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厚睿老师讲稿---炙甘草汤

 为什么73 2020-04-19

 下面我们学习炙甘草汤,在第一版296页,炙甘草汤,我这把它列在太阳病的方里去学习,因为它含有桂枝,有解太阳病、表阳证邪气的功效,当然这里面还有别的药物也入别的经,就是有几个经并存的。这里面有个少阴,就是心,它属于心的阴血亏虚和心的气虚,当然还有一点治疗脾胃气虚的作用,治脾胃气虚,像人参生姜,所以总的来说不好归为哪一个具体类别,但是因为优先的原则,就是有桂枝比较明显的,首先出现在太阳病,我们归在里面一起学习。

      这个方很常用,我们最好把它记住,这个方按照方歌背也要背下来,有的人记忆力比较好,这样背可以。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襄(+清酒),心动悸,脉结代。这个方可以治疗虚劳肺痿,关键是要知道它内在的机理。桂枝可以降气冲,治心慌心跳,也可以治表皮有邪气,而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表皮有邪气,它才想把阳气推到表皮来驱散外邪。这个很多见于感冒之后出现心慌心跳的人,有的几岁的小女孩感冒了之后就出现心慌心跳的症状,这个方都可以治好,如果去医院检查的话,就是心肌炎,有的就是心脏病,有感冒病毒侵犯的心脏。

      感冒外面来的风、寒那些就是表,在表皮,这个方有桂枝确实是(可以降气冲,发汗解表),生姜也可以,生姜既可以健胃也可以发汗解表。它确实有表证,有感冒引起的,这个没有表证也可以用,没有表证只是用来降气冲,气冲的特别突出,心慌心跳,有桂枝(可治),我前面讲过气冲是什么意思,心慌心跳是心要跳出来(的感觉),想从胸腔里跳出来,那不就是往上面、往外面跳出来冲,桂枝就可以治。

      那我们再看它里面别的药,用量最大的是生地黄,干地黄,都可以(二者有细微差别,基本相同),不是熟地,干地(或)生地50g,相对别的药的分量很大,生地是补血,可以补心血,补肾中的精血,这说明这个人血少了,心脏供血不足,手少阴心经的血不足,血不足也会心慌心跳,跟桂枝和在一起,都能治心慌心跳。那么麦冬、麻仁、大枣、阿胶这几个药,我们记得都可以补血,麻仁是可以补血的,通常我们用麻仁来通大便,大便肠子干了,拉出来一颗颗的干硬的粪便,吃了麻仁之后,它就产生了足够的水分,让大肠变得滋润,这说明它能补充水分,血液循环当中是要有足够的水液的,麻仁用于补充血中之水,滋阴,功效非常好。麦冬治疗心慌,但前提是治疗人身上的水分比较干枯,就是阴液亏虚,在某种程度上它就是补益血,因为阴液就是水分,水分增多了,血容量就会增多,就会影响心脏,不让心脏缺血,所以它是补充水分、补充阴液的,麦冬有养心安神的作用,能够治疗肺阴虚、胃阴虚,但是在这里主要是治心脏病的,治心阴虚。阿胶补心血,补肾精精血,阿胶是驴皮熬的,但是它加了一些成分,它跟单纯的驴皮成分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它的效果,就不要只认为是驴皮的什么胶原蛋白之类的,它肯定还有别的作用,我们中医就认为它是补血的。大枣补血,补血糖,因为大枣里面有丰富的葡萄糖成分,像我们低血糖的人,头晕眼花,喝点红枣汤,马上精神抖擞,头目清晰,所以很重要。人参和桂枝生姜在一起,是补阳气的,因为是甜味的药,中医有个化学反应式就是辛甘化阳,辛就是很刺激的,那种有微微辣的感觉,喝了之后能让人出汗的,像辣椒、花椒、葱、蒜、桂枝、桂皮、生姜这些是辛辣的,那么人参是甘甜的,辛味药与甘味药和在一起就辛甘化阳,让阳气迅速地产生,能够迅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温暖全身。

      但因为这里症状是心慌心跳,桂枝治心慌心跳,麦冬治心慌,人参也治心慌,它们都指向心脏,所以像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大枣都是补心血的,补心的阴血,补血也补阴,那么人参、生姜、桂枝、甘草,这些辛甘化阳能补心脏的阳气,特别是桂枝配甘草,再加人参,这本身也是个方,桂枝甘草汤,这个方我们自己看一下,我把它忽略掉了。桂枝甘草汤是用在发汗过度之后心下悸,用手摸胸口怦怦乱跳的,这种人出汗过多了,有点会怕冷怕风,然后心慌心跳特别厉害,我们用桂枝甘草汤补心脏的阳气,加人参之后更能补阳气,因为人参大补元气。其实人参补脾胃,因为甜的药都能补脾胃。人参补元气,补肾气,补心脏的气,补脾胃的气。这个方子阴阳两生,心脏的阴和心脏的阳都能补,那么总体来说呢,应该是补心脏的阴液、血液偏多一些。

