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延伸 | 中古世家:西汉到中唐的名门与贵族

 文明苑 2020-05-01

文化延伸 | 中古世家:西汉到中唐的名门与贵族

文化延伸 | 中古世家:西汉到中唐的名门与贵族

本文作者 李山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师从启功、聂石樵、夏传才等学界诸耆宿。自1999年始任教北师大至今。主要讲授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史、高等语文等课程。2006年被选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十佳教师”。

李山教授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在《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在《文学遗产》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经典文献的诗学读法》等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出版多部著作,主要有《诗经的文化精神》《对话诗经》《诗经析读》和《管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等。2007年和2009年分获评师网“最佳教授”和“全国魅力教授”。曾受邀在《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解读经典,向大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受邀担任中宣部、文旅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编纂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首批十部经典之一《诗经》的解读人。

文化延伸 | 中古世家:西汉到中唐的名门与贵族

中古世家

西汉到中唐的名门与贵族

01

文化延伸 | 中古世家:西汉到中唐的名门与贵族

西汉经过几十年“与民休息”之后,轻徭薄赋造成了一些大家族的出现,被称为豪强,他们武断乡里,欺压弱小,最重要的是,他们隐匿或曰吞没了许多“五口之家”,影响到国家赋税来源,直接产生了与皇权的矛盾。因此,西汉王朝不遗余力地打击他们。地方豪强及社会上有钱有势大家族的出现,其实还是因为那个古老血亲意识的逻辑。当时的豪强大族大体分两类,一类是一些大家长或大家长的前辈是汉王朝的功臣,如《史记》所记载的颍川灌氏;另一类则没有官方背景,如济南的瞷(jiàn)氏。这些豪强大宗族,内部也一定有大小尊卑的“宗法”;但是,他们只是在一定的限度内凝聚,因为他们没有西周宗法制那样的“宗法-政治”的合一做支撑。就是那些功勋之家,也会因为在政治上失去势力,或萎缩,或被抄灭。

02

文化延伸 | 中古世家:西汉到中唐的名门与贵族

大体到西汉中后期,就可以看到一些达官贵人之家已经成为大家族,如宣帝时的张安世,史书称其家有800余口之多,而且,随着汉帝国“独尊儒术”,大家族多为儒生官员之家的现象到东汉已经变得十分显著了。累世公卿的现象众多,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山阳王氏等儒生官员大家族林林总总。因为这些大家族形成,中国社会进入了中古世家大族的时代,至东晋世家大族势力达到顶峰。原因是,东晋司马氏的王权是在西晋大混乱后仓促过江而建立的,元帝司马睿之所以能站住脚,与琅琊王氏联合江南大姓的鼎力相助密不可分,所以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南渡的士大夫大家族,据载当时有“百姓”,即百家左右。琅琊王氏之外,太原王氏、陈郡谢氏、汝南袁氏和兰陵萧氏等,都是当时的著姓望族。

隋唐之际,南方大族因政权瓦解而变得沉寂,王朝内部的世家大族则是源于北方的崔、卢、李、王、郑。这些世家大族,与那些地方豪强不同,他们的家族长是儒生,读书做官,可以保证他们比那些功臣更能保持家势延续,家声长久。朝廷对这些有官僚身份的大家族的存在,基本上是无可奈何的,而且,还因为他们的存在,不得不放松西汉时期对地方豪强所实行的铁腕打击政策。于是,在东汉至唐中期以前,有身份的官僚世家大族和一些豪强势力日益膨胀,他们隐没土地和人口,国家、王朝的赋税之源也就不得不日益萎缩。东汉南北朝皇权难张,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

03

文化延伸 | 中古世家:西汉到中唐的名门与贵族

中古世家大族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尤其在门第、婚配和官宦方面。

讲究门第是中古大族的突出特点。西周宗法制,讲究嫡庶分别,各宗族又是文王子孙所统治的天下的一子,过分突出自己的门第对他们是不利的。而中唐以后的大宗族,非贵族、非官员之家较多,也谈不上门第。门第意识在中古所以强烈,乃是因为这些大族的人物,是“圣人的门徒”,是“唯有读书高”的雅士,所以这些门阀人物自视清高,十分高傲,除了日常一般不与寒庶(也是地主阶级)之士交游甚至同坐之外,特别注意婚姻缔结的门当户对——这就是讲究血统纯洁。魏晋南北朝乃至唐代世家大族之间,门第相当者互相通婚的风尚,虽受国家干预而不息。他们与西周宗法制下的氏族的相同之处,就是维持家门靠的是参与政治分享权力;不同的是,他们享受权力的资格在于他们的儒者身份,而不是像周贵族那样靠自己是姬姓子孙。所以,维持家风家教,就是中古世家大族的一个特点。如琅琊王氏,与他们家族成为望族关系至大的王祥、王览,正是以“孝弟”扬大名于天下的。

读书做官的人物不少,何以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家成为“望族”,一定是有其特别之处的。要保持家世不衰,必须重视并且弘扬祖德。同时,他们是读书人,会写文章,擅长艺术,也是这些大族的特点。以南北朝而言,王家多出书法家,谢家多出诗人,而谢家子弟经常在自己家族小圈子里谈诗论文,就是重家风的表现。注重保持家风,还表现在自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很多人都爱写“诫子书”教训后代;同时,家族的礼法也很讲究,这又表现为大量有关“丧服制”问题的讨论文字出现。

门阀家族是很讲究家学家教的。到唐代,当门阀势力快要消失的时候,当时的文豪李华的文章还讲述着自己小时候的家教严格。另外,中古世家大族不讲究嫡庶,这样可以保证本族内有才干的人参与政治。另外,随着繁衍迁徙,他们又分化出郡望、支、房,如唐代的崔氏,有清河崔和博陵崔,清河、博陵就是崔氏的郡望,而且不论清河崔还是博陵催,还要讲究出自哪一房、哪一支。所以,魏晋南北朝“谱牒”之学大盛。这些家族谱牒要掌握在官方手中,负责选举的大中正就以这些谱牒来确定大家族成员的品位,高品位的成员自然会获得高官位。

文化延伸 | 中古世家:西汉到中唐的名门与贵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