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里人与乡下人吃茶有啥不同意义?

 品讀历史 2020-05-02

茶原是解毒的药,后逐步成了俗世寻常的饮料,经历咀嚼鲜叶、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做饼、炒青散茶的发展过程,后来又按照颜色分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红茶等,按照制作工艺又分绿茶和红茶等。还与人们的生活与精神融合交汇形成了中国各地缤纷多彩的茶文化。

城里人吃茶

江南人传统上把喝茶看成生活中开门的第一件事,称之“吃茶”。苏州旧时有“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习俗,所谓“皮包水”即泡茶馆吃茶,“水包皮”指泡浴室,老茶客每天晨光熹微,便按时必往茶馆吃茶,俗称“吃板茶”,早餐亦在茶馆中完成。旧时茶馆兼营饼点,如蟹壳黄、盘香饼、面衣、生煎馒头、各色面条、风味小吃,茶客呼之即来,随其挑选,十分方便。

城里人与乡下人吃茶有啥不同意义?

旧时苏州茶馆

旧时江南城里乡镇都分布各色茶馆,同时还兼信息交流,娱乐,谈买卖等功能,茶馆大都设有书坊,人们还可在此听书,下棋,打牌,品画,赏花活动。老年人往往坐到中午时分离去。那个时候茶馆砌的是大灶头,烟囱较粗,像老虎尾巴,前面炉膛像老虎嘴巴,故而俗称老虎灶,水往往雇专门的人挑到老虎灶旁的大水缸里。

城里人与乡下人吃茶有啥不同意义?

老虎灶

文人喝茶最喜用“天落水”,收集此水的装置叫净落。下雨时,雨水通过净落管流到坛子里,且有开关装置,初雨有尘不要,要等到屋面已被雨水洗干净后,才打开开关,让雨水流到坛子里,特别是每年五月黄梅季节,收蓄雨水,以其甘滑胜山泉,嗜茶者视为珍品,称之梅水。清徐士宏《吴中竹枝词》:

阴晴不定是黄梅,

暑气熏蒸润绿苔。

瓷瓮竟装天雨水,

烹茶时候客初来。

苏州茶社讲究环境园林布置,园林小街曲巷开有茶馆,人们邀饮聚会于此,旧时喝得多是安徽来的茶叶和东西山的碧螺春、炒青,品茶兼吃各式点心,下棋,打牌,买卖交易皆在饮茶之间谈妥。

城里人与乡下人吃茶有啥不同意义?

刚采摘的碧螺春嫩芽

新年里,城里人要吃元宝茶。所谓元宝茶,即用青橄榄泡茶,年初一请吃橄榄茶,讨吉利的口彩,也让清香微苦的青橄榄洗刷一下新年油腻了胃口。

旧时,苏州城中地狭民稠,夏日懊糟难眠,多趋玄妙观广场茶肆品茗纳凉,以祛热驱暑,各色小吃蜜饯皆有叫卖,称吃风凉茶。药店配制出售“薄荷茶”“芦蒿茶”价廉物美,预防中暑,开胃袪湿,吴俗尤重“双花茶”,即以金银花、白菊花点汤为茶,或自家制之自饮,清凉消暑。

城里人与乡下人吃茶有啥不同意义?

薄荷茶

城里人与乡下人吃茶有啥不同意义?

双花茶

乡镇人吃茶

城里人与乡下人吃茶有啥不同意义?

苏州乡下有吃阿婆茶的习俗,这是女人们的专利。农闲时候村中妇女齐聚在一起,一边聊着家常、一边手里还做着针线活,烧水是十分寻常的陶器瓦罐,燃料用的是寻常地里顺手捡拾的竹片树枝。阿婆茶品茶时还有茶点相配,随着四季不同而各异,如菜苋、瓜子、酥豆、蜜饯和糯米小方糕。屋宇下,女人们说的口渴了,做活累了,歇一会儿,喝口茶,吃点小点心,家长里短,心平了,气也顺了。

而在吴江的芦墟、七都、桃源一带,则流行喝风枵茶。所谓风枵茶就是糯米饭糍干茶,民间传说是招待过某位帝王的茶,又称“待帝茶”,女婿第一次上门,结婚、生子或贵客第一上门,须泡此茶以为待客之道,甜一甜,图个生活甜蜜好口彩。做法是;先将糯米煮成饭,然后在锅里把糯米饭团慢慢碾压转动,锅内的饭糍变薄变干,迅速将它铲下来,一张风枵就做好了。雪白香脆,放上糖沸水冲泡,云片般在水里翻卷,入口香甜绵软。当地女人坐月子,也用风枵茶补身子。

城里人与乡下人吃茶有啥不同意义?

风枵茶

此外当地民间还有熏青豆茶。家里来了客人,就拿它招待上宾。熏豆茶中其实只有少量嫩绿的茶叶,更多的是称之为“茶里果”的佐料,薰豆用的是新鲜的毛豆熏制成,辅料一般为胡萝卜干、橘皮、桂花、白芝麻,讲究的人家还加入震泽黑豆腐干丝、浙江天目的笋尖或福建的青橄榄等,味道咸香诱人,既可疗饥,又可解渴。

城里人与乡下人吃茶有啥不同意义?

熏青豆茶

城里人与乡下人吃茶有啥不同意义?

吃讲茶

苏州民间还有吃讲茶的习俗,族中纠纷,邻里矛盾,相邀至茶社吃茶评理,理输者付茶钱,俗称吃讲茶。每至立夏城乡都有吃七家茶的习俗。茶以左右邻家索取为佳,再加隔年撑门炭烹茶以饮,云可防小儿疰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