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论文写作有据可循 | 柳青教授解析论文报告规范

 阮朝阳的图书馆 2020-04-27

近年来,很多国际学术期刊,特别是一些高水平的期刊越来越强调论文报告规范,以此来规范论文写作,使论文更为全面准确地展现给读者。针对不同的研究类型,目前常用的报告规范包括: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CONSORT)、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报告规范(PRISMA)、观察性研究报告规范(STROBE)、诊断试验报告规范(STARD)、病例分析报告规范(CARE)等。

很多作者虽然知道某些报告规范的名字及其对应的研究类型,但因无法正确理解报告规范中每个条目的含义,最终导致论文撰写不规范,或因没有遵照报告规范而导致退修或退稿。为了让大家对报告规范有更深入的了解,《眼科学报》编辑部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统计学专家柳青教授进行了专访,以飨读者。

报告规范使作者、编辑部、审稿人等多方获益

AME:请您从一名统计学专家的角度,谈一下论文报告规范的重要性。

柳青:论文报告规范综合了研究人员、医学期刊编辑、同行评审专家、报告指南开发者等的意见。报告规范能够帮助作者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和透明度,让他人清晰地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也能使自己的投稿过程更加顺利,避免因没有清晰陈述内容,导致审稿人提出很多意见而反复修改稿件,从而耽搁发表时间,或因稿件不符合要求造成退稿,不得不改投其他杂志。

从期刊编辑部的角度来说,有了报告规范作为指导,就可以快速地形成初步审稿意见。对于满足规范要求的稿件,递交审稿人审稿;对于不符合规范或文章重要部分缺失的稿件,则可以快速地返修或退稿,从而加快处理稿件的速度。

对于审稿人来说,也会参照报告规范来进行审稿。我曾碰到过一位作者,文章投到一个分数比较高的杂志,审稿人询问是否做了敏感性分析,他说“我还从来没听过敏感性分析”。如果看了报告规范的话,就会发现里面确实有一条要求结果要报告敏感性分析。后来,补充相应的材料后,文章得以发表。因此,对照报告规范核查自己的文章,对于文章快速发表,以及发表在高质量期刊都很有帮助。

AME:很多已经刊登的论文,并未严格遵守相应的报告规范,但还是发表了。因此一些作者认为报告规范并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并不遵守报告规范。对此,您有何看法呢?

柳青:论文没有遵守报告规范也能发表,但发表期刊的层次可能不会很高,可能需要降低投稿的期刊层次来发表。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已经发表的文章在很多方面其实都是有疑问的。比如在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的收集,我们会猜测研究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倚。所以,尽管文章发表了,但有心的读者在读文章时,会对结果的可信度产生怀疑,也自然会影响文章的引用。

我们写一篇文章,当然是希望别人能够接受我们的结果,文章得到引用。如果一篇论文写得好,别人会觉得结果可信,又有参考意义,可能会引用你的文章。而如果只是为了发表文章而发表,那么文章也不会有太大的价值。

AME:对于新手学习和掌握报告规范要领,您有什么建议呢?

柳青:临床观察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诊断试验、系统评价等都有相应的论文报告规范,建议大家在写论文前,上网查询对应的要求,对照着规范核查一下自己的论文,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部分,比如研究设计、对象的选择、观察的整个过程是否都描述清楚了,估计样本量的方法、参数设置是否合理等。临床医生如果不熟悉研究设计,在写文章时就很可能忽略其中的某些部分,或描述得不够清楚,而审稿的统计学专家会尤其注意这些方面。因此,对照报告规范去写论文,就会让文章更容易被别人接受。

日常我在审稿时发现,很多硕士、博士的论文花大篇幅在前言和结果部分,而研究设计、研究对象选取等关键内容往往一笔带过。其实,硕士、博士论文有足够的篇幅,完全可以把材料与方法这一重要部分的内容写清楚。一些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的研究存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仿佛不写就没问题了。但实际上,不写不等于没有问题,反而会让审稿人产生怀疑,提出很多这方面的问题,最后导致被动的局面,解释起来也很麻烦。

报告规范清单主要条目不可缺,要清晰表述

AME:STROBE声明是用于观察性研究的报告规范,目前该声明在国内外期刊中的应用情况如何?

