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富语言经验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吴忠豪

 清源渭水 2020-04-23

       积累语言经验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我经过40多年的研究,最近才获得的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认识。我们的语文课老师一直分析语文知识,写作方法,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凡是认为重要的,考试要考的,一个都不能少,教师不讲不放心。所以语文课就是以老师讲为主,以学生学为辅,这是不对的。针对这样的状况,统编教材强调“一课一得”。就是每篇课文抓一个重点。“一课一得”这观点当然有正确的一面,但也容易产生误导,

现在我们谈语文核心素养,老师们都知道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积累,审美创造与,语文核心的第一条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是思维发展文化传承审美创造的基础,是语文课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语言的建构必须有两方面的要素:一个是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越丰富,语言建构能力越强。就像造房子,建筑材料越多,砖头木头越多,房子就能造得越大越高。语言材料就是语言建构的基础。一个是语言建构的经验,语言运用的经验。通俗讲就是词怎么用,词和词怎么搭配,词和句怎么组织,句子和句子怎么连贯,这些都很难从学理上讲得清楚,大多是凭经验、凭感觉。所以,语言运用经验决定一个人语言建构是否规范。因此语文课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抓好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语言运用经验的积累,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语感。前几年,语文学界学者、专家一直在强调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语感最重要。杭州大学朱作仁教授说:“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强了,这个人语文能力就强,语感来自哪里,语感是由语言经验堆积而成。我们打个比方,运动员的球感哪里来,球感就是打球练出来的;写文章有笔感,一段时间不写文章笔感就生疏了;文章越写越熟练,笔感越来越好。所以,语感是语言实践中形成的。

王宁说:“积累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是建构语言的基础和前提,语言材料积累的数量,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语言建构的质量。”一个人的语言积累材料越丰富,他的语文素养越好,这是一个基本规律。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言经验积累。

可是长期来语文课程对语言经验积累的认识一直是不到位的。我们一直以为语文知识包括方法策略是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我们讨论一个案例。这是五年级第一学期《月是故乡明(季羡林)》课文片段。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

教学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其实是文章里对学生来说大量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例如“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相映成趣”,这些词语对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平生没用过的;还有就是作者遣词造句的经验,“相映成趣”这个词语怎么运用呢?还有“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萌动”这个词用得好,“萌动”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和“油然”搭配。下面一句“清光更加晶莹澄澈”,我们知道“晶莹剔透”这个词语,形容物体的透明,月亮不是透明的,月亮是澄澈、干净,没有一点杂质,所以用“晶莹澄澈”这个词。下面我们看“风光旖旎”这个词语,瑞士的风光可以用“风光旖旎”来形容,如果是石家庄就不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了;“平沙无垠”可以描绘大沙漠,“碧波万顷”的大海,“巍峨雄奇”的山峦,“美妙绝伦”的月色,这些词都用得好吧?对丰富学生语言材料,积累语言运用经验都是极有价值的。这个单元的语言要素是什么?——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阅读的方法。大家判断一下,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和积累词语经验相比较,哪一个对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更有价值呢?毫无疑问是积累词语经验。可是语文教学往往是把积累语言经验放在次要位置,语文老师重点的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现代语文教学就是把知识。方法策略教学放在第一位,以为这是最有价值、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其实对小学生来说,积累课文中这些词语、这些范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感才是第一位的,对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最有价值的、最有用的。

我们再读一读下面这段话(选自《夹竹桃》):“然而,再一墙之隔的大门内……”。这一课的课后习题导向是什么?就是文章的写作方法:1.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夹竹桃的任性?2.选一句最能体现韧性的句子,体会作者怎样写出韧性?韧性是怎么写的,我们老师往往瞄准的是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排比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对比、烘托等,其实教学这些概念性的语文知识,对学生语言质量提高和语言经验的丰富价值并不大。我们换一个思路解读读这段文章,看作者怎么遣词、怎么造句,去体会作者语言运用的经验,从语言运用经验的角度再来解读这段文章。

