪的蝉鸣还没停下,天色渐渐暮沉,李想和伙伴们还在打陀螺,他今天放学回来特意跑到山上新砍的青杠树,走的驼鹿打起架来格外厉害,大家七嘴八舌都希望李想明天帮自己砍一个新的。

下地干活的人人往家赶,趁着未天黑,赶紧喂猪的喂猪,收衣服的收衣服,各家各户的屋顶开始炊烟四起,一幅天上人间仙境图在这个山村出现的。

李想的妈妈是村里出 了名的大嗓门,每天都能听到她站在家门口大声喊:李想,回家吃饭了......当然她的心情也能被大家听出来,心情好时,声音都带着翅膀,心情不好时,总是一句“砍脑壳”,这时李想知道,这顿饭吃了还会夹着“一顿面条”,工具还得自带,李想知道干的木棒打起来没那么痛,而且容易断,他每次都拿大娘家园子的围木回家,有时他妈妈准备,多是金竹子的细枝,这个打起人来,直教人哇哇“唱歌”。

今儿他妈妈心情好,喊人的声音都格外不同,原来是他爸爸从成都打工回来,帮家里收稻,难怪喊吃饭的声音清脆欲滴,可惜李想在我们几个小伙伴的赞美声中忘记饥饿,大声回复:“妈,我还想在玩一会儿。”

我想古代那种通信方式就是从妈妈们在村口喊儿子借鉴而来,有趣的是妈妈们有权利揍自家的小子,李想屁颠屁颠跑回去了。

晚上他老妈做了酸辣椒脆哨萝卜丝,家里的白萝卜切丝清脆,五花肉切的肉粒炸成了脆哨,就用剩下的油煸香蒜姜还有酸海椒,放入脆哨和萝卜丝,加点勾芡的水,酸酸的味道能勾起肚子里面的馋虫,起锅,这道菜是李想妈妈的招牌,这味道能飘好远。

这也一直在李想的脑袋和身体里飘荡,是他童年味蕾的来历,酸海椒味道,以及那些天然的蔬菜园子,还有那一声声回家吃饭的声音,在他后来的梦里反反复复。

2

妈,我过年回不来

崔雪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和同学租了个房,这坐城市真大,大得你要是哭泣都没人听得见,曾经怕这怕那的崔雪也早就练就一身本领,在CBD大楼出入,穿着得体的西装和老板谈业务。

作为老板的秘书,她这个小城来的姑娘从同事口中的“土包子”变成了时尚带货王,这个转变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

每天下班,同事都出去吃喝玩乐时,她在参加穿搭课程,为了揣摩老板的心思,她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为了和老板同频,她做了诸多努力,终于在老板不断否认她的眼神和口吻变成点头赞许,她从哭泣的女孩变成走路带风。

可是她已经2年没回过家过年了,第一年是老板在香港出差,老板都回不来,秘书就别想了,她妈妈做了一大桌好吃的等着她回家,特意回老家带回稻鱼做了她糟辣鱼,每年家里吃的米和鱼都是这田里来的,也没农药,放心。

可惜她没能回去,家里盼望不到孩子回家,总是冷冷清清。

她许诺第二年回去,结果还是没有机会,每次放了年假,她的计划都在国外的旅程,看世界和看父母总是冲突。

这两年这个1米65的女孩从120斤一直减肥到90斤,身边讨论的永远是什么减肥产品,吃了能快速瘦下来,崔雪也从开始进公司在食堂吃2碗米饭,到现在已经不吃米饭了,好像也没什么值得吃,都没什么味道,也没什么胃口。

朋友们对她的见面词,又瘦了,不错呀!吃啥药了,她便耍宝拿出那些代餐的东西,像个推销员。

崔雪和老板这次出差来成都,老板批准她这次路过凯里让她回家看看,可是在成都合作方来签合同的是个酒鬼,点了几瓶茅台,一开始崔雪还为老板挡一挡,慢慢她的脸色苍白,直接昏倒在酒桌上,在场的人一个个酒醒了,立刻打了120。

