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为什么一定要有信仰?

 森林一叶 2020-04-25

《中庸》

“礼”文化

中之用

今天我们接着上一次聊过的“鬼神之德”的话题,来继续探讨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信仰问题。

其实人们在对“鬼神”的信仰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信仰,叫做“礼”。

我们可以发现《中庸》全文在论述完“鬼神之德”之后,引用了三大段孔子的原话来说明上古时期“礼”文化在天人之际的演变(原文较长,故而附于文末)。

对于这一部分,我们用两个问题来进行讨论。

首先为什么“礼”文化要紧随“鬼神之德”来论述?

第二“礼”文化跟中庸思想有什么关系?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要知道文化的发展是需要长期的积淀,这其中包含着很多的因素。

比如用现代观点来看,生产力的发展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我们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祖先是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社会,逐步转变为男系种姓宗法社会,再之后又历经夏、商两代,到了周文王、周武王以及周公的时代,正式建立起我们中华民族的人伦文化体系。

这千百年间,祖先们从最初的石器、青铜再到铁器,这些进步其实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私有意识的产生。

远古时期的人们必须要通过合作来生存下去,所以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然形成了亲密的群体关系,一切共有。

这也就是孔子在《礼运》中感慨的上古“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之间合作的必要性不那么强了,渐渐人们的关系也就疏远了一些。

私有意识的诞生也就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争夺,人们的“小心思”渐渐多了起来。

但这个时候的社会,总体来说还没有发展到人们可以绝对独立的地步,所以人与人之间依旧存在着比较紧密的关系。

这也就是孔子所说“三代以下,退而求其次”的阶段,也就是“禹、汤、文、武、周公”的夏、商时代,以及早期的西周。

这段时间虽不及上古的民风淳朴,但也还算是“小康”社会了。

这千年的太平之治其实是得益于由人伦文化衍生出的礼制,所以我们看后世儒家始终在提倡三代之德,就是因为他们向往当时的那种礼制社会。

明白了这个发展背景,我们来看“礼”文化和“鬼神”文化的关系,其实关于“礼”的基础,无非是服务于人。

而人无非一生一死,所以其实追本溯源,“礼”的初衷就是“养生送死”。

简言之让人能活得舒心,死得安心。

而在那科学水平极度落后的上古时期,有关人生死的问题是人们无法解释的,于是就有了祭祀。

把人的生死问题交给天,这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解释。

而祭祀总是需要仪式的,这也就有了最早的“礼”,而“礼”文化与鬼神的信仰也就关联上了。

后世的“礼”文化其实也就是这么逐步发展而来的,这其实就是人们找寻到的一种与形而上道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是一种情感寄托。

所以当时的太平之虽然是治得益于礼制,但其实稳固天下的并不是单纯的礼制本身,而是其背后的信仰。

由此我们也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礼”文化与中庸思想有什么关系?

我们继续回到文化发展史上来,西周初期,文王、武王和周公建立了完整的礼仪制度,以及分封诸侯的封建政治制度。

起初还是不错的,但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渐渐地诸侯也就各自发展起来,有粮有地有兵,干嘛还要听天子的话。

于是,纷争开始了,天下大乱,也就来到了诸子百家的春秋战国时代,也就是孔子所述的“礼乐崩塌”的时代了。

纵观历史,天下的分分合合其实本质是物质和精神的不平衡发展造成的,生产力提升了,物质资源丰富了,人们的信仰却没有跟上,于是成为了物欲的奴隶,纷争就这么来了。

所以,儒家要重提旧礼,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欲望的问题,重新找回对自己欲望的掌控权,去掌控物质,而不是被物质掌控。

虽然很多礼节在现代看来存在很大争议,比如最典型的三年守孝期,父母死后需要守孝三年。

这一点在当时墨家和道家也都同样非常反对,但这都是带有一定封建时代性的设定,我们要透过形式去看本质,去理解先哲们的苦心。

先哲们最初倡导这些形式,其背后的真正目的是想要重新找回人们的信仰。

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孝”。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

孔子赞扬周武王、周公的孝道,真正通达人伦孝道的人,能够体会先人的意志去完成先人的事业,能够将先人的事迹流传下去。

这就是由父母之孝发挥而来的一种品质,仅这一点,如果人们都具备了,那么社会绝对是另一番样子。

比如当代就存在这同样的问题,当代的孩子们有几个人还记得我们革命先烈的事迹,有几个人还愿意继承他们艰苦奋斗的品质。

心中没有民族复兴的情怀,全都在物质的诱惑下成了奴隶,追求享乐,崇洋媚外。

这就是物质文明发展太快,精神文明没有跟上的最直接体现。

所以儒家的救世理念,其实是非常超前的,用现代人的说法叫做“精神文明建设”。

怎奈这种理念能防患于未然,却无力救世于水火,圣人的苦心更是没有被传承下去,反被歪曲误解,以致后世遭受无端非议。

所以,当代的我们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重视。

所以,看待“礼”文化不能总是带着封建视角去批判,要透过表象看内涵。

其封建形式的背后其实就是我们的信仰,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根本人伦观念,这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来源,这其实也就是中庸之本性经过数千年沉淀演变和发展来的。

这一部分是中庸思想由“内明”到“外用”承前启后的部分,子思借来祖父之言来加深我们对中庸思想整体概念的理解,便于我们衔接全文,真可谓用心良苦。

这三段《中庸》原文附后: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