“夹竹桃再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哪个词运用的很生动呢?“嘟噜”这个词用得好,就是一团、一球,课文用的是“一嘟噜”,这个用词很别致,很形象,很生动。再看,“一朵败了,又开出一朵”,“败”字用得好,作者没有用“谢”“枯”字,而是用了“败”、“黄”,这两个字用得很有水平啊。再看后边“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这个句子组织得很有节奏,写得很美,像诗的语言,读读看,比你的水平高吧?这就是有新鲜感的句子。如果换成学生写的大白话:在春天,在夏天,在秋天,味道就差远了,就像一杯白开水。很多学生词汇贫乏,句子都是大白话,就像白开水。怎么把白开水变成芬芳浓郁的清茶,变成味道好极了的咖啡?就要去多读、多积累课文中写得好的词语句子。这样去解读课文,就会发现作者语言的奥妙。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两个句子哪一句写得漂亮?当然是后一句。用花来表达季节比直接用“春天”“秋天”来表达更优美。你再读读这两个句子,后一句和前一句意思是不是重复了?但就是这个重复起到了强调作用,用花期来表达夹竹桃开花时间长,产生了美感。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同样教学这段文章,让孩子明白课文用排比方法、用反问句、用双重否定句、用对比、烘托等这些抽象的修辞学、语言学概念,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么用词,怎样造句等语言表达经验相比较,那种教法对学生语言质量的提高更有价值?答案毋庸置疑!学生学再多的术语概念,也不能改善和提高自身的语言质量。可是我们语文老师钻研教材解读文本时目光还是聚焦在这些抽象的概念化的语文知识上。因此我大声呼吁:语文教师备课必须改换思路,从词语怎么用、句子怎么写、句子怎么组织,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去钻研去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经验。教学中也要引导让同学们发现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彩,引导孩子深入到语言内部去体会作者这样用词这样造句好在哪里。通过课文中鲜活的语言运用实例,积累丰富的语言运用的经验,这样的教学内容一定会比学习概念化的语文知识概念术语更加有效。因为儿童处于语言经验积累的最佳年龄,你教给他哪些词语句子和语言运用经验,他就会模仿者去写、去用,心理学认为模仿是儿童学习语言是最有效途径。

 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三个方面学习价值。第一,文化价值,比如了解历史、各种社会常识,认识名人等等,每篇课文都它有文化价值。第二,学习语文知识,教材中的单元语文要素基本都是语文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是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都有学习价值。第三,积累语言经验,每篇课文教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作者运用语言的经验,每篇课文都提供了一定量的新字词短语、新的句型,提供大量的遣词造句范型,都是规范的语言运用实例,是小学生学生语言,规范语言,学习语言运用经验的最好范例。我们判断一下,哪一项方面内容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最有价值?当然是语言经验。但是在当下语文教学中,语言经验积累是放在第一位还是最后一位?毫无疑问是放在第三位,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其实,每篇课文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课文中提供的新的词语句子,包括运用这些词语、句子的范型。怎样最大程度地将课文中丰富的词汇句型以及规范的遣词造句经验输入进学生的语言仓库,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背。

老师们反思一下自己写文章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困惑:想不起来此处用什么词好,吃不准这个词和哪个词可以形成正确搭配,这句话怎么表达更加清楚,这个句子这样写是否会是病句,等等。产生这种语言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你的语言仓库里积累的词语、句子太少,词语句子运用经验太少,还有就是语感不好。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必须将语言经验的积累作为语文教学最重要、最基础的任务。语言材料积累、语言运用经验积累、语感的培养,这些都是有最佳年龄的,哪个年龄积累语言经验最有效,当然是小时候,心理学研究是12岁之前。语言经验积累需要练童子功。对此我有深有体会,平时阅读时我很注重语言材料积累,特别是新的词汇,写得精彩的句子。但是到用的时候却往往想不起来,特别是50岁、60岁以后,阅读时记得很用心的词语句子,用的时候往往想不起来,而年轻时特别是小时候积累的词语句子很容易搜索到。这其实很正常,因为这是人的记忆规律。所以小学生学习语文重点应该放在语言材料的积累上,运用语言经验的积累上,现在我们把重点放在概念性知识教学以及方法策略的指导上,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失误。

