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养生,重在健脾除湿

 ldtsg1957 2020-04-26

夏季养生,重在健脾除湿

 

     养生保健应该自然地“应天顺时”,遵循自然规律。因为“人”不管有多大本事,都无法改变“人体”的“自然属性”。
  
  中医认为,人与万物一理,也有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尽管现代科技十分发达,可以局部改变人体的新陈代谢,但仍然没有可能改变大多数人的生命法则。如今夏季来临,夏季的养生保健最主要的就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除湿之物。
  
  如何除“湿”
  
  “湿”能导致很多疾病,因此,在潮湿闷热的天气里,要格外注意饮食起居,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防“湿”、避“湿”。
  
  衣:出汗后要及时更换干燥衣物。衣服没有干透,不要急着收纳到柜子里。内衣裤、老人和小孩的衣服尤其要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彻底晾干。

 

夏季养生,重在健脾除湿


  食: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不要过多食用肥腻、味道厚重的食物,甜食要少吃;冬瓜、薏米、鲫鱼、红小豆等有利于化解体内湿热,可以适当多吃些;夏季多雨,如果淋了雨或趟了水,可喝些红糖姜水,帮助驱除体内湿寒之气;过食西瓜、苦瓜等寒凉食物、贪吃冷饮都会令脾胃受伤,影响其消化功能,助长“内湿”,不利于健康
  
  住:有雾的天气或“桑拿天”要少开窗。遇到有太阳的时候,应把受潮的被褥拿出去晾晒一下;可以利用空调的“抽湿”功能营造较为干燥的居室环境,但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更不要把温度设定过低;不要在潮湿的凳子、石头、草地上坐卧,以免寒湿侵袭;洗浴之后要尽快把水擦干,应让头发自然干透或完全吹干后再睡觉。
  
  行:适当的运动,适当出汗有利于内湿的排出,像健走、慢跑、瑜珈、太极等运动都能让人微微出汗,又不致于大汗淋漓,是为人体“除湿”的好方法。

 

夏季养生,重在健脾除湿


  饮食养生健脾胃


     很多人在夏天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胃肠道问题,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入夏后人体胃口自然变差,消化功能本来就随天气受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贪凉嗜好冰寒的食物,刺激肠胃,使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很多老人、儿童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就往往在夏季出现腹部疼痛、胃炎等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