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虚补益有技巧:温而不散,补而不滞,方可增疗效。

 flsd 2020-04-28

纪东涛 原创 首发

各位头条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您们的老朋友纪大夫,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如何提高处方的有效率,虚则补之的注意事项。

体虚补益有技巧:温而不散,补而不滞,方可增疗效。

这也是困扰我了多年的问题,从用原方,再到加减方,再到自创处方,然后又回归到经典处方原方,接着又加减处方。

为何要这么做,因为刚刚接触临床,没什么经验,所以只能用原处方,然后随着经验的点滴积累,然后觉得自己有了心得,就开始加减,或者开一个崭新的处方;不久我们就回发现,这个处方的有效率很不稳定,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经验不够,然后就又回归经典处方;随着时间积累,一般需要五到十年的积累,这个时候就会发现经典处方也不是一定很适合您的患者。

这是我的学习经过,我比较幸运,作为一个学历不高的大专医生,国家级名老中医周老先生收下了我这个只有真诚没有学位的徒弟,然后跟临床学经典,很快我就独自接诊了。

说这个题外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中医学习毕业了,才是真正的开始,要拜师,学习学校课本以外的知识,无限的学习,才能让自己不至于胡子白了才进中医门径。

接着回来说中医处方,很讲究君臣佐使,单方固然有效,但是病机复杂就不行了,比如一个阳虚戴阳证,你用四逆汤的效果绝对没有金匮肾气丸效果好,不是输在了药味少,也不是输在了剂型上,是输在了配伍上,就一味山萸肉,阳气虚而不守,必须要收敛,虚症忌散,这是焦树德老先生的经验,我也说了很多次,所以不仅仅金贵肾气丸这样,生脉饮也是如此,没有五味子,这个药的效果就差很远了,所以温而不散,是温补处方的早点之一。需要说明一点,实寒症是不能收敛的,即需要用温散法,限于文章标题文字数限制,所以只说了温而不散,主要指的是阳虚症。

补而不滞,那就更简单了,就是补益的方剂不能量太大,腻了脾胃,无论什么补药,人参也好,党参也罢,吃了不吸收都是枉然,所以一定要把握补而不滞,比如香砂六君汤,要补益的处方加少量的陈皮,砂仁,木香,半夏;如果脾虚夹积,脾虚夹湿,脾虚夹痰,那么这个时候开处方,就不是加少量的陈皮或者砂仁,木香了!配比量需要根据脉相来定,比如脉而重按力量尚可,那可以一比一的补泻,或者7比3的补泻,比如厚朴人参汤。如果脉滑重按无力,那就补7份,泻占3份,如果没有依据的配药量,再好的经典处方也是没效果。

常见的处方技巧还有:1寒而不伏,什么意思呢,寒凉的药属阴,一般容易向下,向里聚汇,所以寒凉的药不能久服,不能多服,不然寒性凝聚体内,反而生了他病,比如治疗湿热痢疾芍药汤里为何加肉桂,就是怕寒药冰伏,最后治成了休息痢。

2升降合用,很多人说补中益气汤治疗脱肛,子宫脱垂效果不好,因为气机是升降聚散的方式运动,补中益气汤升散足够,没有下降和聚汇的药物,加上枳壳和砂仁效果就不同了,如果尺脉无力,在加上山萸肉收敛肾气,就可以起到下焦,中焦一起升;这个处方稍微变化,就有了左右逢源的神奇魅力。

3聚散合用:代表处方就是逍遥丸合四逆散,一散一敛,气机就可以顺畅,半表半里的疾病自然可以得到治疗。

其实开处方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升降合用,寒温并用,四维分消等等,限于篇幅我们后边接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