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第一个是要多读多背,培养规范的语言习惯。现在语文教师都重视朗读,但是语文课里朗朗的读书声还是太少。教学每篇课文都应该是以读为主,学生读懂、读熟课文最重要。现在很多老师把朗读仅仅作为理解课文的手段,这样理解朗读功能错啦!朗读的主要功能是语感的培养。如果仅仅是理解课文内容,那么读一遍两遍就够了,甚至不用朗读,默读效果更好;如果是要输入课文语言,要形成语感,就要反复读、读得滚瓜烂熟才能把课文语言转变成自己的语言,才能形成语感。所以多读多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小学生写文章怎么会产生语病?按照朱自清的说法是“他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按照个别的语言来写文章”,他自己觉得是通的,但是他的内部语言结构有语病的,所以就产生语病。怎么矫正学生不规范的内部语病呢?语文老师采用的通常是改病句的方法,其实改病句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矫正学生不规范的内部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朗读和背诵。老师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学生,凡是朗读读起来结结巴巴、读不流利的学生,往往是写文章语病最多的。为什么课文读不通顺,读不流利,因为他的语言习惯和课文规范的语言习惯不一致,差异越大读起来越不顺口,怎么读都不顺口,于是就出现添字、漏字、颠倒现象,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要矫正不规范的内部语言,最好的办法是把课文读顺畅了读流利了,把课文读成自己的语言了,什么时候读起来舒服了,那么他的语言就规范了。所以朗读和背诵是矫正语病最好的办法。朱熹说:“朗读要字字响亮,不能添一字,不能漏一字,不能倒一字”,因为“添了、漏了、倒了”就产生病句了。朗读、背诵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最宝贵的学习语文的经验,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所以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是很简单的,现在我们把语文课搞复杂了”。为什么简单,其实语文课就是让孩子读,把课文读熟,读流利了,现在我们把重点放在文章分析上,课文越讲越深,语文课越讲越复杂,不仅学生甚至听课教师都云里雾里,以为讲课老师的水平真高!老师们,这是误导啊!小学语文课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经验和培养语感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要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现在统编教材三年级有三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引导学生发现课文语言中运用生动的词句。现在语文老师都很重视词语教学,每篇课文都规定学生学习哪些词语,课文中呈现的新词都要积累,这当然不错。但是除了课文中规定的词语,每篇课文中值得积累的还有很多,加上每个学生原来的词汇量有差异,所以对学生个体而言,一篇课文中可以积累的词语不一样,有的学生值得积累的不多,有的学生值得积累的很多。所以词语教学最好办法不是老师规定,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发现文章里有积累价值的词句。让孩子抄下来,自己加深印象,这是因材施教,是最人性化的教学词语的方法。它的价值不仅在多积累几个词,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习惯:阅读文章我要主动去积累、储存文章里有价值的有新鲜感的词句。如果小学阶段通过90篇文章的学习,就能形成稳定的习惯,养成了这个习惯,终身受益。

第三,要发现课文语言的精彩。很多老师课堂上复述课文,回答问题,往往有一句口头禅“用自己的话来讲”。其实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课文语言来表达。

比如三年级《刺猬的朋友》这篇课文后边有两个练习:1.朗读课文,找出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生动的语言。有的老师把这道题理解为划出刺猬偷枣动词,这不对,画出动词和体会语言的生动不是一回事,课文中有些形容词用得也很好,有些句子也很值得品味推敲,所以仅仅划出动词是浪费了资源,文本质大部分有价值的学习词语句子的资源都放弃了。2.“以小刺猬偷枣的本领可真高”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课文中就要求“用自己的话”讲。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小刺猬偷枣的本领真高明——”,叙述很清楚,应该说挺不错的,这样复述对学生熟练语言建构能力是有帮助的,可是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作用不大。怎样把刺猬偷枣的本领大表达得更加清楚,词语运用更加生动准确,句子组织更加高雅、更加有水平,最好的方法是仿照课文语言来表达。

我们看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它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这句话用学生的自己的话是这样说的“它慢慢地爬向树杈”。再看学生说刺猬“爬来爬去,把红枣堆到一起”,课文这样写“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在一起、就地打个滚,……”课文中这些词句写出了刺猬的聪明,写得有声有色,比孩子的写更清楚,更加生动。你看,小学生语言表达往往是大白话,比较粗疏比较模糊的。课文语言比学生表达得更加清楚,更加细腻,也更有质量。两种不同的表达,一种是用自己的话叙述刺猬偷枣的聪明,追求的是把事情把话说清楚,这对学生语言建构的熟练有帮助,但对语言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因为建构的还是自己的大白话;应该引导学生用课文高质量的语言来表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语言建构能力,而且对学生语言质量提高、语言经验的丰富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第四,主动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语言经验的最终目标是能够运用,积累语言表达经验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运用。理解了不会用,其实不是真正的理解,会运用了才是真正理解了。

