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二十九五味所喜君臣三品各守其乡

 感通天下 2020-04-24

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第一,黄帝问,治病症所属脏腑,而不是只治旺盛之气,还是会出现相反的结果,为什么?

歧伯讲,你问得详细啊!这是因为对药物性味运用不当的原因。五味进入肠胃后,各有其最善于发挥作用的部位,酸味先入肝,苦味先入心,甘味先入脾,辛味先入肺,咸味先入肾。长期服用,能增强脏腑之气,这是物质生化的基本规律。但长期增补脏气,会使脏气偏盛引起疾病。长期不用某味,也会引起某脏偏衰。

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谓也?

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

第二,黄帝说,讲得好!方剂组成中的君和臣是什么意思?

歧伯讲,治病的主要药物是君药,辅佐君药物是臣药,辅助臣药的是使药。并不是指药物的上中下三品等级之别。

帝曰:三品何谓?

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第三,黄帝问,药物的上中下三品指什么?

歧伯讲,三品是指药物有无毒性和毒性大小的区别。上品无毒性,中品毒性小,下品毒性大。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

岐伯曰: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者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第四,黄帝说,讲得好。那病分中外指什么?

歧伯讲,依据六气的变化规律来治疗疾病时,必须辨别阴阳,确定病位的内外。然后根据病因和病位,内病从内治,外病从外治。浅轻的病用调和法,严重的病用平定法,急重的就必须使病邪快速排出,病在体表的用发汗法,在体内的用攻下法。选用寒热温凉不同属性的药物,根据疾病的性质和部位,随其所宜来用药,以退病邪。谨慎地遵守这些治疗法则,就可能收到全效,使气穴畅通,使人健康长寿。

帝曰:善。

黄帝最后又称赞歧伯讲得好。

至此,我们通过二十九天时间,读完了至真要大论篇。重要的内容还必须多次反复牢记揣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