      这个人(的症状)是怎样导致的呢,我们看一看,《伤寒论》的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下面方解说,伤寒,由于过用汗吐下,亡津液、亡血液,以至于血不足以养心。就是伤寒是受了寒,是表皮的证,当太阳病来治的话肯定是发汗,所以用大量的发汗药全身出汗,吃完药之后盖被子,估计是用麻黄汤或者是其他特别剧烈的发汗药,这样全身湿透了,那么血管当中的水分就少了,这是在伤害人的液体,所以血虚的更严重一些。所以炙甘草汤,以生地量最大,但是中医认为阴阳是相生的,如果阳气丢失,阴液也会丢失。像桂枝汤(证),长期地出虚汗,汗出恶风脉浮缓,他一定有卫气的虚,同时有阴液的亏虚,因为它是液体。那么炙甘草汤是治阴血的丢失,大量出汗、呕吐,把液体丢了,是血虚,阴血虚,同时会有阳气的丢失,因为阳气是以阴血为附着的,附着在阴液上面的,所以这个阴阳两虚,以阴虚为主。

      我们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的条文,附方(一):《千金翼》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代,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所以这个虚劳不足,虚劳是全身性的虚,一般虚得很重才叫虚劳,很普通的很轻的虚还不叫虚劳,所以很严重的,按照我们刚刚炙甘草汤分析的,有阴血虚,有阳气虚,这就是(虚得)很厉害的了。汗出而闷,汗出说明表虚,表虚表皮也虚了,那也同时预示着他阳气亏虚,特别是表皮的阳气,附于表皮的阳气是卫阳,卫阳保卫我们的阳气,它跟心肾的阳气相通。这个大家要学习一下《中医基础理论》,这本教材大家可以买一本,里面有这个论述,卫阳卫气是出于肾中的元气,而心肾是相连的,同属我们六经当中的少阴,即手少阴心,足少阴肾,所以同一名称它代表两个脏器,少阴阳气虚了之后,它一定没办法充分地化生卫气,保卫我们的气在毛孔下面。所以容易出汗的人肯定是表皮虚了,同时也有心肾的元气亏虚,这是阳气虚。然后闷呢,就是像西医说的心肌缺血,我们中医叫做心血亏虚,同时心脏的阳气也亏虚。当心脏的血液很亏虚的时候,它流不动,流不动了就不通,就像河水干涸了之后它会流不动,然后憋闷,更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的血液,心脏缺营养的话会乱跳,会停跳,就是跳着跳着停一下。结代脉。但是行动如常,看起来现在还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但是他很难受,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就是容易造成突然的死亡。

       我们记住这个辨证要点,辨证要点是对我前面讲的内在的病机的一种简略的概括。心动悸、脉结代,气阴两虚者,心慌心跳是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同时脉象又有停跳,脉结代,气阴血虚就是阴血和阳气两个都虚。阳气虚的话,你摸他身上有汗,阴血亏虚的话,你看他舌质的颜色,有可能白,有可能红,如果是阴虚偏重的话,舌质就偏红一些,如果是血虚偏重的话,舌质就偏白一些,特别是那些大失血的人。

      大失血的人我见过,我父亲2007年的时候,在武汉我那里玩,过了几天,他突发膀胱癌大出血,血流如注,小便鸡蛋大一块一块的血,他手脚冰凉,心慌心跳,面色苍白,嘴唇舌质都是淡白无血色。这个人就没力气了,没力气是阳气虚,血丢失了是阴血虚,这是他当时的表现。当然我治疗的时候高度怀疑是肿瘤,跟丁主任还联系过,我说我想先用活血化瘀把肿瘤的那个血块消掉,把血止住,我分两步走,我先要攻然后再补,再补的话就是用炙甘草汤。他当天用了攻的药,用了水蛭,就是蚂蝗,用了土鳖虫、桃仁、红花、阿胶,因为缺血,阿胶有止血作用,用了三七,吃了一付药后,他的小便就通了,没有一块一块的血了,他之前小便一天两天都是憋得小肚子鼓鼓的,就是血,那个尿都排不出来,人都会憋死的,当天吃药两个小时后,小便就能通了,第二天就比较正常了。后面就给他用这个方,吃了心也不慌,血也恢复了。这是一种。如果说是阴虚又有气虚的话,也有这种情况,如果是阴虚就有潮热盗汗,本来就是阴血不足,像呕吐、过度的发汗(的治法)就治错了,之后这个人舌苔就比较少,甚至没有舌苔,舌头伸出来的是红的,有的粉红,有的绛红就是暗红的,都有可能。