下面来看一个教学案例,这是一位名师上的二年级《野荷塘》。教师根据课文中的两个“也许”,要求学生用上“也许”写两句话。

也许,是候鸟从江南衔来的一粒莲子,不小心遗落在野池塘里;也许,是我们的祖先曾将南方带来的莲子,小心地播种在这里。

也许,(                   ) 也许,(                        )

学生写完以后交流,学生这样写的:

也许,是龙卷风刮到这里来的。

也许,是我们带过来的。

也许,是顽皮的小朋友把莲子埋在这里的。

也许,是南方河里的小鱼带来的。

也许,是小松鼠不小心带来的。

也许,是一阵风从南方吹来的。

虽然学生写的句子意思表达大致清楚,但是仔细看,学生语言和课文语言有很大差异。课文的语言表达明显比学生语言水平高。老师现场的点评是:大家想象很丰富,写得不错。其实这样点评对课文文本资源和课堂生成资源是很大的浪费。老师这个时候应该抓住学生的句子表达和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比较: 

“也许,是小鸟带过来的。”这句话课文怎么写呢?“是候鸟从江南衔来的一粒莲子,不小心遗落在野池塘里。”你写的是“小鸟”,课文写的是“候鸟”,哪个词用得更有文化,当然是“候鸟”了。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很有水平?一个“衔”字,你看多么形象,多么生动?“不小心遗落在野池塘”,读读看,这个句子比你写得有水平。学生写“顽皮的小朋友把莲子埋在这里的”,比较课文中的句子“也许,是我们的祖先曾将南方带来的莲子,小心地播种在这里。”你读读看,哪个句子更有味道?同学们体会到了吗?体会到了,会不会写呢?其实还不会写啊。语文课上的品词品句往往止步于明白了吧?明白了,就结束了。其实,品词品句更应该追求会运用。“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教学的重点不能放在理解了、明白了,而是要让学生去运用。

我们都知道,看房子和造房子是两回事。明白了这个房子是什么式样的,明白了各种式样的房子结构特点,会不会造房子了呢?当然不会。要学会造房子就必须自己去学着造。我们的语文课不能仅仅带着学生们看房子,品味课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精彩,更应该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建构运用,去学习造房子。看房子和造房子哪个更难?当然是造房子难。学习语言难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所以,花在造房子的时间应该超过看房子。那么怎么引导学生学着造房子,我们以刚才《野荷塘》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写的这几句话与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比较,发现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修改,看谁能把这些句子写得更美,更有文化,读起来语感更好,水平更高。这就是学生自己造房子,学生就是在建构话语,这不仅是语言建构能力的训练,也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想象能力的培养、创造精神的培养。语文学科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我要写出别人写不出的句子,我写的句子比你更美,这里就有创新精神,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所以,语言建构和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和文化传承紧密相关。语文课是通过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在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中,渗透文化教育,发展思维,提升审美品味。

所以语文课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帮助学生积累课文的语言经验,然后领着学生去实践、去模仿、去建构运用,通过语言建构的实践把课文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将学生低质量的语言提升为高质量的语言,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才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最有效的途径。现代语文教学始终把重点放在课文的理解上和语言的品味上,学生的语言质量不会有明显提高,即使提高幅度也不会大,一定要把重点转移到“运用”这个环节上,强化学生语言建构“实践”这个环节。

统编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小练笔,我觉得值得称道、肯定。这些小练笔应该怎么指导?他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认识不能只是停留在“让孩子多一次动笔的机会”这一点上。我们看四上《走月亮》这篇课文后的小练笔:

读读课文第六节,说说“我”的所见所想,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境吗?仿照着写一写。

要求仿照的是课文形式,没有关注课文的语言。我认为换一种思路,将这个题目改成这样:

还记得与爸爸或妈妈在月下散步的情景吗?写出你的所见所想。课文中哪些精彩的语句可以用上,先把它们划出来。

修改后的练笔意在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来表达。如果没有非常明确的引导,那么绝大部分学生还是用自己原来的语言来表达,只是增加了一次表达的机会,语言表达质量不会有明显提高。而修改后的小练笔,“月下做什么”直接提供给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语言表达上,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精彩的句子,然后建构到自己的语言表达过程中。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学生会用上以前不会用的词语,课文中一些好的句子,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质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运用学过得好词好句的意识和习惯。

如果是写月下散步,课文中哪些词句是可以用的呢?“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从小河那边升起来”“月光是那样柔和”……学生在运用这些语言的过程中,一定会感觉到“这些个词语用得漂亮”,“这样的句子有文采”,他就有会一种成功感。学生学了这篇课文以后,自己的句子更丰富了,用词更精彩了,经常有这种感觉,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储存、积累更多的词语句子,养成一种习惯。所以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策略,我认为特别重要。那些写文章有文采的人往往是这个策略学得特别好,意识特别强,所以能落笔有神。各位老师自己反思一下,你的小学中学老师有没有培养你这种意识?如果有的话,说明你遇到了一位好老师,终身受益。你再反思一下,你有没有培养自己的学生这种习惯?如果没有,那么从今天开始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这种习惯。

中国的传统教学就是多读多背,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学习语文最宝贵的经验。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老师辈,不管是文科、理科、工科的老师,语文程度都相当高,语文能力都相当强,其主要原因正是他们大多在私塾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我们今天要使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值得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做法。遗憾的是,现代的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抛弃了老祖宗的做法,代之以教师用大量时间对孩子进行讲解、说教或展示视频画面,传统的琅琅书声也逐渐消声,其后果是不再让孩子大量接触汉语书面语,这样,孩子如何能从小积聚汉语书面语语感呢?

小学语文课怎么打基础啊?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背,就是语言经验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这就是打基础,现代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现代语文教学把祖宗留下的宝贵经验扔得差不多了,这是很不应该的,是现代语文教学一大失误,这是一种战略性的失误。我用上“战略性”这个形容词,绝不是夸大其词,绝不是危言耸听,确实这个失误非常严重,导致整个民族的语文素养滑坡。在座各位语文老师,我们扪心自问,和以往语文老师相比,我们的语文素养不容乐观。

重视语文经验积累的价值和意义绝不仅仅是多积累几个词语、多一些语言表达经验,其实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问题怎么理解,我通过这篇文章来谈谈体会。

《蒙山悬崖栈道》(略)。

这是我去沂蒙山旅游时看到的一篇介绍蒙山栈道的文章,是一篇写景记叙文,文章中写景的方法大家一看就明白,运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大家都学过“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你能不能写出这样文章?我是写不出来,为什么?这是个语言经验积累的问题,我的词汇量和句型积累不够丰富。其实,对蒙山栈道特点的认识,和自己的语言积累也有关系,没有这些词汇概念,你就表达不出这些特点,语言材料的丰富程度会决定你概念认识的丰富和思维的深度。再看作者站在栈道上的这些感悟(略),我站在栈道上也很有感概,但是我只能用“感慨万千”来形容。为什么自己的很多感慨表达不清楚,这和你掌握的、积累的词语概念有直接的关系。你的语言积累越丰富,你的感慨越细腻、越深入。没有丰富的词语概念,你只能“感慨万千”。所以我体会到,一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经验积累有直接关系。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外壳,其实语言也是情感的工具和外壳,语言积累越多,思维就越丰富,越有深度,情感也会越加细腻。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写文章本身也一种自我的审美教育,怎么用词是美的,怎么写句子是美的,这就包含着审美教育。所以语言积累和运用过程,其实和人思维发展、审美提高、情感丰富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怎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好的方法或者说抓手就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这是用语文的方法去发展思维,去丰富情感,去提高审美。学生思维怎么发展,语文课主要途径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积累,当然分析概括型习题也要做,但是最重要的、最有效的途径是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去丰富学生思维内容。语言丰富了,思维也开阔了。贫乏的语言不会有高质量的思维。

所以基础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丰富学生的词汇,丰富语言表达经验,学会遣词造句的策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我们的主要工作不是划出动词,主要不是教学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这些知识,学习这些概念术语价值非常有限,语文课最有价值的工作是让孩子读熟课文,然后让学生们去模仿运用,去尝试建构话语,这才是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选自吴忠毫微信公众号小雨茶轩2020.4.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