她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医生说她胃穿孔了,长期胃里面没有东西,胃壁变薄,喝酒的刺激直接导致穿孔,幸好送医及时。

老板见她醒来,留下点钱让她好点再回来上班,批她的假期,他要赶着回去开展这个新项目。

一个人在一个人都不认识的异乡,她晚上给家里打了电话,说过段时间回家。

崔雪想了很多很多,她从工作开始到现在的点点滴滴。

出院后,医生叮嘱她,年纪轻轻要好好吃饭,外面如果不好吃,记得回家好好吃饭。

买了机票就飞贵阳了,家里父母听说要回来,赶紧会老家去给她拿了那些爱吃的,妈妈做了一大桌饭菜,有她最爱吃的糟辣鱼,不敢告诉家里生病了,总是害怕他们担心。

饭桌上,有蒸腊肉,好多年没吃到老妈的手艺了,糟辣鱼的汤特别鲜美,不停往我碗里夹,奇怪的是我都吃光,却没有任何不适。

看到父母渐白的头发,佝偻的双肩,蹒跚的步伐,原来他们都已经70出头了,夜晚她躺在这张小床,母亲特意晒过的阳光味被子,翻看到高中的日记,那时自己说:要离父母近一点,他们老了,回来就学妈妈开一个糟辣鱼馆,每天迎来送往的客人笑嘻嘻的说老板娘你家的糟辣鱼太好吃了.....

原来我的梦想不难实现,这么多年在外吃不惯,吃不饱,原来是念着家里的一切。

都说不要在夜晚做决定,而我却做了这个决定了。

去北京离职,回来小城找房子,新店开业半年时间,回家找到了糟辣鱼的味道,也抓住了陪伴父母最后的时光。

酸鲜香,鱼一定要用我家田里的稻花鱼。糟海椒,是妈妈的手艺,纯手工。

3

妈,我想回家吃饭了

林正出国留学时都40岁了,在巴黎这座浪漫的城市,他因为文学不错,倒不至于像那些年轻人去端盘子,找了个教中文的课程,每月倒还过得去,加上家里父母也常年经营小店,不需要他操劳,其次还有妻儿都能自己照顾自己,他倒不用格外操心。

就是想家。想吃家里的饭菜,来的时候,带了很多榨菜还有妈妈亲手做的糟海椒,这半年都是吃得很是节约,可还是要弹尽粮绝了,想让妻子寄点,又觉得为了辣椒好像有点怪。

他去了华人超市买了辣椒,还有能用到的材料,想自己做,结果半个月打开不仅没有母亲做的酸鲜香的味道,确实坏掉的酒味,臭死了。

生活里食物是味蕾的记忆,它记得住最美好的味道,却忘记怎么保留这些味蕾,总是需要在下一次相遇时才做得到。

可惜这一别,林正和母亲被距离隔绝在两边,当他请到假买到机票辗转到老家时,老人家已经离开了,妈妈带走的不仅是前尘,还有林正的味蕾,亲人忙着哭泣那几天,这个大男人拿着她妈剩下的半瓶糟海椒发呆,眼泪簌簌下来,妻子也没办法安慰他。

这几年他转到高校教学,妻子孩子还有年迈的父亲都在身边,可是他想念母亲,更警觉对不起母亲,他寻找糟海椒的味道,一找就是很多年,再没吃出母亲做的那种独特味道。

和林正认识是因为一起旅行,又是同乡,听了他的故事,回来后我便把家里老妈做的糟海椒给他带来过去,想不到他喝着酒感谢我,说他已经快10年没有吃到了,说什么要来认识我老妈。

今年家里种了不少的辣椒,品种有朝天椒和长线椒,吃肯定吃不完,妈做了很多糟海椒,用她陪嫁的古董罐罐装着发酵,我本来没想出售,林正说要给有缘人尝一尝,让我写一下推广。

那就有缘人看能不能接这个善缘了。

量不多没有大面积出售,喜爱糟辣椒的小伙伴可以联系我预定。

辣椒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全部,哪顿饭都离不得。你想尝一下,就来看看吧!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