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己茯苓汤加减治疗特发性水肿[摘]

 柴桂苓 2020-04-26

特发性水肿,为临床常见病,以中年妇女多见之,迄今尚无特效疗法。近几年临床运用防己茯苓汤加减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50例患者均属女性。年龄最大者52岁,最小者35岁,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2年,均经现代医学检查确诊,其中大多数患者长期服用西药或采用其他疗法无效而改为中药治疗。

汉防己15克,生黄芪30克,茯苓15克,桂枝9克,泽泻12克

临证加减:水肿伴有头目眩晕、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自汗出、动则尤甚,证属气虚者加人参(或党参)、白术、山药,或配补中益气丸; 面色少华、口唇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经行量少或经闭,证属血虚者,加当归、白芍、川芎、鸡血藤; 潮热盗汗或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阴虚者,去桂枝,加旱莲草、女贞子、熟地,或配服六味地黄丸; 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腹胀便溏、溲频清长或白带清稀量多,证属阳虚者,加附子、干姜、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 肢体困重、脘腹痞满、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证属湿热者,去黄芪、桂枝,加茵陈、黄柏、生薏苡仁、六一散; 经来量少、夹有血块或经闭、面色黯红、舌有淤班,证属淤血者,加桃仁、红花、益母草; 胸胁胀满、善太息或经前乳房少腹胀痛,证属肝郁气滞者,加生麦芽、郁金、枳壳、玫瑰花,或配服逍遥丸; 若形体肥胖、周身沉重、头晕目眩, 胸闷恶心、白带量多,证属痰湿者,加半夏、陈皮、苍白术、薏苡仁。


吳某, 女,45岁,1985年12月1日诊。主诉:全身浮肿8年余,每晨起眼睑及颜面肿胀,下午双下肢肿胀尤甚,休息后水肿减轻,伴有周身沉重,气短乏力,不耐作劳。曾多处求医诊治,某省立医院经系统检查确诊为特发性水肿,先后经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水肿虽暂时消退,但易于复发,且病情愈来愈重,常自服双氢克尿噻以缓解,因身体不支已不能坚持正常工作。

查见形体肥胖,精神萎靡,面色虚浮,下肢水肿光亮,按之凹陷没指。询其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白带清稀量多,血、尿、大便常规化验、胸透、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测定均无异常。舌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细无力。中医辨证:脾虛湿盛,乃脾阳不振,三焦不布,水湿停聚所致。治宜健脾益气、通阳利水。防已茯苓汤加减:防已15克,生黄芪30克,茯苓30克,桂枝9克,苍白术各15克,泽泻12克,生薏苡仁30克,党参15克,泽兰9克,水煎服,日一剂。服药一个疗程(15剂),水肿基本消失,全身症状亦减。停药一周后,又守方继服30余剂,水肿完全消退,面色红润,自感周身轻松,气力倍增,月经已按期而至,经色已恢复正常,白带适中,舌淡红,口中和,脉细缓有力。为巩固疗效,续进补中益气丸半月而诸证告愈,追访三年未复发,已能正常工作。


按:特发性水肿,属祖国医学“水肿”、“水气”病范畴,本病的发生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有关。其中脾失健运首当其要,因脾阳一虚,水谷精气不足,则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成为水湿内停的重要内在因素,临床上以脾肾阳虚,气郁水肿两型多见之。

防己茯苓汤,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主治“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为益气通阳利水之圣方。方中防己、黄芪走表祛湿,桂枝、茯苓通阳化水,使表里分消,邪有出路; 黄芪、茯苓相伍,更能增强补气利水之功,甘草调和诸药,协黄芪以健脾。运用本方时,抓住脾虚湿盛这一病机,根据各种不同症候表现,随证加减化裁。患者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并注意调情志,适劳逸,限制食盐,合理养息,均可收到比较理想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