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教材:踢完张衡踢扁鹊,这唱的哪一出?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4-25
扁鹊。

这几天,网上又为神医扁鹊被踢出教材的事情,议论纷纷。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盖世神医,他周游列国、济世救人、随俗为变,医术极其高明。中医诊断四法“望、闻、问、切”,就是扁鹊总结出来的。可以说,扁鹊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司马迁就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

司马迁把扁鹊的事迹记录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应该说,作为史学家的司马迁,态度是严谨的,扁鹊作为历史人物是真实的。但偏偏就有好事者,说司马迁的记载经不起推敲,并信誓旦旦地地举例子:


扁鹊曾给春秋时期的赵鞅治过病,又医治过虢国太子,还给战国时期的秦武王把过脉,可是这三人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时期的人物,从赵鞅到秦武王两者相隔了200多年。如果说承认了司马迁记载属实,那就相当于承认了扁鹊是一个活了200多岁的老神仙,正因此史学家们才质疑扁鹊的真实性。


实际上,司马迁在该《列传》中根本没有提到为秦武王过脉的事情,这个时间下限是强加上的。

为了黑掉扁鹊,专家们还有妙招:

在2013年的时候,成都地铁在施工时就挖出过9部汉代竹简医书,而经过专家们数日苦心研究,一致认为这些医术和扁鹊有关。可即使是这样也没能改变扁鹊名字从教科书中划去的事实,因为历史专家们认为:扁鹊虽然出名,但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证明过他的存在,而这九本医术上也没有署名,无法证明就一定就是扁鹊的。


这个说法很明确:证明不了扁鹊存在,扁鹊就不存在。有很多存在,不是被证明出来的。针对这一逻辑,我不想抬杠。——如果某专家不能证明自己的曾祖父是存在的,那么,他的曾祖父就不存在吗?

在专家们的不断怂恿下,神医扁鹊、济世救人的扁鹊、功德无量的扁鹊,就从历史教科书中被踢出了。

事实上,不只是扁鹊,前几年历史教科书中还踢了张衡及其地动仪。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公元132年,张衡创造风动一时的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量地震的仪器,此物比欧洲科学家创造的地震仪早1700多年。张衡同时代的崔瑗,赞扬他“数术穷天地,制造侔造化”。史学家范晔对张衡的科学成就也给予肯定。 

张衡。

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给张衡墓题写了碑文,在高度肯定其文学、科学成就的同时,极尽誉美之辞,称他“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千祀万龄,受人景仰。”

张衡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享誉世界。在外国,很多国家的科技展馆里有张衡的介绍,广场上、图书管理有张衡的雕塑。韩国将张衡发明的浑天仪印在了万元大钞上;1970年,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也以张衡的名字命名。1977年,小行星1802被命名为“张衡星”……

▲张衡地动仪模型。《后汉书张衡传》中这样介绍其地动仪:“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又说,“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看来当时是有效果的。

张衡的科学成就是公认的,他的“科圣”之名也是名副其实的。

最近,一篇名为《中科院的院士:房梁下吊一块肉都比那个强!》的文章,在网上又开始蹿红。大意就是说,张发明的地动仪没有效果,房梁下吊一块肉都比它强!据说,那位院士是中国地质地震学的奠基人,在地震方面很具权威性。 

但是,地震学院士不是科技史院士,即便能对当今地震学有所建树,未必就了解科技史。科技史是个史学问题,史学问题要放在当时条件下综合考虑、全面分析、去伪存真,拿出确确实实的依据让大众信服,而不是“房梁下吊一块肉”就完事了。

人类文明的真相很不容易还原,张衡的地动仪机械原理,是在当时条件下总结、制作、运用的,可望而不可即,这很正常。不正常的是,因为弄不清这个原理,就是否定了这个伟大的发明,逻辑很可怕。

也是在当代专家的而不断怂恿下,仰望星空、思考宇宙、数术穷理的张衡及其地动仪,在2017年的历史教材中,被踢出。

按照这个“踢出标准”,估计还会有很多历史人物要被踢出。编写历史教材的人不是操心古为今用,而是忙着“古为今踢”,把英雄、偶像、前贤都折腾个七零八碎。再者,没有人文情怀的人审度过去,破坏力极强。

扁鹊和张衡被踢出历史教材,是武断的举措。这种踢出逻辑,也是可怕的。所谓的专家,把不理解的事情,判断为不正确、不存在,这究竟唱的是哪一出?用事者当扪心自问,引以为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