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闭经从中医分型辨治

 stccp 2020-04-24

闭经(amenorrhea)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年过16岁第二性征已经发育但尚未来经者或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没有发育者,称为原发性闭经;若月经已来潮又停止6个月或3个周期者,称为继发性闭经。引起闭经的原因有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前者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失调所致;后者由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肿瘤、创伤、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等因素造成。

   寒瘀经脉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闭经。

2.辨证要点  手足不温,舌质暗淡瘀紫,苔薄白,脉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少腹疼痛,或腹痛拒按,或畏寒怕冷,或大便不调等。

【治则与选方】  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可选用当归四逆汤与生化汤合方。

  气滞寒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闭经。

2.辨证要点  精神抑郁,舌质暗淡瘀紫,苔薄白,脉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急躁易怒,或胸胁胀闷,或少腹疼痛,或腹痛拒按,或畏寒怕冷,或大便不调等。

【治则与选方】  行气解郁,温经化瘀;可选用膈下逐瘀汤。

  瘀热阻滞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闭经。

2.辨证要点  手足心热,舌质暗红夹瘀紫,苔薄黄,脉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少腹疼痛,或腹痛拒按,或心胸烦热,或失眠多梦,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  清热活血,通达经脉;可选用桂枝茯苓丸与蛭虻归草汤合方。

  气滞瘀热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闭经。

2.辨证要点  口渴,精神抑郁,舌质暗红瘀紫,苔薄黄,脉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急躁易怒,或胸胁胀闷,或身热,或少腹疼痛,或腹痛拒按,或心胸烦热,或大便不调等。

【治则与选方】  行气解郁,清热化瘀;可选用柴胡疏肝散与桃核承气汤合方。

  肝肾阴虚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闭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

2.辨证要点  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或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  五心烦热,或阴道干涩,或盗汗,或潮热,或毛发脱落,或心胸烦热,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  滋补肝肾,养血育阴;可选用左归丸与增液汤合方。

      脾肾阳虚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闭经,腰膝酸软,腹胀。

2.辨证要点  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  手足不温,或畏寒怕冷,或耳鸣,或倦怠乏力,或面色萎黄,或大便溏泄等。

【治则与选方】  温补脾肾,散寒通脉;可选用桂枝人参汤与当归四逆汤合方。

      气血两虚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闭经。

2.辨证要点  倦怠乏力,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  面色萎黄,或头晕目眩,或心悸,或神疲气短,或语声低微等。

【治则与选方】  补益中气,养血调经;可选用十全大补汤。

  气阴两虚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闭经。

2.辨证要点  倦怠乏力,口干咽燥,舌质淡红,少苔,或苔薄,脉沉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  面色萎黄,或头晕目眩,或心悸,或神疲气短,或语声低微,或五心烦热,或盗汗,或潮热等。

【治则与选方】  健脾益气,养阴生津;可选用四君子汤与增液汤合方。

  寒痰瘀阻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闭经。

2.辨证要点  肢体困重,舌质暗淡瘀紫,苔白厚腻,脉沉涩或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  手足不温,或畏寒怕冷,或胸脘痞闷,或形体肥胖,或呕吐痰涎,或带下量多等。

【治则与选方】  温阳散寒,燥湿化痰;可选用二陈汤与生化汤合方。

  痰热瘀阻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闭经。

2.辨证要点  肢体烦重,舌质暗红瘀紫,苔黄厚腻,脉沉滑或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手足烦热,或失眠多梦,或胸脘痞闷,或形体肥胖,或呕吐痰涎,或带下色黄量多,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  清热化痰,通经化瘀;可选用小陷胸汤与下瘀血汤合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