柳青:随机对照研究范围比较窄,只有一种设计,研究者在写论文时一般都会按照CONSORT报告规范来写,CONSORT报告规范被许多临床杂志采用并严格执行。而观察性研究涵盖范围比较广,研究方法与设计、统计指标等五花八门,除了STROBE声明提到的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三种主要设计类型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所以,观察性研究报告规范STROBE声明相对来说没有被许多期刊严格执行。但国外一些著名的医学杂志或流行病学/公共卫生领域的杂志采用STROBE声明作为论文评审的条件之一。国内的杂志可能会间接地参考,但尚没有杂志明确说明需要参照STROBE声明来写作。

AME:STROBE声明清单包含22个条目,必须每条都要汇报么?

柳青:对于报告规范的清单(checklist),应尽可能地逐条对照检查,重要的条目必须清晰描述,没有涉及的条目也要给予交代。

其中,有几点需要着重强调。首先,材料与方法是很重要的部分,包括研究对象、数据的收集和测量等,要详尽描述。其次,推荐采用流程图,以展示入组病例数、剔除病例数、研究过程中失访病例数等。即使没有流程图,也要将这些数据清晰地进行说明。比如研究纳入300例患者,完成数据的有290例,完成率为96.7%,要说明这300个病例是如何筛选的,病例为何脱落。如果没有很清楚的说明,就会让别人怀疑是不是有偏倚,是不是会影响结果的代表性。

此外,经常会碰到一些作者,在报道结果时开篇便写主要的结果,甚至是多因素分析,但却没有对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多因素分析中也往往只有一个回归系数、一个OR值等,别人便不知道统计指标的意义;观察性研究中,偏倚是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如果结果开始没有描述组间的均衡性,可能的混杂因素的分布,多因素分析中校正了哪些混杂因素,为什么要校正这些混杂因素,会让人产生疑惑,为什么选择该因素而非别的因素,所有偏倚是否均进行了校正。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部分,但写作中往往被忽视。

AME:您是何时开始接触STROBE声明的,您有哪些应用体会?

柳青:20世纪90年代末,在临床流行病学的课程中我们便接触了一些论文写作的要求,那时还没有论文写作的规范,只是一些共识。大概在2005-2008年间,医院专门组织了一场关于CONSORT规范的讲座,对CONSORT规范进行了介绍。当时,我把STROBE、STARD等相关的报告规范都进行了了解。此后,在审稿和论文写作中便注意应用这些规范,对照规范进行核查。

有了这些报告规范作为参照,便有据可依,省了很多事。比如学生写文章时,就可以直接让他们对照规范核查自己的文章,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补充,而不需要一条一条地去讲。有些退修的稿件有很多问题,国外专家会列出十几二十几条审稿意见,其实很多意见都与规范相关联,建议大家对照规范去修改,补充数据,也会更加有目标,更加方便。

优秀论文要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完整性

AME除了遵循报告规范外,对于撰写一篇优秀的研究论文,您还有哪些建议呢?

柳青:一篇优秀的论文要有创新性、科学性、完整性,研究结果具有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有时投稿会发现,如果文章有创新性或设计上具有特色,尽管文章存在一些问题,编辑部也会不厌其烦地帮忙改稿,最后还是会接收。因此创新性很重要。其实,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文章,不一定是因为研究的课题很大或工作量很大,有时一个小的研究课题具有创新性,也往往能够发表一篇好的文章。

在创新性的基础上,还要保证科学性。评价一篇文章的科学性如何,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看资料收集过程有没有偏倚,因此,文章中要讲清楚,以保证文章的可靠性,结果的可接受性。

此外,好的内容要有好的承载方式。就像写作文一样,内容很重要,但如何把内容表达好,让别人更容易接受或得到更好的传播同样重要。如果写得很啰嗦,逻辑不清,那么接受度和推广度就会差很多。各种论文报告规范就是为了帮助作者提高论文的报告质量,保障完整性和透明度。

STORBE声明清单


向右滑动查看英文版清单

投票


观察性研究报告规范(STROBE声明)共包含22个条目,其中18个条目对三种观察性研究设计是共用的,4个条目根据研究设计而异,用于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某种特定的设计类型,一些条目还包含子条目。

在实际论文写作中应用时,您认为应如何汇报清单(checklist)中的22个主条目”?欢迎大家参与投票,或在文末留言讨论。(如选择B,您可在留言区说明具体条目和理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