      我在河南郑州的时候治过一个女性,她是三四年前感冒引起了心肌炎,还有几个孩子她都带不动,她每天给孩子们洗衣服,她老公在外面,很辛苦地打工,她自己就是隔十几分钟就累得停下来要叹气,胸口特别憋闷,心慌心跳,她的舌头粉红色的基本上没有舌苔,然后就是没力气,再就是缺阴,舌苔少,干燥,晚上会出现潮热盗汗,有脉结代,这种情况,我就用了炙甘草汤,然后她有明显的缓解,但后来我没有在那个地方住了,搬家了之后,就没有再关注她,很可惜,我不知道她根治没有。但是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其实气阴两虚的意思,要把它拓展开来,就是有阳气亏虚和阴血亏虚,不要只记得一个阴,阴血亏虚,总之是阴阳两个方面虚的话,导致血不养心,心慌心跳,就可以用。有一点要补充,煎服法,最好是加点酒。看胡老的这个案子他没有加是吧,但是我们要知道,你看这个案子,要加酒是有道理的,你注意一下原文,用法当中以清酒和水各半,在刚开始就把这个酒放到这个水里面一起,和药混在一起去泡,泡了之后,再烧开大火变成小火20分钟左右,倒出来准备喝的时候把阿胶放到这个滚烫的药里面化掉,再喝。低度酒都可以,用白酒低度酒,不要太高了,(也可能)别人又不爱喝酒是吧,这个酒有活血的作用,刚才说大量液体丢失之后,血管当中是干枯的,是流不动的,所以缺血,这种情况用酒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酒能够帮助人迅速地调动阳气,产生阳气。

       我们看胡老这个案例(张某,女性,32岁,病历号153250,1965 年3月12日初诊。心悸气短5年多,在哈尔滨市诊断为“风湿性脏病”,住院治疗5个月,关节疼痛缓解,但仍心慌惊悸,多梦,少劳即喘,二便如常,两颧红,苔白,舌有瘀点,脉沉细结代。证属气阴两虚,血不养心,治以两补,养血安神,与炙甘草汤,服用两个月, 心慌心悸好转,走五六里地不感气喘,来信告之参加轻工作。),她是65年3月12号出诊,心悸气短5年多,心悸气短是阳气虚,她没有力气,诊断为风湿心脏病,治疗之后,关节疼痛缓解,但仍心慌心悸,多梦,多梦跟阴虚火旺有关系,跟血虚也有关系。稍劳累就会喘气,跟阳气虚有关系,没力气。两颧红就是阴血虚,我刚才不是讲了她有阴虚也血虚吗。舌苔白,舌头有瘀点,瘀的原因我刚才讲了,河道里面的水少了它流不动了,不动就是瘀,在虚的情况下可以瘀,再不虚的情况下,有破损导致的瘀血块,也是瘀,总之它是流不动的,所以舌头上有瘀点。脉沉细,细就是摸起来血管变得很细,就是缺液体,缺血液或者阴液。结代就是血液供不上来了,心脏跳动会停,心脏跳是要耗能量的,它没有能量当然会停一下。所以这种证属气阴两虚,血不养心。我们要理解两颧红,还有舌头有瘀点之类的,不能光记得原始的状态,光记得辨证要点当中的,心动悸、脉结代,气阴两虚,所以我们中医实际上是治内部的问题,西医也是这样,我反复强调西医病理和药理是干什么的,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他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像我们中医那样去整体地联系地去考察人体,他是把人分成很多科,你看肠胃只能挂肠胃科,看心脏病挂心脏病科,但中医可不这样,因为要是像他们那样去把人体分割的话,你会治心脏病就不会治肠胃病了,这个太可笑了,把人体人为地划分。像我以前在部队的三甲医院实习的时候,在一个肾病科,肾病科的医生只要遇到这个病人有肠胃病,他就没办法了,他就要去请肠胃科的医生来会诊,这个西医是做到这个地步了,有好有坏,中医绝对不能这样。所以我刚才说要知道它内在的意思。

      今天呢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一次才是讲到麻黄类的方,桂枝麻黄全部讲完了,才是整个太阳病,讲完了,我们再总结一下。希望大家课后把书好好看看,再把每一个方证多讨论一下,像第一课的桂枝汤里面,就有很多的问题,大家如果不细细地体验的话,你都不知道中医讲的是这么丰富多彩的,就以为那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解决的吗,肯定不是的。像胡老的这个东西,其实远远不足以反映他的学术思想。他到50岁之前,起码他都是懂得《黄帝内经》,懂得脏腑经络,他都懂。有一篇文章就是胡老写的,一篇文章讲的,《黄帝内经》里面讲的营卫气血,他写了一篇理论性的文章,大家可以看一看,写得非常精彩,理论功底非常精深,可不是说后面只讲脏腑只讲八纲的,不可能的,他经历了很多,你要知道他经历过什么,他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学习传统的中医,然后才改为简单明了的八纲,但是那个前面不是白费功夫的,所以我们要从他的结论当中去体验他的历程,他和整个中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学派绝对不是说与其他学派毫无关系。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整理者:姜春颜,姜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